艺术工场 · 黎楚池:从习惯做“加法”到学会做“减法”,是比天赋更重要的事

风格的改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艺,还包括勇气和不懈的努力。

如果说黎楚池在早期的创作过程中一直都在做“加法”,也就是在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整幅作品,从不放过每个细节的呈现,去展现一种全面的视觉美感,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心态的改变,他开始尝试从这种固有的风格里跳脱出来,学着给自己做“减法”:“有一次在创作油画作品《伊犁河畔》时,我突然有了累的感觉,当时就觉得自己是时候要改变一下风格了。”

每一个有过绘画经验的人都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试着让自己放下包袱学会做“减法”,显然是件更难的事情。那需要创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技法,改变已经养成的固有习惯,对色彩与造型进行高度概括,还要学会在加减之间找到最佳的那个平衡点。按黎楚池的话说,这里面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多看资料,博采百家之长,通过悟来融会贯通。本着这个原则,我对自己的风景画作了大面积的简化处理,就是想让作品更明亮轻快也更有意蕴。这需要舍下你掌握的东西,有舍才有得嘛!画画有一部分是天赋,但更多好需要后天的努力。”

尽管已年逾七旬,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黎楚池一直坚持去更远的地方写生。西藏、呼伦贝尔、新疆、云贵地区……这些年间,他的脚步几步从未停止,至今仍保持着随时准备出门采风的状态。在朋友、同行以及后辈眼中,他始终都是一位极具创作热情和人生活力的艺术家。不仅从不缺席集体活动,而且还常常扮演着核心人物的角色。在与众人同行时,时不时就用一个笑话或是一段口技表演来逗笑大家。用朋友的话说,他一旦亮出擅长的口技,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只要他一打鸣一吆喝,很快就能搞得满村子的鸡犬不宁动静大乱。“因为年龄的原因吧,黎公看自己头发已经所剩无几,就干脆剃了个光头,整天都是容光焕发的样子,甚至连皱纹和褶子都很难在他的脸上找到。他就像揣着一颗永远二十岁的心,开心地生活着创作着。人一通达就智慧了,也就变得好玩了,当然创作上也就更有意思了。”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考入美院的那一批学生,黎楚池的人生经历确实足够丰富,从上山下乡,到文革期间创作各种宣传画,再到后来成为参与特区建设的第一代文艺工作者,在他们那一代艺术家的身上,往往都有着更全面也更扎实的基本功。面对改革开放后汹涌而来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以及铺天盖地的艺术资讯,很多原本笃定创作之路的人,心态上却逐渐起了变化。与这些人相比,黎楚池不仅没有迷失自己,反而是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全新的艺术理念,时至今日还是能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端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去紧跟潮流的变化。从中折射出的,不止是他对艺术的一份执着心,更包含着他对生活本身的一份热爱。

在尝试完成新画风的过程中,黎楚池会认真琢磨画布的差异,注重在造型稳定的前提下发掘出更多的趣味性,以及色彩搭配间客观与主观处理上的技巧问题,在完成层层覆盖后画面可能出现的那些化学反应……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会呈现出更多的层次变化和色彩对比,也更有“嚼头”更耐人寻味。比如他画一束花,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色彩上会有一些离谱,但仔细品味又会觉得有种恰到好处的美,那是因为他在创作者有意识地违背了某些视觉规律,让观者在留足时冷不丁被刺激到被吸引住,但经过仔细的回味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胡乱为之,这其中完全遵循了艺术创作必须不断在否定中完成突破、在求同中保留存异的基本原则。

事实上,在近几年的创作中,黎楚池一直都在探寻画面形式上的纯粹与简约,对色彩的运用也越发变得概括和精道。那种大刀阔斧的抽象化提炼,不仅让他的作品抽离出形式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作品以更为形而上的一种诗意。这对于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他而言,是一种艺术上的又一变化和成就,也不失为人生境界的又一次拓展。

黎楚池,1943年生于广州,60年代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广州美术学院。历任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及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