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畏寒就是阳虚寒凝?为何用温火助阳的药全都没有效果?
一位患者,下肢连同膝盖怕冷发凉了十多年,之前的大夫给他用了一堆温阳助火的附子理中丸、当归四逆汤之类的,一大堆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
他来找我的是时候是夏天,双腿上还穿的是棉裤,都这样了他还是怕冷,我把了一下他的脉我发现他寸部浮细,关部和尺部都特别细弱,甚至难以应指。
我说,你这是上热下寒的症状。是不是头痛,有手脚心发热的现象?
他说,确实是这样我经常心烦,脸红的厉害,但是双腿却发冷。
思考一会之后我给他拟了一方:制附片,龙骨,牡蛎,杜仲,熟地,丹皮,茯苓,怀牛膝,白芍,肉桂,炙甘草。
他寸部细浮,主的是心肺,关部和尺部,主脾胃肝胆和肾。关部和尺部都不应指。所以他这是上焦有热,而下焦虚弱。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果单单从下肢看确实是阳虚的现象,但是他其实是阴阳两虚。
阴虚,阴不敛阳,虚阳浮越,因此他头面烘热、脸红、头痛、心烦、手足心热;
阳虚,下肢发凉,导致他畏寒怕冷。
所以治疗我们就要阴阳双补,方中熟地、白芍、肉桂、附片、牛膝、杜仲,用于滋补肝肾之阴。龙骨、牡蛎、牛膝、白芍,收敛浮越之阳,引血下行。
尤其是方中的肉桂,可以引火归元,将上浮的虚阳引回下肢。所以重用肉桂。
结果,这副药他拿回去用了5剂,怕寒和脸上发热的现象明显就减轻了。在用了7剂一切恢复如常,多年的沉疴之疾已经消失。
中医治病用药就如同用枪打靶一样,重要的不是子弹多少,而是看得准靶心,打得准靶心,如此用药才能效如桴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