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十三期
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之改变
Ⅰ
假使我们能够把货币工资改变时所生的影响提前讨论,倒是一件好事。
盖经典学派之所以一向认为经济体系有自动调整之性质者,就因为假想货币工资有伸缩性;货币工资一有刚性,便把经济体系失调之过推在这刚性身上。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在我们自己的理论还没有建立以前,我们不能充分讨论这个问题。货币工资之改变所生之后果相当复杂,在某种情形之下,减低货币工资确能(象经典学派设想的那样)刺激产量。我与经典学派相异之处,主要是分析上的不同,故在读者还没有了解我的方法以前,我不能把这种相异之处说得很透澈。
据我所知,通俗解释实在很简单,没有象我以下所说那样迂回曲折。这
个解释只是说:若其他情形不变,则当货币工资率减低时,制成品之价格将减低,故可刺激需求,增加产量与就业量;但产量增加而资本设备不变,则劳力之边际效率减低;当劳力之边际效率与劳工同意接受的货币工资率重复相等时,产量与就业量即不再增加。这种解释之最粗陋形态,简直等于说:货币工资减低时,需求不受影响。现在也许还有若干经济学家,认为需求的确不受影响;他们的理由是:总需求乃定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二者之乘积,当货币工资减低时,并没有显著理由,为什么货币数量会减少,或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会减低他们甚至于会说:若工资减低,则利润必增加。但是我想大部分经济学者会承认,当货币工资减低时,一部分劳工之购买力减低,故总需求的确要受到若干影响;不过他们会指出,在相反方面,有一部分人之货币所得并未减少,此等人之真实需求,将因物价之下降而增大;即使在劳工方面,除非劳力之需求弹性小于一,否则当货币工资减低,就业人数增加时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物价
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之改变
Ⅰ
假使我们能够把货币工资改变时所生的影响提前讨论,倒是一件好事。
盖经典学派之所以一向认为经济体系有自动调整之性质者,就因为假想货币工资有伸缩性;货币工资一有刚性,便把经济体系失调之过推在这刚性身上。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在我们自己的理论还没有建立以前,我们不能充分讨论这个问题。货币工资之改变所生之后果相当复杂,在某种情形之下,减低货币工资确能(象经典学派设想的那样)刺激产量。我与经典学派相异之处,主要是分析上的不同,故在读者还没有了解我的方法以前,我不能把这种相异之处说得很透澈。
据我所知,通俗解释实在很简单,没有象我以下所说那样迂回曲折。这
个解释只是说:若其他情形不变,则当货币工资率减低时,制成品之价格将减低,故可刺激需求,增加产量与就业量;但产量增加而资本设备不变,则劳力之边际效率减低;当劳力之边际效率与劳工同意接受的货币工资率重复相等时,产量与就业量即不再增加。这种解释之最粗陋形态,简直等于说:货币工资减低时,需求不受影响。现在也许还有若干经济学家,认为需求的确不受影响;他们的理由是:总需求乃定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二者之乘积,当货币工资减低时,并没有显著理由,为什么货币数量会减少,或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会减低他们甚至于会说:若工资减低,则利润必增加。但是我想大部分经济学者会承认,当货币工资减低时,一部分劳工之购买力减低,故总需求的确,劳力方面之总需求也会增加。故在新的均衡状态之下,就业人数会比以前增多——除非是在非常特殊的极限情形,但是这种情形,事实上不会发生。对于这种分析,我根本不同意。其实分析二字还欠妥;因为以上所说,虽然很可以代表许多经济学家之想法,但是他们很少把他们所根据的分析方法明详写下。他们得此论证之途径,大概如下:就一业而论,则该业之产物有一需求表,表示售价与出售量之关系,又有一组供给表,表示产量与生产该量时生产者所要求之价格——二者之关系;所以有一组供给表格者,因成本之计算基础,各厂不同。设其他成本不变(除非是由产量改变所引起者),则由此两种表格可得劳力之需求表,表示就业人数与工资水准之关系;该曲线在任何一点之形状。即决定劳力之需求弹性。然后以此概念,不加重大修正,转用之于工业全体,认为根据同样理由,工业全体也有一个劳力之需求表,表示就业人数与工资水淮之关系。至于所谓工资,到底是货币工资或真实工资,对于论证没有关系;盖设为货币工资,则币值之改变固然必须矫正,但此不足以影响论证之要义,因为物价之改变,决不会与货币工资之改变刚成同一比例。
假使以上所说,真是他们论证所据(假使不是,我不知道他们根据么),则此论证一定是错的。因为要替一业建立需求表,必先假定其他工业之供需表不变,总有效需求之数量不变,故除非把总有效需求不变这个假定也搬过去,否则我们不能把仅仅适用于一业之论证转而用之于工业全体。不过假使真作如此假定,则此论证可谓答非所问。何则?因为固然大家都承认:设货币工资减低,而总有效需求仍与以前相同,则就业人数一定增加;但争执之点,正在:当货币工资减低时,总有效需求(用货币计算)会不会仍与前相同?或至少总有效需求(用货币计算)之减少,并不与货币工资之减低完全成比例(即若用工资单位作衡量标准,总有效需求较前增加)?假使我们不允许经典学派用类比方法,把仅仅适用于一业之结论推广之于工业全体,则该学派即完全不能回答:当货币工资减低时,就业人数会受到什么影响?因为该学派没有一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这个问题。据我看来,皮古教授之《失业论》,已经尽了经典学派之能事,但结果该书恰成了一个显例,说明
经典学派对于何者决定实际总就业量这一个问题毫无办法。
Ⅱ
现在让我们用我们自己的分析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部
分来讨论:(一)设其他情形不变,则货币工资之减低有没有直接趋向,增加就业人数?此处所谓其他情形不变者,系指消费倾向、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以及利率三者,就社会全体而论,仍与前相同。(二)货币工资之减低,对于以上三个因素是否会发生必然的或或然的影响,故有必然的或或然的趋势,可以在一特殊方向,影响就业人数?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以上几章中下了一个否定答案。我们知道,就业人数只与有效需求量(用工资单位计算)发生关系,后者乃预期的消费与预期的投资之总和,故设消费倾向、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以及利率三者不变,则有效需求亦不变更,设以上三个因素不变,而雇主们增加就业人数,则就雇主全体而论,其收益一定少于其供给价格。减低货币工资,可以减低生产成本,故可以增加就业人数,——这是一个很粗陋的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之谬误,我们最好先假定(这是对于这种说法最有利的假定),在开始时,雇主们的确预期:减低货币工资会减低生
产成本;然后再观察事态之发展。就单独一个雇主而论,当货币工资减低时,他很可能只看到他自己生产成本之减低,而忽略了:货币工资之减低,对其产物之需求亦会发生影响;于是以为,现在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利润,因此遂增加其产量。假使一般雇主都作如此预期,都如此做法,他们真会增加其利润吗?不会。除非(一)该社会之边际消费倾向等于一,故所得之增量等于消费之增量;或(二)投资增加,足以弥补所得增量与消费增量之罅隙。但要投资增加,则资本之边际效率表,必须比之利率相对增加。故除非边际消费倾向等于一,或货币工资之减低会使得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比之利率相对增加,因之增加投资量,否则增加产量以后之收益,一定使得雇主们失望,于是就业量又回到原来数目。盖设雇主们真根据其预期售价,提供就业量,则公众之所得将增加,所得既增,故其愿意储蓄之数将超过当前投资量,故雇主们必蒙受损失,且此损失之大小,恰等于二者——愿意储蓄之数与当前投量——之差。以上所说,不论货币工资率在什么水准都是对的。固然,在一段时期中,雇主们可能自己增加其对运用资本(Workingcapital)之投资,二者之差因而得以弥补,但此至多只能把失望来临之日延迟一些时候而已。因此,减低货币工资并没有直接趋向,足以增加就业人数;——除非该社会之边际消费倾向,或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或利率,因货币工资之减低而受到影响。故要分析减低货币工资之效果,只能追究此三因素可能受到的影响。
此种影响之最主要者,大致如下:
(一)货币工资减低时,物价会下降,故可引起若干真实所得之重分配,(a)从工资阶级转移给边际直接成本中之其他生产原素(如果后者之报酬不减),(b)从雇主阶级转移给利息阶级(ren-tires),因后者之所得乃是用货币来规定的。此种重分配,对于社会全体之消费倾向有什么影响呢?真实所得从工资阶级转移给其他原素,大概会减低消费倾向;至于从雇主阶级转移给利息阶级,其影响为如何,则颇成问题。设就大体而论,利息阶级在社会上比雇主阶级富裕,其生活程度又最少伸缩性,则重分配之影响亦属不利。根据这种种考虑,其净结果如何,我们只能猜想而已。大概是趋于不利,而不是趋于有利。
(二)设我们所讨论的经济体系,并不是一个闭关体系,又设所谓货币
工资之减低,又是比之国外货币工资(当二者都化成共同单位以后)相对低,则贸易差额趋于扩大,显然对于投资有利。这里当然假定:国外之关税、进口限额等,并未改变,抵消这种好处。就英美两国而论,英国在传统上之所以比较相信:减低货币工资可以增加就业量者,大概是因为美国之闭关性重,英国之闭关性小。
(三)在一个非闭关体系,减低货币工资固然可以增加贸易之顺差,但
亦会使贸易之物物交换条件(terms of trade)趋于恶劣。故除了新就业者以外,原就业者之真实所得将减低。这一点大概趋于增加消费倾向。
(四)设当货币工资减低时,人们预期此种减低乃是比之未来货币工资
相对减低,则(理由已见上)资本之边际效率将增加,故对于投资有利;同理,也许对于消费亦有利。反之,设货币工资之减低,引起人们预期未来货币工资还要再减,或预期此种可能性甚大,则效果恰恰相反。盖在此种情形下,资本之边际效率将减少,投资与消费二者皆将延期。
(五)工资总支出(Wagesbill)之减低,再加上一般物价与一般货币所
得之减低,可以减少为所得以及业务目的所需持有的现金,故在该范围以内,足以减低社会全体之灵活偏好表。若其他情形不变,则此足以减低利率,故利于投资。但利率之下降程度,亦受预期之影响,设如以上(四)最后所述,人们预期工资与物价以后再会上涨,则短期利率所受影响较大,长期利率所受影响甚小。还有,设货币工资之减低引起群众不满意,以致社会上对政治前途之信任心为之削弱,则灵活偏好增强,且增强之程度,恐非从积极流通中腾出来的一点现金可以抵消。
(六)设货币工资之减低,仅限于一厂或一业,则对该厂或该业必有利。因为这个理由,故当货币工资普遍减低时,虽然其实际影响不同,但亦可能在雇主们心目中产生一种乐观情绪,从而打破因为对于资本之边际效率作过度悲观的估计,所引起的一个恶性循环;于是一切事物,又可用比较正常的预期作根据,重复进行。在相反方面,设工人们对于工资普遍减低之后果,亦象其雇主一样,在看法上犯同一错误,则必引起劳资纠纷,可能把此有利影响完全抵消。除此以外,因为一般而论,没有方法可以使各业之货币工资同时减低,而且减低之程度相同,故一切工人为其本身利益计,都要抵抗其本业中货币工资之减低。事实上,当雇主们设法压低货币工资时,其所遭遇之抵抗,比之当物价上涨,真实工资逐渐下降时,所遭遇之抵抗,要强烈得多。
(七)反之,当货币工资减低时,雇主们之债务负担加重,此种不利影
响可以部分抵消上述乐观情绪。设工资与物价降得很厉害,则雇主们之负债极重者,将濒于破产之境;假使真到这个地步,则对于投资非常不利。又,若物价水准降低,则公债——因之租税——之真实负担加重,故对于工商界之信任心亦大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