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佳作丨应敏明:灯火可亲

灯 火 可 亲

应明敏

小时候我们家每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母亲就会请小镇上有名的书法家给家里写上幅大红春联,内容无非是辞旧迎新、祈祷祥和,父亲就会忙碌地找来梯子,给自家门口挂上红灯笼。也就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陈旧的小镇也就一下子,因为有了看不完的红春联和红灯笼,就热闹了起来。本来小镇的冬天,户户不到晚上七、八点钟就熄灯了,但这时候户户喧闹,灯笼不眠。我有位亲戚是画家,今年早己年过七旬,他就越老越是想念孩提时的春节,快过年了,他就回忆着画了一幅叫《旧年》的画作,画中描绘了江南小镇的春节,画的是小桥流水、街巷人家,画中有对联、灯笼、小孩,鞭炮……

春联、灯笼、鞭炮是那年月春节必然的风情,而舞狮、跳桌角、唱大戏则是春节的高潮。我们县里的一市、岔路、梅林、大佳何等村镇的舞狮传统悠久,到了春节一定会不约而同地上城闹春节。宁海历史上隶属台州,民风剽悍,许多村镇除了舞狮还要跳桌角。舞狮的壮汉和青年,基本上都是村镇女人眼中的喜欢的汉子和小伙子。一些村镇的舞狮队都会从乡野一路向小镇舞来,引来沿途观者无数。当舞狮队舞到镇上的闹猛处时,他们就会铺上红毯子,摆上八仙桌,二、三支来自不同村镇的舞狮队,就开始比拼跳桌角的功夫,腾挪转移,凌空狮舞,赢的镇上的人们热烈的掌声和喝采声无数。

那时候春节,宁海几乎每个村子都会请农村戏班来唱大戏,恭贺新禧。宁海的冠庄、草湖、竹口、石舌章有唱京剧的"大京班",隔水洋、上金有唱乱弹的"乱弹班",一市、长街有从嵊县传过来的唱越剧的"滴答班"、小镇有唱平调会耍牙的"平调班",戏班子大多数是临时搭起的"草台戏班",绝大多数唱戏人都是本村本镇人,忙时农活,闲时戏曲,年年春节唱戏不衰。那时候农村唱大戏都会放在村子的祠堂里,而每个村的祠堂里几乎都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戏台。宁海的古戏台,闻名遐迩,藻井五彩,栏杆朱红,极盛时有古戏台几百处,如今还遗存一百二十座。春节期间,每个村的祠堂夜里都灯火通明,喜气盈盈。一般唱大戏短则几天长则半个月。唱戏时,全村人倾村而出,都围在祠堂里看戏。平时乡亲们再熟悉不过的土脸灰面本地的会唱戏女人,春节时一经浓妆,穿着古戏装上台,凤冠霞帔,声音莺啼,扮相可人,色惊乡人。

春节除了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其实最重要的是守年夜和拜岁。春节临近了,小镇上有在远地工作的人们都要带着各种物品返乡了,许多父母亲也都是早早的在等待着子女的归来。许多老人看到子女的归巢,家人的团聚,一年的辛苦、劳累和牵挂也都就此放下了。除夕年夜饭开始前,家家户户都要摆上牺牲和豆制品祭拜祖先福泽,感恩自然的馈赠,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健康。除夕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家人们团聚会吃上好长时间。我们家也一样,我小时候家住在桃源路上,春节时颜公河两岸依然梅花斗俏,杨柳吐嫩,夜幕下大年三十的桃源路上商店都己歇业,但店门口的灯笼依旧红烈,街道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品的浓浓的香味。我们家过年三十,母亲一般都会炖上鸡鸭,蒸上鱼虾,煮上煲汤,汤上汤圆,父亲会呷上点小酒,平时挺严肃的父亲,还喜欢会唱上一段京剧样板戏《白毛女》中杨白劳的那段:"我家的喜儿有花戴"。那晚我们姊弟就会紧紧地围着父母,那种家庭团聚的幸福无以言表。那晚不只是我们家,小镇上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会亮的很晚。

除夕过后,春节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拜岁。我们家乡的风俗是拜岁主要去拜母亲娘家的亲戚,我们从初一开始,就轮流去外公外婆娘舅姨娘家拜岁,宁海民间有句谚语"外甥吃鸡腿",每年外公外婆娘舅姨娘都会为我们这些外甥、外甥囡准备上鸡腿。我三位漂亮的姨娘还会为我们扎出漂亮的毛兔灯,拜岁后的晚上回家,我们就会提着闪亮的毛兔灯,一蹦一跳地穿梭在回家的小巷里。

除了娘家人,母亲还会带我们去平时常有走动的远房亲戚家拜岁。我们家有位远亲住在山里,我曾跟着母亲去山里拜岁,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一包红枣,一包“油煎枣”,一包红糖是山里人的奢侈品。冬天山里冷,农闲在家,户户有火塘。那春节更是山里人一年中最闲的时候,一家人大大小小足不出户,整天围着彤红的火塘烤火,火塘的火是柴木烧的,房间里也就散发出各种木头的香味,火塘上还吊着一个铜制或铁制的大茶壶,在火塘边大人煮茶喝,小人煨番薯、年糕。尤其恰逢大雪天,屋檐下冰凌尺许,屋内温暖如春,这情景晃若隔世。在山里拜岁的那天晚上,我也围在火炉旁,兴奋地煨番薯年糕吃。母亲说,那晚我就在火塘边熟睡到了天亮。

小时候每年腊八过后,就期待着、等着过春节。江南的春节湿冷,但人们心地暖和,户户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宁波东胜”、“东灿酒业”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0)

相关推荐

  • ​汪平:玉殇

    本号原创文章三百八十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汪 ...

  • 同乐村,因交通不便而被保留下来原汁原味的傈僳族古村落

    同乐村,因交通不便而被保留下来原汁原味的傈僳族古村落

  • 【长寿采风特刊】龙杲/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龙杲 心中早就想到潇湘原创之家采风团来过长寿小镇以后,大家回去必定会把在长寿小镇两天的所见所闻,遇到过一些人,见到过一些风景,用生花妙笔写出来,用以记录人生中这一次难忘的经历.果 ...

  • 父亲节特刊丨应敏明:父亲的乡愁

    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的乡愁 应敏明 晚年的父亲很少有笑容,更不要提有笑声了.父亲年轻时身体很棒,且上代人均高寿,本就有长寿基因.但晚年的父亲显老,六十多岁就步履蹒跚.他每晚几乎都很晚睡觉.到现在, ...

  • 应敏明 | 父亲的嗜好

    我的父亲与他的孙子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父亲一米七二,不算高,但他腰板挺直,一辈子没塌过,在我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个高个子. 父亲这辈子嗜好烟酒茶,在当时,这嗜好算是高 ...

  • 应敏明 | 缑城曾有个“拐老本”

    城关的拐老本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插图:柴伟国 原标题:拐老本 出处:甬派APP 缑城是个小镇,建在一道陡坡上.传说很早时,天下了一场大雪,有只猴子沿着这陡坡跑了一圈 ...

  • 应敏明|杏树脚下的阿官

    文/应敏明 缑城人物 缑城西门有株千年杏树,三人合抱大,枝干有人腰粗,树皮已像鱼鳞般的坚硬,这株树是缑城树中的老祖宗了.相传在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外地刘姓的卜易家来到此地,观天象察地理,手指老杏树说,此 ...

  • 应敏明|“神针”葛道官

    图片选自网络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来源:<岔路记忆>初稿 作者:应敏明 (宁海收藏大家) 岔路镇祥里村,西北面依靠天台山山脉,天台山一支清流从村中蜿蜒曲折流过.东南面开 ...

  • 应敏明 | 横金,淹没在山里的小村庄

    横金村 处帽(妙)峰山北 仅十几户人家 隶属桃源街道 据<宁海地名志>载 金姓于清雍正(1723-1735)初 自天台大石乡后田金村迁此 以村边有五条横路 金氏居住,故称横金 横金,淹没在 ...

  • 应敏明 | 豆腐老头

    宁海奉有羊祜的还有哪些地方? 受<羊祜志>编委委托,"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咨询有关宁海民间信仰羊祜的地方(只要奉有羊祜相公.羊府相公即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有: 东南溪 ...

  • 应敏明 | 组织

    上一辈,包括我们这辈人,都有着深深的"组织"情结. 文丨应敏明   正文 一天,我们当年公司办公室的朱主任急冲冲地来找我,气喘嘘嘘地对我说:"应经理,X书记这几天每天眼睛 ...

  • 应敏明 || 小张和老张

    小张 小张今年三十岁,小个,圆脸,眼窝深,有些像越南人. 小张玩瓷器,玩老窑瓷器.小张在宁波古玩城有爿店,店不大,放着一张八仙桌,几把凳子.柜台.橱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瓷片.平素里,小张总一副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