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呻吟》:莫里哀的永恒性,带有现代性

2016-05-14 10:26:47  东方早报

■ 法国名导名演版《无病呻吟》今晚亮相上海

《无病呻吟》虽为喜剧,但创作此剧时莫里哀正经历着爱子离世等多重痛苦。

“莫里哀之于法国,等同于莎士比亚之于英国。然而在中国,谁都听过莫里哀,却并不了解他的戏究竟是什么样。”继2015年的“中英剧场连线”之后,易立明导演今年再度策划了“2016中法剧场连线”,并选择了法国南锡国立戏剧中心的莫里哀喜剧《无病呻吟》作为开幕大戏。在北京演出之后,该剧将于今晚起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晚,呈现一台原汁原味的法兰西古典喜剧。

原汁原味的莫里哀喜剧

《无病呻吟》被誉为喜剧大师莫里哀生命绝响的旷世之作。创作此剧时,这位51岁的戏剧作家正经历着挚友与爱子的相继离世,十年合作伙伴的决裂,皇家宠信的丧失以及常年积劳带来的病痛折磨。1673年,由莫里哀亲自主演的《无病呻吟》上演。第四场演出时,莫里哀因强忍病痛而紧锁的眉头和咳嗽,被观众视为对心病者阿尔冈的绝妙演绎,博得了阵阵热烈的赞扬和欢呼,而莫里哀却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吐血倒下,辞别人世,留下了这部生命绝唱。

在这短小精悍的三幕剧中,集中了家长专制,强迫婚姻、金钱利益、遗产继承、病痛、死亡等人生主题。莫里哀在笑声中揭露异化人心的幕后黑手,病态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是这部剧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在这部作品中,莫里哀除了大量运用俗语、口语,还加入了十七世纪法国外省民间闹剧滑稽而令人捧腹的元素,并汲取了意大利即兴喜剧定型医生的角色风格:话痨,迂腐,喜欢用典,多情,失意。

而“中法剧场连线”引入的这版《无病呻吟》出自法国当代重量级导演米歇尔·蒂迪姆之手。作为法国东部最重要的文化艺术机构南锡洛林国家戏剧中心的总监,米歇尔·蒂迪姆一直以钟情于搬演当代剧作家的作品而闻名欧洲。《无病呻吟》是他第一次执导古典戏剧作品。而这缘于几年前蒂迪姆因一场大病入院,在病榻中研读莫里哀的《无病呻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在住院期间对病痛、生命及死亡的思考,又联想到法国十六世纪人文思想家蒙田对当时医学界的批评,让他强烈感觉到应该将这部十七世纪的经典重新搬上舞台,让剧中主人公阿尔冈,这个似病非病的“医生”,来“医治”这似病非病的众生和世界。

米歇尔·蒂迪姆保留了原版的全部文本,未做任何删节,并对原作中的芭蕾舞式喜剧演出以及幕间曲的经典戏剧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呈现了一种原汁原味的莫里哀喜剧。“莫里哀剧本中的永恒性,也让剧本带有现代性,它的现代性并不一定通过现代的元素来实现。所以我们没有对剧本的舞美或其他设计做很多改动。

全剧演员皆为法国戏剧界的老戏骨,阿尔冈的扮演者安德烈·马隆是叱咤戏剧、电影、电视三界的知名演员,曾在让·吕克·戈达尔等多位电影大师的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蒂迪姆导演为了等这位“最适合扮演阿尔冈”的演员的档期,将此剧的上演日期推迟了整整一年半。这部剧自2014年在法国首演大获成功,已在欧洲各地演出100多场,场场爆满。

下一步是法国版《阿Q正传》

“2016新蝉中法剧场连线”是易立明创立的新蝉戏剧“八年戏剧计划”的第二期项目。在去年中英交流之后,又进行了中法交流。易立明表示:“我们一直把外国来的戏都称外国戏剧,但其实各国戏剧都有鲜明的特点。法国和英国就完全不一样。莫里哀关注普通人、市井,剧中充满善意的讽刺,莎士比亚则更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今年我特意要把传统戏剧放到交流层面。这个传统并不是古装戏,是经典戏剧的再创作。”

据悉,今年中法剧场连线的主题是“革命与神话”,但并不是简单地把法国的剧团请来演几场,而是旨在两国戏剧人做深层次的交流。《无病呻吟》演出之后,蒂迪姆将导演一部中国的戏《阿Q正传》,而易立明导演会做一部《丹东之死》,之后,双方的导演和演员还会进行一个即兴创作《阿Q与丹东》——这两个国家的被砍头的革命者的头颅在天堂相遇,探讨革命的话题。为了让法国团队了解阿Q这个人物,主办方邀请蒂迪姆导演和剧团舞美到绍兴、杭州、乌镇游历,吃茴香豆,乘乌篷船,深入体会当地文化。

除此之外,中法剧场连线将坚持“八年计划”每年都有歌剧作品的标准,今年会制作由易立明导演、法国演员演出、德彪西作曲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此外,还将根据鲁迅《故事新编》中《出关》和《起死》两部改编制作两部原创歌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