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福中不知福”现象——心理学解释

#原创 490#

最近正在阅读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原本被挤压到旁边的微弱需要,便会窜到中心位置,成为“刚需”
需求永不停息。一个需要的满足产生另一个需要。
我与妈妈讨论这件事,妈妈说是这样的。
她小时候,每晚喝粥,吃不饱,想着若是能吃饱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能吃饱了,又羡慕人家有大房子住、有钱花。
因为要满足不同的需要,所以人们不懈努力。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一直往前进的密码吧。
不过,也正是不断寻求新需要的满足,
人们对眼下拥有的不在乎,甚至贬低。
“我们倾向于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如果我们不必为它们而努力或奋斗的话。食物、安全、爱、赞赏、自由这些一直存在着的、没有缺乏或被渴望过的东西,倾向于不仅不会给注意到,而且甚至于会被贬低、嘲笑甚至诋毁。”——摘自《动机与人格》
就像如今养病,每日有妈妈陪伴。起初感到很舒心,很温暖,也很感恩。
可时间久了,便对妈妈的付出视而不见,放大她给我的困扰,强调我们的不一致。
比如,白日无事,我俩在一起,通常无话可聊。我会看书或者写文字。妈妈便拿起她的手机刷短视频。外放的声音真是让人崩溃,而我又不能建议妈妈塞上耳塞,一方面伤感情,另一方面她不习惯。于是希望,妈妈不要那么关心我,不要一直陪着我。
妈妈的爱,在我这,渐渐变得廉价。
针对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该如何解决?

“只需要经历一下适度的剥夺或匮乏(如痛苦、饥饿、贫困、孤独、遗弃、歧视)就可以了。”——摘自《动机与人格》
按马斯洛的理论,在妈妈的照顾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轻而易举得到满足,我便看不见这些的价值。
不仅是我,其他像我一样拥有父母无限爱的孩子,大抵也是如此。
昨晚,舅舅给我打电话。一边询问我的身体状况,一边忍不住吐槽压力大。
舅舅说,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一整天下来仍处理不完手头的活儿,完全是个工具人。的确舅舅非常有责任心,即便快到退休年龄,仍是学校里的骨干,新教师要带、学生要教、教师比武还要担任评委。
学校的工作已经非常忙碌,而唯一儿子的婚礼,也得他操持。一方面他心疼表弟工作忙,一方面又嫌年轻人做事不成熟,便大包大揽。小到婚礼请帖的书写大到各方面的经济支持,都得亲自处理。
我劝慰舅舅,以后表弟结完婚,日常一应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他和我舅妈退居二线,享受人生。可我看,基本是不能做到的。
习惯依赖父母的我们,一边离不开父母的扶持,另一边又觉得父母与我们不一致,还不待见他们。
前几天,得知,一直身体不错的小姨,咳嗽一个来月还未见好,日常失眠更加严重,整夜不能合眼,第二天头痛欲裂。我们都认为她是累的。一人带俩娃,还要操持家务。表妹的娃一个半岁,一个四岁,都是需要十足精力照顾的年纪。为减轻女儿的生活负担,小姨也倾注全部。
前段时间,两个小外甥刚上小学,妹妹焦虑得不行。老师将作业布置给家长,小外甥们又调皮,不懂得好好配合。辅导孩子作业、亲子阅读、陪伴入睡,开学以来,妹妹每晚都是这么度过的。
我、表弟、表妹、小外甥等等,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一直被爱呵护,也更容易贬低父母的付出。
我希望做父母的,多爱自己一些。有时候,适当让孩子经历一下剥夺或匮乏,或许孩子们更能体会到父母的浓浓爱意。
朋友们,中秋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