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一)
最近读司马哲编著的<<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已看完修身篇,感觉特别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现将其中警句作笔记,留待以后慢慢细品.
前言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步骤,即为儒家所倡导的中国圣贤"内圣外王"之道.
曾国藩一生坚守"实学"经世致用之说,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修身的指导思想,吸取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官场哲学.在其为官治国中贯彻的,是儒家的中庸守道,道家的修身独善和佛家的劝善去恶的思想.
曾国藩一生以儒学为本,立志见贤思齐,决心从修身始而至平天下,其后虽历尽千般辛苦仍矢志不渝.曾国藩将"居敬"作为修身的首要功课,同时亦将道家,佛家所遵循的"静以修身"."藏锋露拙"等思想作为为官哲学.曾国藩耕读传家,崇俭戒奢,家风醇和,对其学问官品潜移默化.曾国藩勤于治学,发展了经世致用之说.
此书分析了曾国藩"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演变极其对后世的影响;归纳了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同时,从不同侧面总结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
下篇:修身卷之一"切莫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二)
修身卷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之人,无不从立志始.曾国藩立志完成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从修身始而至平天下.他以"修身五箴"作为完善自我的要诀,终生遵循"五箴"的主旨修身,并由此得出诸多为人出世的秘诀,如"立言宜慎","藏锋露拙","刚柔并济","功成身退"等.这些秘诀使其得以独步官场.挺立于权利斗争的旋涡而不败.
切莫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曾国藩认为,"慎独则心安",一个人能做到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慎独",是古代流行的内圣修身方法.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检束,不可放纵.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处一地,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坚持慎独,在"隐"和"圣"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允许有任何邪恶性的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慎独修身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提倡高度的自觉性,自己监督自己.
曾国藩还就君子与小人在对待独处时的表现作了一番对比,借此说明有道的君子在人格修为上与小人的差别:
所谓"独"这个东西,是君子与小人共同所有的.当小人在单独一人之时往往会产生一个狂妄的念头,狂妄之念积聚多了就会产生纵肆,而欺负别人的坏事就办成了.君子在他单独一人之时产生的念头由其秉性决定往往是真诚的.诚实聚集多了就会谨慎,而自己唯恐有错的功夫就下的多了.
那些小人们,却不能有实实在在的见识,而去实行他所知道的应做的事.对于办一件好事,唯恐别人不能察觉到,自己白干,因而去办时迟疑不决;对于办一件不好的事情,侥幸别人不一定窥视到,因而改正的很不痛快彻底.背地里独处之时,弄虚作假的情弊就产生了,这就是欺骗.而君子,惟恐去办一件事办的不力,在晦暗中有堕落的行为;一个坏毛病改正不了,就会像涓涓细流常年不断的犯错.暗室之中懔
然不动仿佛在白天一般,主心骨坚如磐石,单独行事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要谨慎而又谨慎,这就是圣人经典的要领,是后世贤人所切实研究的问题啊!
儒家倡导"敬"."诚"."敬"就是要遵守天道,良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可有违天理."举头三尺有神明",天理昭彰,欺人容易欺己难."诚"则是指要内外如一,不存欺骗之心,待人诚实,待己真诚.这些都是教导人们不管在群居时,还是独处时,都要怀着敬畏,诚实的心态去真实的面对一切.
俗话说:"隔墙有耳,窗外岂无人?"如果不能真正地以内在约束修炼自己,那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把戏,终归会被人识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不欺己,才能不欺人,为了自己的修养,从慎独做起.
下篇:修身卷之二"大胸怀成就大事业"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三)
大胸怀成就大事业
气量胸怀是一个人能否承担大任的内在品格.俗话说"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胸怀,气度.
曾国藩极为敬佩胸襟坦荡,虚怀若谷之人,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到气度宽大,为人谦和.
曾国藩以儒学为本,同时精通老庄之道,故而写下了许多关于修养气度的诫言,如:
惰忿之心蓄于方寸,自咎局量太小,不足任天下之大事.
惟古人患难忧虞之际,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的宽,养的灵,有活泼泼之胸怀,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所谓小人者,识见小耳,度量小耳,致使君臣.朋友.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皆量褊而易以滋疑者也.君子则不然,广其识,则天下之大,弃若敝履,尧舜之业,视若浮云,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居家教子方面,他引用"五不争"来勉励儿孙后代当以宽容为怀.五不争即"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节人争名;不与简傲人争礼节;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成大功必须有大舞台,还要有大胸怀.气量狭小,不但难以做大,而且还容易招人嫌怨.
曾国藩曾经说过:"无豪大之心者,时时会缩手缩脚."心胸狭小,气度狭隘,自然难以容人,纳物,自然处处障碍,时时碰壁;闯不开局面,遇到点挫折就灰心丧志,那么,一定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曾国藩从修身做起,立大志,练其气度,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才能屡败屡战,广结贤士,立的不世之功!
下篇:修身卷之四"讲求仁义,严于律己"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四)
讲求仁义,严于律己
曾国藩遵循儒家先圣的教导,在做人立事,待人接物上终生讲求仁义.他一直严于自律,以克己要求自己,让自己不可以骄傲轻狂,他主张勿怒勿恼,和气待人,与人为善.
"仁"是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义道德,可以说是儒家首先提倡的个人修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既是说,能够以博大宽容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每一个人,一视同仁,没有差别,这就是仁.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周礼>>所规定的礼数,那就是礼了,仁与礼紧密相联.仁是儒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提出的与人交往时要宽容慈爱的准则,它是内在的精神;礼则是在仁的基础上订立的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它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仁,就是自己想建功立业,则先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想兴旺发达,则先让别人兴旺发达. 礼,就是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官大官小都一视同仁,不予怠慢.
曾国藩认为,仁和义是"立人之道",而仁义在生活中的表现为应"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仁"者爱人,这是一种人文主义倾向,告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抱有一种同情心去体贴别人的难处,懂得关心,爱护他人.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与人为善",以诚待人.
曾国藩说:
我们应该永远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心虚则不讲客套,不挟私见,终有为大家所理解的那一天.
"克己复礼",就是严于律己,有过必纠,控制自己的欲望,一心进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圣贤之与常人对待错误不同的地方,有在于他们能够及时醒悟,严于律己,有错必改.这样,道德修养自然逐步上升,人际关系也融洽自然.
曾国藩求过的方法,第一是自己求过,第二是要求他的友人和兄弟监督并坦率告之.
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即是儒家常说的"克己之学",是儒家修习人格精神的主要方法.
曾国藩"克己"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治学治家到个人生活,从治政治军到处世待人,无不自察自省.并且对自己的反省和批评不仅严厉,而且苛细,如针如刺,直指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
曾国藩虽律己甚严,但却能宽以待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人的弱点和局限.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恕"是立德的根基,既是临时应事之道,也是平时涵养之法.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求同存异,则到什么地方都能打成一片.故能有了"宽恕"二字,宽容他人,就能团结他一致,精诚合作,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收众人之力以成大事.
中国有"宽则得众"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心胸广阔的人才能博得大众的爱戴和拥护,曾国藩做人和交友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以诚相待,进而博取了人们对他的支持和真诚的帮助,同时也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事业有了成功的基础.
下篇:修身卷之五"与人相处要和气"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五)
与人相处要和气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发怒,道家教人清净中和,儒家教人宽恕待人.曾国藩一生致学于儒,并自然深知养生之道,因此才能严于自责,立志戒怒.
人在社会中与人交往,由于性格不同,品德修养有高有低,利益有得有失,因此难免产生摩擦冲突,但有涵养的人不计小的得失,只要不伤及原则,都可包容.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中要做到成功,一定要和气待人,更不能抓住人的过错不放,到处宣扬,笑人不是,以示自己正确.
曾国藩一生和气待人,不言人过,并时刻要求自己要有包纳百川的气量.他时常警醒自己,并告诫子弟.对于自己的行为时常进行自我检讨,通过自身省察,总结出为人之道有四知,天道有三恶.四知包括<<论语>>末章的知命,知礼,知言,曾国藩又加上一条"知仁".他解释说:仁的意思是宽恕.自己要自立得让别人也能自立;自己想显贵让别人也能显贵.恕也是一条原则.立的事物应该是自己完全有能力立的.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说:"取人之长,教人向善."这都是宽恕的意思,也就是仁.有了仁,就能有广博的见识,宏大的度量,否则便闭目塞听,孤陋寡闻了.三恶是指天道忌讳弄虚作假,忌讳骄傲自满,忌讳有贰心于人.贰的意思是多疑,不忠诚,没有耐心.
曾国藩主张不应拒绝与怨恨自己的人相处.因为怨恨自己的人,往往是的自己的缺点和过错最敏感的人,是对自己的缺点能给予无情抨击的人.当然,接受他人的批评是需要勇气和胸襟的,尤其是接受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人的批评.因为人性的弱点总是怀疑他人的批评怀有敌意.不管正确或错误一概拒绝,这无异于失去了一次完善自己的机会.
不言人过,代表着一种成熟和宽容,有了这种涵养的人能体贴人性的不完善,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缺点,背后议论他人的短处,这不但不是光明磊落的君子行为,更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排挤和诽谤.自己能以和气待人,日久天长,人也会感到同化,与人为善了.和气待人,坦然相对,不背后说人坏话,才能以德服众,共成大事.
要和气待人,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必须要抑制急噪的脾气.曾国藩说"善忍者,全是养气克制功夫.""务观言养生之道,以目光为验;又言 忿 .欲 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可谓至理名言."
曾国藩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不误,言传身教,得人益处多多.思量起来,和气待人,抑制急噪,也曾为他减少了许多麻烦,争取了许多帮助.
下篇:修身卷之六"在静中反思自己"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六)
在静中反思自己
中国传统的修养之术,生存之学,通常都是先在自己内心做功夫.先养性情,培养好自己的品行,从小到大,由内而外.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遵循内圣外王的途径.
对中华民族性格塑造,生存哲学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道释三家,在内心修养上他们都认为,内在的修养,应先从"主静"做起.释家禅宗讲求"静坐静心".道家讲求"平和冲淡".儒家关于"静"的主张也不少.到宋明之际,儒释道三家互为融合,蔚然而成"三教合流"之势,儒家发展到一崭新的阶段.如理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首次提出"主静".他认为,天地诞生以前的"无极"本来是"静"的,所以人天性本来也是"静"的,只是由于后天染上了"欲".因此必须通过"无欲"的功夫,才能实现业以丧失的"静"的境界.
曾国藩对"主静"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从中体味到无穷的妙处.他说:"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铲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
曾国藩认为,心静如水,不生妄念,淡薄名利,把万事看空,有益于养生.这与佛教"断妄念"的观点是一致的.妄念,又叫妄想.这种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除妄念,实在不易,正如古人所说:"断妄念如同断四十里流."但妄念中大量的功名利禄之心,患得患失之心,嫉妒之心,非分的欲望,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等等,都是可以努力戒除的.佛学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不要攀缘外境,即不与人搞攀比,这样内心才能宁静而不浮躁.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曾国藩认为,在物欲的羁绊下,一个人要"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他钦服颜回的淡泊,也特别指出:如果一个人不经历高山,就仍会对高山仰止;没有得到的,总是有企求.人在登临高山已获得后能大彻大悟,就是不容易了.
曾国藩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的,都有"良知",只是在现实中被欲望所掩盖,内心受到污染.如果能勤修内心,除去尘俗中的欲念,就可以认识到本来的良知,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时常静下心来反思,这样才能反省平日里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符合本性.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反思,终日忙忙碌碌,浮浮沉沉,终究无法洞知内心,任其随波逐流.
下篇:修身卷之七"心存平淡,不被外物所累"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七)
心存平淡,不被外物所累
一般人之所以心胸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曾国藩认为"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即要使心中平淡,不致被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所累.
三国时的诸葛亮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写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就是说,把成败得失.功名利禄看得淡了,志向才会明朗,宏大;内心保持宁静了,眼光才会久远.人在社会生存,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当然要去追求成功.不过,在追逐中要让自己看淡一些,看远一些,明白眼前的得失并不代表长远的失败.过于计较,往往让身心不得安宁,浮躁难耐,打乱已定的计划.功名利禄不过身外之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何苦计较.至于成败,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有些消极,但这样倒也能让自己豁达一些,看开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平淡,实际上主要是对老庄淡泊寡欲之说的继承和阐发.曾国藩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 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他这里所谓的宜在"平 淡"二字上用功,即是要使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所累,使自己置身于逆来顺受,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
为什么人在社会中不能将外在的得失看得平淡,超脱一些呢?想来不过是我们的欲望太多,索求太多,得不到的,极力去追求;得到了还要想尽办法保留.如此,惶惶不可终日,如何淡泊明志,如何宁静致远呢?"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将得失看破,视外在功名如浮云,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正如曾国藩说:"只求耕耘,莫求收获."自己感到没有辜负自己就足够了.
争名夺利,凡人尚且难免,何况曾国藩位及人臣,权倾朝野.他 能在繁忙的公务之外,保留一分平淡之心,确实难得可贵,尤其在功成之际,悄然身退,自削兵权,力求不显山不露水,更非修养平平者所能及,这正是他能知足常乐啊!
道家为破除名利的束缚,主张无为;佛家则干脆教人脱离红尘,斩断六欲.这两种办法都视功名如粪土,固无拖累.但仅为一身快乐而计,非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圣贤豪杰所愿为.人生于世,苦难众多,志士仁人更应以治国安民为己任,此外又要不受名利之累,可谓难上加难!而曾国藩的"淡字"诀,不但不妨成大业,办大事,还给自己留出一片安闲自适的天地,享受人生,真是两全其美之法.
下篇;修身卷之八"谨小慎微,稳中求胜"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八)
谨小慎微,稳中求胜
心静之后,才能头脑冷静、理 清脉络、胸有成竹。表现在外,即是沉稳威严、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曾国藩对“静”一字认识极深,内心自然克服一些浮躁,因为才有他谨言慎行、不苟言笑的威严容仪。
曾国藩认为“轻薄”是最应戒除的。他在给李续宜的信中说:“大抵激之而变薄者,吾辈之通病。此后请默自实验,若激之而不薄,则进境也。”他还说:“由厚趋薄易,由薄反醇难。读书人毅力不坚,一旦遭受重大挫折,便往往趋于偏激、轻薄。”曾国藩所以谆谆告诫,正是要其幕僚坚定不移,不要因为世变而走上邪路。
曾国藩不承认天才,而主张后天的努力和磨练。认为没有韧性,在不经意间成功的人,会导致初时太顺利而忘乎所以。又因积累经验不够,心理成熟也不够,若不愿再付出艰苦努力,成就难以通天,一如江郎才尽。他认为一寸一分地积累功夫的人,表面看来比那些投机取巧、轻取轻进的人似乎有钝又迟,甚至有点迂,但功底深厚、厚积薄发,必成大器。对于绝大多数并非天才的人来讲,这是成才的正道。
曾国藩常说:“稳重行事,有胜无败。” 稳重行事,就要谨慎,计划详密,戒除鲁莽,这样才能冷眼旁观、抓住关键,一击便中要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草率是鲁莽的一大表现。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同大网。做一件事要想它的前因后果、左右羁绊、上下影响。一件事情办不好,其它事情也不会办好。曾国藩说:“大凡办一件事情,其中常有互相曲折交汇之处,结果一个地方不通,那么处处都受到牵制。”
而办事谨慎,则主要表现在深思熟虑上。曾国藩一直认为如果对所办的事情没有周详的思虑,往往会导致功亏一溃。曾国藩有两句话:“太平盛世,出处防偷漏,售处防侵占;乱离之世,暗贩抽散厘,明贩收总税。”这就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方式、不同策略考察的清清楚楚,交代的详细周全。
总之,“稳”才能坚定,“重”才能谨慎。稳定行事,勿急勿躁勿轻薄,才能纵览全局,胜券在握,良机不失;才能修身养性,洒脱自如,得人生之道。
下篇:修身卷之九:专心一致则胜券在握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九)
专心一致则胜券在握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但往往遇到的事情太多,于是,有的人便眉毛胡子一把抓,几件事情一起作,结果只能是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但有些人却先分清主次,理清轻重缓急,一件件地去做,由于他计划得当,当然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曾国藩常以不专注为戒,他说:
不能专注于一的毛病,是因为温习的不够熟练,因为志向没有立好,也因为对此认识的不真切。如果真正清楚地了解了不能专注于一就会害心废学的危害,就像食鸟啄杀人一样,那么,精力就一定会专注了。不能专注于一,没有选择,没有取舍,那么,纵然是心思用在〈四书〉、〈五经〉上。也只算是浮思杂念,这是神思没有集中的缘故。
曾国藩在交友上讲求“贵专一”、“宁缺勿滥”,认为可以深交的朋友不在数量,而要看他是不是勤于求学,追求道德上的进步。如果交友不讲质量,那大多只会是酒肉朋友,不可能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不利于自身修养。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曾国藩在治学上更讲求专一,他认为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十载,如白驹过隙,是不可能一一钻研的。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要有所成就那是很难的,与其一生四处钻研而皆无造诣,不如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而有所收效。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学办事办法。
博是为了广,专是为了深。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览而不深,只能得其皮而失却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
“专”就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不可以“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凡事专心一致,坚持下去,定能有所成就。
下篇:修身卷之十:欲速则不达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
欲速则不达
一个人通往成功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求快,因为太快容易摔倒;也不能太慢,否则容易让人抢先。要想掌握快慢适宜的节奏,要看两点:一是时机,二是实力。曾国藩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过程中,牢记“欲速则不达”。
曾国藩主张“缓字取胜”,通俗的 说就是“慢工夫”。参天大树是由纤细幼苗经风历雨长成,渊博学问也是由一字一句日积月累汇集。而此过程中需要慢功夫。
积极进取本是好事,但千万不可失之于急躁、激进。应从长远考虑,稳中求胜。考虑长远,就不可不慎,办起事来更应有计划、按部就班。如果贪图迅速,个别地方可能有利,对大局而言就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欲速则不达”这句成语就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曾国藩在各方面都主张渐进,反对贪功求快,他说: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 臻,则忘矣。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卤莽而耕,灭袭而耕,而欲收丰 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
曾国藩一生用“缓字诀”,对于急难之事也主张稳扎稳打。“缓”字的处世秘诀解救了曾国藩,给了他以应事的时机。而更关键的在于曾国藩会“缓”,缓的自然,缓的情有可原。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凡事只有在深思熟虑之后,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才能去做,方能成功。如此没有准备,急于求成,往往会一败涂地。
曾国藩总结的“缓字诀”的精义在于,缓可以纠急躁之弊,办事给自己留有充分余地,考虑更周全,计划更严密,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说“事缓乃圆”,即做事缓一些才会办得圆满无却。另外一层意思是,要把一件事做好,不能心急,应脚踏实地,逐渐积累,水到渠成。
下篇:修身卷之十一:言多必失,适可而止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一)
言多必失,适可而止
信任 靠的是平日里的一言一行说再多 不如经历多 说再多 不如付出多不是说等着被感动爱那是两个人的事不管爱还是被爱 只要珍惜 都很值得不要等失去再后悔就像生活中舍友们的交往一样集体生活 必定会有利益冲突 那么人性就暴露了而始终 抱着的是 4年后 毕业了 一定会怀念这一群人 怀念这四年所经历的一切 何不把关心给予这群或许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何不计较少一些 她们是陪伴你过完4年的人 你的难过 开心 与感动 大家都是一起经历的 她们的抠门 计较 自私 也许会成为你今后怀念的片段争吵与矛盾并不是单方的过错 可能自身也存在问题交往靠理解靠沟通 人性有它卑微的地方 所做的只能是包容珍惜 珍惜 珍惜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二)
莫张显才能,要含而不露
做事不要棱角分明,而是留有充分余地,方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从而才能保护自己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游刃有余。这就是曾国藩的藏身术。
“藏,匿也,蓄也;锋,尖也,锐也。藏锋乃书家语,言笔锋藏而不露也。吾谓言多招祸,行多有辱。是故,傲人者之殃,慕者退邪兵。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也以至大。讷于言,慎于行。乃吉凶安危之关,成败存亡之键也。”藏锋匿迹,不过于显露,方不招人忌恨。做人不要棱角分明,而要留有充分余地,方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从而才能保护自己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游刃有余。这就是曾国藩的藏身术。
屈是为了伸,藏身本是蓄志。不屈不能伸展,不藏不能蓄心志。曾国藩的“藏心”表现在他侍君处世上,这种藏锋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来自一种儒释道文化的综合。
“隐”是为了在暗处出击,或者保身护体,等待时机。直线虽最近,但也很短。急于求成的人最难于克服的弱点就是不管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自我、自高自大,不懂龙蛇曲伸之道。为此,曾国藩始终主张不可表现欲过强:
《杨雄传》中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如危行,伸也。言孙,即屈也。此诗畏高行之见伤,必言孙以自屈,龙蛇之道也。
曾国藩藏锋的“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的生存之道。藏锋守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伸指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显才一定要适时、适当。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时时处处才华显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甚至是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份很高,但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言若讷。”他的意思是说:现实是残酷的,为了能很好的生存下去,保全生命,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不要过于表现,要给人一种笨拙无能的印象,让人家不把你当作对手,从而不加害于你。老子还有句名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意思也是劝人去巧崇拙,以退为进,不可过于表现。
下篇:修身卷之十三:“交友也有讲究”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三) 《交友也有讲究》
交友也有讲究
古人曰:交友贵多,树敌勿少。但也要看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了。曾国藩主张交诤友、益友、师友,不能结交狐朋狗友。
孟子说:“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显然,孟子交朋友,是要德行相交,而不是要有利可图才相交。如果无利可图则不与交往,这就叫利尽情绝。如果权势已尽,则树倒猢狲散,各奔前程,也非好友。正如司马迁所说:“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我国流传下来了许多关于交友的箴言,如:“与恶人交,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家,久而不闻其香。”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说的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通常,人们从一个人周围朋友的性格、素质就可以推断出他的人品如何。
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慰籍,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但如结交了品德恶劣的朋友,则于修身、立世都是极坏的影响。
曾国藩把朋友分为“戚友”、“益友”、“挚友”、“良友”、“损友”等等,认为“引人向上是良友”。做好事不求报答能成“久友”,可见他交友之慎。
曾国藩认为:“求友贵在专。”深交之人,宁缺勿滥。他曾说:
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如果滥交朋友,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一旦交上品德低下的人,不但不宜于品德修养,反而有可能会被同化,以致同流合污,丧失了自己本来善良的品行和道德。
曾国藩所结交的 朋友,更多的是师友。曾国藩和这些人半师半友,宜师宜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从这些名师益友的身上得益颇多,因此他主张求友贵专一。真正的朋友应能相知、相亲、相敬、相携,他们能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因此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与朋友交往中,应与人为善,切不可抓住别人的短处不放,更不可以势相结。
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只有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才能得到提高。别人有长处,则加以借鉴;我有长处,不要怕别人借鉴。
古人说:交友贵多,树敌务少。但这也要看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了。如果是贤友,志同道合,互通有无,共同促进,那当然是多多益善;如果是顽徒,志趣低下,见利忘义,那显然是不可多交、深交的,甚至应断交。
曾国藩主张交诤友、益友、师友,不能结交狐朋狗友。在交友中,曾国藩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怨天,不尤人,“无故而怒,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而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是而蓄不平之气?猛然内少,决然去之”。
《史记》说:“不知其友,视其友。”出于交友对人一生贤良与否影响深远的认识,曾国藩更加自觉地去接近那些品学兼优的人。他能结交的益友,对他一生及事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择友纳贤,不计出身、门第。在他的将领、幕僚和朋友中,大多都非同乡,而且满汉一视同仁。这些人也真正是贤良之才,有的给曾国藩出谋划策;有的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有的在危难之时两肋插刀,雪中送炭,从各个方面助他建功立业,
慎交朋友,贵在专一,注重品德修养,交友时严于待己,宽于待人,以诚相交,这些都是曾国藩的交友之道。
下篇:修身篇之十四:“成就伟业之举,须靠自强不息”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四)
成就伟业之举,须靠自强不息
俗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只有自强,才能不败。而男子汉大丈夫,更应以凌云壮志、阳刚之气立世,光明磊落。唯有如此,才能行得正,做得端,为人所钦服。人必自毁,方能他毁,真正的自强者是不会衰败的!如果自身本领不强,即使靠别人的帮助辉煌一时,也必定不会长久。
“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是曾国藩日常的自勉之词。
古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而排除万难,则必须要有以刚强之气严于律己,以古代圣人先贤为目标,以豪杰为榜样,不甘颓废自弃!唯有刚强,才能立志高远,坚定信念,争取成功。由此推出,“强”乃成就大事第一关。
自强,就是“关键时自己立得住”。这就是说自强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蚁负天下而身不危的硬劲,有一种临危难而岿然不动的泰山之神魄。而如果一遇到挫折就牢骚满腹,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怀疑自己生不逢时,那将不会有所成就。所以曾国藩说,天大的事业和成就都是从强勉中做出来的。古来多少事,从没有不经风波就会成就的。曾国藩为了培养子弟们的自立自强精神,还经常向他们讲自己的经验,如“危急时莫靠他人”、“无师无友,也可挺然独立”、“不沾他人半点便宜”、“不轻受人惠”、“不轻取人财”等等。同时还通过其它办法如主张“不留遗产”给后人,以逼迫他们自强。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纵观历史上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他们身上不乏自立自强,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
下篇:修身篇之十五:“进退须有度,偏执惹祸端”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之(十五)
进退须有度,偏执惹祸端
一刚一柔,一伸一缩,,方能游刃有余,一帆风顺。曾国深喑刚柔并济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曾认真研究过《易经》,在其著《冰鉴》一书内就有《刚柔篇》,下分“总论刚柔”、“论外刚柔“;论内刚柔”三节,专论探讨盈虚消长的道理。他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东南,未有常全不缺者。”
事物就是这样彼消此长,祸福相依,所谓苦尽甘来,绝处逢生,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人人都喜欢吉利,本能地回避凶难。那么,有没有办法保持吉利,回避凶难呢?曾国藩的办法是柔顺、收敛、抱残守缺。他认为在大吉大利时,通过柔顺可以保持吉利。一般人只知道“刚毅”过了头才需要柔顺,而不知道取得了成功还需要柔顺。
柔顺是什么?曾国藩说:“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其全也。”有一点残缺和遗憾就让他有吧,不要总是求全、求圆、求满,这就是抱残守缺。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一味追求大获全胜,功德圆满,年轻凶险和祸灾也就随之降临了。
曾国藩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并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魅力,一种处世的方法。
在曾国藩看来,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要以柔为表,刚柔互用,柔是手段,是策略,刚是目的。所谓“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才能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太过柔弱,则失之于软弱无力,这是男儿立世的大忌。唯懂刚柔并济者,才能保身报国!
刚柔之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大事精明,小事糊涂。精明为刚,糊涂为柔。曾国藩认为不能要求所有的事都要明明白白,要决断是非,大事精明,小事糊涂。
有时需要糊涂,有时需要精明,关键在于把握糊涂与精明的时机。如果把“难得糊涂”当作是一贯的信条,那就成了一个真糊涂之人,未见一个真糊涂之人还能成就大事者。
曾国藩说: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高明者,譬如室中所见有限,登楼则所见远矣,登山则所见更远矣。精明者,譬如至微之物,以微镜照之,则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
精明和糊涂是相对而言的。糊涂并不是傻,是指应纯净、宁和、淡泊。不为蝇头小利耿耿于怀,不为鸡毛蒜皮而耗力费神。与此相对,精明即是着眼于大事,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儒家虽以积极人世的态度为人称道,但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这也正是刚柔并济的策略。儒家先圣孔子一生强调“中庸”,认为“过犹不及”,即是说任何事物都不可以过于偏执,否则就会招致失败。借以说明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要懂得有“度”。不可一味地强硬或软弱。
不管是道家提倡的“介于材与不材之间”,儒家所言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还是佛家讲的“不可执着,四大皆空。”其实就是说,人在现实中面对复杂的环境时,都应懂得进退有度,掌握分寸,不可偏执,惹来祸端。
下篇:修身篇之十六“成功里总少不了坚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