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新作,一直看到两眼发黑

防雷防烂片,世界上最快乐的工作之一

——欢迎关注不值得影评——

从此只看好电影
不定期专访知名导演、演员

作者 | 曹柠

偏爱

直到看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偏爱贾樟柯。

如果换做别的导演拍成这样,我应该早就愤然离席了。

睽违多时,中秋假期首日,又能在大银幕上看贾樟柯的新电影了。文化媒体敲锣打鼓,文艺青年奔走相告,直到从影院走出,带着满脸问号。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导演作品。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四代作家的故事,除了第一位贾家沟的作家马烽已故之外,另外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均出镜,讲述自己的经历

失望

看完回到家,我依然不思不得其解,赶紧翻出珍藏多年的贾樟柯最好的作品《站台》看了一遍,压压惊。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静止机位的采访录像、群众演员的诗句朗诵、莫名其妙的转场空镜,让我始终无法进入影片的内核。这部新作,导演是否想表达得更多,但碍于某些压力而不得已为之?影片的结构布局是否有言外之意,需要观众细读解密?

不然怎么好好一个题材,就给拍成这样了呢?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

且不说这混乱的剪辑到底多么令人分散注意力,毫无必要的小标题着实让我更加如坐针毡。

整整18个段落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和主题的呼应又是什么?

作为贾樟柯的观众和贾平凹、余华、梁鸿的读者,我想我有资格表达我对这部影片的失望。

▲作家贾平凹

乡土

这是一部关于乡土的纪录片。

围绕着吕梁文学季,串起了四位作家的乡土记忆与创作经历。

已过世的马烽、50年代的贾平凹、60年代的余华、70年代的梁鸿,四代作家,贾樟柯以点带面,试图发掘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理路。

话虽如此,但我仍不时有一丝怀疑,《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否是吕梁文学季的一部宣传片?

因为电影结束,我只记得贾平凹的家族命运、余华的文学梦、梁鸿关于母亲父亲的心结。

如果观众甚至不是三位作家的读者,他的内心一定在想,为什么我要听他的故事。

拼贴

于坚、西川、贾平凹、余华、梁鸿的句子固然有力量,可是天外飞仙地砸下来,搞得原本自然的情感有缩了回去。

▲原本极有分量的佳句,天外飞仙式地出现,反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代作家的故事,贾家沟作为第一幕的“主角”显得力道不足。

冗长的铺垫并没有唤来情感的喷涌,反而将神秘感消磨殆尽

而后续吕梁文学季的纪实部分,宛如混剪乱入了纪录片,知名作家们的临场发言被无头无尾地搬上了银幕,成了文学青年的“报菜名”环节:抢在字幕之前说出作家的名字,听着后座窃窃私语的张冠李戴,我也不自觉地加入了这无聊的互动。

▲贾家沟

人物

余华的直抒胸臆贡献了片中为数不多的笑点。心思细密又任性洒脱、出身质朴又才华横溢的文学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梁鸿的缱绻悱恻贡献了片中为数不多的泪点,谈及残疾的母亲、敌视的父亲、隐忍的大姐,梁鸿的泪腺几次濒临失守。

“不能提这个”,然后继续说下去了。

▲梁鸿泪腺失守

当然了,口味各异,人言言殊,你眼中的笑点可能是他人的尬点,你眼中的尬点可能是人家的泪点。

对我来说,最大的笑点是贾平凹告诫女孩可以写诗,但不要诗化生活。

命运

整部影片最诗意的部分竟然是片名。

余华讲述他小时候在浙江海盐县城游泳的经历,他跳入黄海那浑浊的黄色海水中,一直游啊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主人公都借由文学改变了命运,贾平凹的父亲遭受无妄之灾被打成反革命,他受到牵连求职四处碰壁,几乎前程尽毁,直到他厚着脸皮试了又试,终于被接纳方才开启了写作道路。

余华考学失利,被迫忍受牙医的工作,却在疯狂投稿这件事上矢志不渝,二十三岁年少成名。

梁鸿出身贫困,家庭的漩涡屡屡吞没她生活的信心,直到她回到故土,开始在文学中重建破败的梁庄。

▲导演贾樟柯

这个序列里,也包括贾樟柯自己。

口音

影片原定片名为《一个村庄的文学》,直指乡土与文学的关系,土地孕育了性格,时代塑造了命运,个体的沉浮诉诸文本,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这让我想起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贾家庄

神创造了乡村,人创造了城市。奈何这是一个属于人的世纪,城市化高歌猛进,乡村成了现代化的弃儿,向隅而泣。

对土地的忠诚、对家乡的眷恋先是成了无尽的思念,进而成了粘稠的乡愁,终究化为了漠然的奇观。

于我而言,影片最动人之处是梁鸿的儿子自我介绍后,贾樟柯的画外音对他说,能不能用河南话再自我介绍一遍。男孩有些害羞,说他不太记得家乡话的语调。这时母亲梁鸿进入画面,一字一句地示范了一遍。

▲梁鸿儿子

在那一刻,我理解了导演的用意。

反思现代化的僵化浅薄,是贯穿贾樟柯作品的主线之一,从《世界》中刻板的全球化想象,到《山河故人》中被物质追求扭曲的情感,人物的个性高度类型化,甚至都成了没有口音的人。

剧场版《十三邀》

一直以来,贾樟柯电影最迷人之处是贯穿细节的视听语言风格。

无论是挑逗观众的镜头,充满时代情绪的音乐,还是符号化的讽喻,暗藏玄机的结构。但这种魅力,在新片中难觅踪影。

▲贾樟柯对电影的定义

精彩的文学回忆录采访和文学金句的混剪。

宛若剧场版的《十三邀》。

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影院看一场访谈节目?

任性

惯常于刻画小人物的贾樟柯,剖析社会问题一针见血,怎么一拍大人物就成了钝刀割肉?

▲《三峡好人》中的三峡移民

恐怕还是和任性的打破边界有关。

如果定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文学纪录片,影片如何揭示作者与作品、作品与现实的相互联系和内在张力?

如果定位为人物纪录片,影片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和现实处境的关联?

在这一点上,贾樟柯甚至没能赢过自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远逊于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执导的《汾阳小子贾樟柯》。

▲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

在这部纪录片中,贾樟柯以受访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镜头重返自己的创作现场:汾阳,揭示故乡三部曲的创作心路和情感挣扎,令人动容。

放弃“叙事”

当然,纪录片不比剧情片,不可能肆意施展导演的想象力,把荒诞感拉满。纪录片也不能借由剧情跌宕,凸显众生的悲剧性,但这不代表纪录片没有戏剧张力,半年前周浩导演的纪录长片《孤注》就看得我哭得稀里哗啦。

▲《孤注》剧照

而贾氏纪录片则在电影语言方面“放飞自我”,追求超越叙事的抽象性,不在乎纪录片的创作套路,“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就用什么样的方法”。

早在2008年创作《二十四城记》时,贾樟柯就谈及“当代电影越来越依赖动作,我想让这部电影回到语言,讲述作为一种动作而被摄影机捕捉,让语言去直接呈现复杂的内心经验。”

但是放弃了“叙事”的贾樟柯再一次让他的忠实观众失望了。

如果说剧情片中的贾樟柯用假故事讲述了真感情,成就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深刻,那纪录片中的贾樟柯则没能发挥真实影像的力量。反而在营造出的故事中,我们反而无比真实地领会了乡土衰落的哀歌。

记录

“贾樟柯式”的纪录片,与当年的《海上传奇》相仿,在主要人物的访谈之外,穿插意蕴深长的镜头。

贾樟柯失手了吗?

我想没有,他依旧有自己的风格。预告片一出来,网友们的评论就炸了,“科长的味出来了”“这味太冲了”。

但这一次他输在哪里了呢?见仁见智吧,但我认为,是因为他把画面的主动权交予了三位作家,也就丧失了导演最大的优势。

▲《海上传奇》剧照

余力为的摄影美则美矣,但毫无记忆点。在这些镜头中,乡村更像是一种刻意的凝视和一种散漫的在地观察。开场持续数分钟的特写镜头中,养老院老人的脸庞渐次闪现,迫使影院的观众直面衰老现场:相似的扁平脸庞,一样的疲倦、皱纹、老年斑。

▲养老院老人特写镜头

记者

这么多年,贾樟柯的电影出一部我看一部(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文字和访谈出一篇我看一篇。

我们必须承认他是中国社会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和批评者,甚至像许知远评价的那样,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记者”,是一代人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

从《山河故人》到《江湖儿女》,贾樟柯的胃口越来越大,触及中国人生活的根基,反思风行一时的社会伦理。任凭观众一次次被刺痛,又一次次被治愈。在怅然若失中反思,在唏嘘不已后感动。

要理解贾樟柯,剧情片之外另有一套纪录片系谱:1996年的《小山回家》,2001年的《公共场所》,2006年的《东》,2007年的《无用》,还有仿纪录片风格的剧情片,2004年的《世界》和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而这部三位作家为主要人物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与画家刘晓东的《东》和服装设计师马可的《无用》,构成了贾氏艺术家纪实三部曲。

真与假

诚如导演在柏林电影节所说,“文学有电影达不到的地方,电影也有文学表达不出的东西,在我的其他电影里也会引用诗句来表达电影中的某种感受。”

在讨论文学时,贾樟柯的确触及了电影的疆界:影像在剖析作家内心世界时竟然如此无能。

同样是刻画作家和诗人,与陈传兴的《岛屿写作》系列相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缺乏对作家思想世界的纵深考察,亦缺乏对时代背景的细致勾勒。

这个系列的终章《掬水月在手》得以在大陆公映,讲述诗词大家叶嘉莹,窥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也有观众直呼看不懂,但却无损《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匠心独具、结构精巧的佳作。

▲《掬水月在手》中的叶嘉莹先生

中年

这些年来,影像之外,贾樟柯的思考变得厚重,他开始不满足于描绘现实和批判现实,他开始试着理解现实和超越现实,这隐约闪现在他一系列访谈和文章中。

他对晚清历史的关注,他对天体物理的想象,都让人期待这位年过不惑的汾阳小子有何新的创举。

▲《山河故人》剧照

这几年,贾樟柯的公开活动变多了,从柯首映到平遥电影节,从离开北京回汾阳定居,到炮轰种种文艺监管制度。

天命之年的科长,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长期良性发展奔走呼号。

▲贾樟柯对近期艺人需要持证上岗的观点的理解

他也不止一次谈到他的疲惫,“我想,无论是电影工作者,还是别的领域的人,都会有一定的希望社会变好的理想。我拍电影22年了,拍到现在,我发现,期待的改变其实很缓慢,当然有某种疲惫,某种失望。”

疏离

本次新片发布,他再次不遗余力地接受采访、跑遍全国做映后,上线各种节目做推广。他的态度依然诚恳,他的言辞依然犀利,但是他的作品却不再动人。

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社交媒体时代,评论越来越多,事实却越来愈少,影像越来越密集,却离现场、土地越来越遥远。

回不去了

回看贾樟柯早年的电影,再度陷入不可名状的怅惘,那种青春期特有的、清澈的哀婉和忧郁的诗性在后期对光怪陆离的描摹中变得浑浊涣散,一如我们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

我们没有艺术院线,我们没有纪录片观影传统,即使影响力如贾樟柯,依旧杯水车薪。

我是下午场去看的,即使是首映当日,即使是在上海市中心,也就这么点场次。为了集中精力观影,我还特地午睡了一小时。

灯光亮起,我和朋友面面相觑。

我问:你觉得咋样?

他思忖片刻,委婉地说:我知道你为啥要先睡一觉了。

两眼发黑

如果你读完问我,你这文章的18个章节除了回应电影的18个章节之外,分配得有何章法?我会非常难堪,陷入费解,正如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一直看到两眼发黑。

光明

余华的短篇小说被《北京文学》选中后,编辑叫他去北京改稿,原因是“这篇稿子的结尾太灰暗了,在新中国绝对没有这么灰暗的事情,得改一个光明的结尾,稿子才能发表。”

▲余华为了稿子能发表,修改结尾。别的作者经常需要一两个月才能修改好,他一天就改完了。

如果能给这次观影也加上一个“光明的结尾”,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去影院观赏这部电影,或者至少看看贾樟柯曾经的作品。

疫情之下,电影市场遭遇重创,电影人的生存雪上加霜。时代的汪洋大海中,贾樟柯们还在表达、艺术与市场的泥淖间挣扎,即使观众纵情于享乐,已麻木不仁,你们也要忍耐。

继续游,一直撑到冬夜变暖,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作者 | 曹柠

编辑 | 季洁

排版 | 贝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