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和根——助力土壤微生物集团军打好污染阻击战

由“秆”而“炭”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粮食不断增产的背景下,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俱增。作物秸秆与叶片是支撑作物生长、制造和运输养分的介质,作物成熟后秸秆中尚保留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何科学利用这些珍贵的农业资源,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是农业生态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发了一种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即将农作物秸秆在低温缺氧条件下炭化制备成生物质炭,然后将该生物质炭施入土壤中进行土壤改良。生物质炭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其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提高微生物丰度和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物质炭可以吸附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减少污染物从土壤向农作物体内的迁移,进而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图1 秸秆生物质炭(图片来源:RACHEL CERNANSKY. NATURE, 2015, 517: 258-260)

追“根”问底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维持生长。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地上生物量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向土壤中释放根系分泌物。这些释放出的小分子有机物质是土壤微生物的“粮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因此,在土壤根际微域中存在最为活跃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循环。同时,土壤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也是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进入茎叶、果实,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根际是污染物由土壤进入食物链的关键“门户”,根表毫米级微域是污染阻击战的主战场。生物质炭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减少污染物由土向根中的迁移,将污染物滞留在“门外”。

图2 植物根系(图片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无“微”不“治”

土壤中存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一汤匙健康土壤所含的生物体数量超过地球人口总和,这其中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超过99%的微生物不能被培养基纯培养富集。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类微生物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共同营造土壤微生物社会的正常运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物质转化的“引擎”,他们不仅参与土壤中的碳氮循环,而且可以“吃掉”进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维持土壤健康。对有机污染物的阻击战中,土壤微生物采用集团军作战模式,共同御敌。环境学者一直关注如何对丰富多样的土壤微生物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土壤健康。

图3 土壤微生物(图片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随着农田土壤中生物质炭的广泛应用,其与植物根系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生物质炭和植物根系的交互作用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何种影响,又是如何影响污染物降解的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给出了答案,针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利用大宗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炭,提出生物质炭阻控-植物根际强化降解协同修复措施,系统阐明了根际环境中生物质炭-污染物-微生物多界面交互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生物质炭和植物根际联合作用下PAHs被高效去除的关键主要是炭和根对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的调控,不仅促进了功能微生物对PAHs的直接降解,而且调控了土壤中与PAHs降解密切相关的碳代谢如脂类、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协同促进了PAHs的去除。

图4 生物质炭-根际联合作用机理

针对长三角地区PAHs污染农田,明确了低温制备型生物质炭与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相结合既能高效降低PAHs环境风险、保障食品安全,又有利于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图5 生物质炭-水旱轮作结合保障农田安全生产

上述研究首次耦合了污染胁迫土壤中微生物基因组与代谢组生物信息,明确了长期污染农田土壤中土著微生物可用、可调,PAHs可阻、可降的过程与机制,为有机污染农田土壤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措施。代表性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等期刊。

作者:李晓娜、倪妮、宋洋

(0)

相关推荐

  • 有机农业不难,只需人心回归良善

    推文第1407天 本文长度4623字,建议阅读10分钟 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财富,才是人类真正的永恒财富 2.当今农业需要毛泽东式的中国自信 3.自然农业环保健康,呼唤人工智能 4.学习和思考植物 ...

  • 综述 | CRIT REV MICROBIOL:操纵土壤微生物群来提高土壤系统的恢复力

    编译:傻狍子,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土壤中的病原体在土壤健康和食品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原体可对全球农作物收成造成严重损失,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仍难以 ...

  • 室内智能训练室助力78集团军某旅训练,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指导

    近日,驻东北的第78集团军某旅创新运用科技+.网络+等手段,打造了一个集基础化.定制化等特点于一体的室内智能训练室,实现了向寒与避寒的互动互补.此次曝光了该旅装备的智慧军营训练系统,依托信息化.数字化 ...

  • 高效助力法医DNA实验室核酸污染防治,阅微基因推出即用喷雾型核酸污染清洁剂「净保试剂」

    随着法医DNA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DNA检验的灵敏度不断提升.同时,这也意味着微量的外源DNA就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并且由于DNA耐热性高.吸附能力强.对有机溶剂耐受等特点,无论采用高压灭菌. ...

  • 【童子童谣•抗疫】05║童谣持续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自10月19日,遵义市出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经过10天奋战,主城区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2021年10月28日,援遵抗疫队伍陆续撤离遵义,这标志着遵义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当前国 ...

  • 陈根:人工智能助力医疗,追溯癌症起源

    文/陈根 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广泛应用正形成全球共识.可以说,人工智能以独特的方式捍卫着人类健康福祉,除了在诊疗手术.就医管理.医疗保险发挥作用,基于算法的人工智能近年来更是推动着疾病诊断与药物研究 ...

  • 陈根:微型生物传感器,助力精准检测疾病

    文/陈根 单分子测量,对于探究生命的微观活动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测量单分子中的高能成分方法一直缺失. 在分子的测量中,所研究的分子需要在纳米孔中停留一段时间,时间范围从100万分之一秒到 ...

  • 陈根:人工智能,助力T细胞标靶预测

    文/陈根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它是由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之后,而使机体获得的一 ...

  • 陈根:新型纳米芯片——助力肺癌诊治

    文/陈根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恶性肿瘤的前几位,2020年全球肺癌发病人群达到220万例.在这其中,中国的肺癌新发率为82万例,死亡率达到71万人,属于全球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肺癌 ...

  • 陈根:概率计算,助力计算领域更进一步

    文/陈根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已经具备很多功能,但在推理.逻辑.采样和优化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就造成人们对替代计算方案有着较大的兴趣.量子计算可以完成这些任务,但在退相干和低温操作的要 ...

  • 陈根:人工智能,助力显微镜图像发展

    文/陈根 显微图像处理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的显微图像处理通常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将显微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中再进行图像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