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之声|李睦: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之困境与思考

本文内容节选自李睦教授《创新 从美术基础教学始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状况分析研究》一文。全文共分十个部分,由于篇幅较长,小编节选了其中五个部分,您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详读全文。

现状分析

一、固定教学体系的利弊

在我们目前的美术院校中,基础教学的训练方式是相对固定的,固定的素描教学方式,固定的色彩教学方式,固定的速写教学方式,以及其它固定的教学内容。这些个内容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多年不变的美术基础教学训练体系,这个教学体系强调造型的“准确性”,强调色彩的“完整性”,并且在以“相似性”为准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造型规律。

由于这种教学的目的是以“再现性”为理念的,所以描绘事物的外观,描述事物的情节内容,就成为了学习绘画以及绘画基础教学的主要诉求。这种诉求一旦形成固定的教学体系,那么它延续下去的可能就会变为现实,这种延续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历史中可以算的上是重重的一笔,因为它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在这个延续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审美判断都被深深地改变了。

由于以“相似性”为准则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是可以“量化”的,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成果”也就比较容易显现,教与学的双方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成果”,这个“成果”就是“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然而美术基础教学要做的恰恰应该是,“为什么而有”、“为什么而会”。引导学生质疑,启发他们探索新。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富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基础教学被固定了。在学生们最具幻想、最独立思考的时候,我们束缚了他们。

二、不变教学理念的得失

教学理念确立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每一门学科都应具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理念。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由谁来判断教学理念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教学理念是否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适时做出调整改变。我们现行的美术基础教育理念的主体部分来自西方,来自欧洲传统绘画,以及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集欧洲传统绘画、苏联绘画、中国绘画基础理论的综合体。

这个教学理念就是;“以相似性为准则,再现我们视觉中的形象”。我们如今的美术教学体系,都是围绕着这个教学理念而设置的。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自主的美术教学理念,没有一个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我们只能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地维持现有的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被培养成为教师,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又去培养学生。我们也成为了这个“理念”和“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和坚定维护者。

久而久之,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忘记了,教学理念需要创新,教学体系需要随之改变,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忘记了,一个社会当代文化的建立,是从艺术的基础教育开始的。往往我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来自于于我们的艺术教育的认识,来自于我们对艺术基础教育的认识。今天我们社会对于艺术认知的局限和片面,是由我们对于艺术教育的局限和片面认知造成的。我们对于美术基础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已经将近一个世纪没有发生过改变,这一点从我们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的表现中能够看的比较清晰。

未来状况

一、基础教学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

艺术的基础教学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它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所处时代的文化、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纵观世界范围,没有哪一个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基础教学是永远不变的,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程度上应对着自己的社会发展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着力追求的创造、创新的基础。因为调整和改变是以我们不断地做出独立判断为前提的,所以这种调整与改变更够促使艺术教育体系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我们国家的美术基础教学实践已经运行了数十年之久,客观上也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和主张,并且让很多的受教育者获益。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美术基础教育不能仅限于职业教育的范围之内,我们的理论研究视野不能置基础教学研究于不顾,永远停留在美术行业纠缠之中。时代在改变、环境在改变、教师在改变、学生在改变,所有的事物都在改变,唯独我们的美术基础教学没有任何改变。

任何事物的规律如果不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改变,那么这个规律本身就会成为障碍,会反过来约束我们教育的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改变,就是基础教学如何适应社会、适应教师、适应学生,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习、借鉴、参考、模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应该开始一个以继承、反思、判断、创造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时代。

二、基础教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基础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门独立的、有关审美教育的学科,应该有专门的人员来研究艺术的基础教学本身,包括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当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艺术基础教学领域的研究如果不能够做到专门化、专业化,很难确保我们的艺术基础教育达到应有的期望。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基础教学一直作为专业教学的附属而存在着,基础课只是专业课的附庸。因为我们固执的认为,基础要服务于专业。我们的教育过多强调了基础教学“职业性”的一面,过少的强调了基础教学“非职业性”的一面,这就是人格的完善、人性的完善。

事实上我们已经将美术的基础教学课程变成了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而且仅仅是这个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中的某几项具体内容。我们武断的认定素描、色彩、速写等等技能训练内容就是基础教学的全部,甚至就是基础教学本身。实际上基础教育与基础技能培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要追问基础教育的因果关系,后者则不会问为什么。

而对于基础教学本身的目的和意义的不断追问研究,才是基础教学的根本所在,才是基础教学能够不断发展变革,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能够不断适应年轻学生的需要的前提。基础教学方式需要系统的研究,基础教学理论也需要系统研究。也正因如此,美术基础教学,才需要、才必然会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学科。

教学理念

一、“为什么画”比“怎样画”更重要

在我们多年的基础教学实践中,一直强调“怎样画”的重要,却很少提及“为什么要画”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我们的教学长久以来都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考”。我们只要求学生“知其然”,没有要求、甚至不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相对于“怎样画”问题解决,“为什么画”的思考显然要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

首先,如果不懂得画画的目的,不知道技能培养的意义,学生所做的一切选择、所付出的一些努力都有可能是盲目的。他们会在尚未判断出“自己能力之所长”和“自己能力之所短”的情况下,就贸然为本不确定的因素付出巨大代价。其次,盲目的技能训练,会使接受训练的人误以为,技能培养就是绘画的最终目的所在,并由此养成懒惰的心理,不再愿意选择独立思考。曾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的“误解”不分青红皂白的从事技能训练,并且付出毕生的心血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些无谓的付出,都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的“引导”下不得不去完成的,学生们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允许过他们做出选择。

作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我们是有责任的,有责任重新去认识这个教学本身,并尽早的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其实“为什么画”与“怎样画”的问题,原本是基础教学中“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为什么画”在先,“怎样画”在后。“怎样画”的动力来自“为什么画”的动机,我们片面的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从而抑制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动机没有了,动力从何而来。难怪我们的教与学的双方越来越困难,教学结果越来越平庸。

二、基础教学的闪光点在于师生的“自我认知”

教师和学生双方对于教学意义、目的、性质的认知,是在教与学的相互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并最终达到完善的,这种完善对于教与学的双方都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从一次又一次的认知中,获得一次再一次的觉醒。教师的自我认知,不仅局限于艺术的专业认知,还应包括思想的认知,包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自省、自信的过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获得的“灵感”,以及对于灵感的把握和转换。

教师对于教学的认知不仅仅是建立在知识结构和艺术技能基础之上的,更多来自于他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敏锐,来自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的永恒的敏感。通常教学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他们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不间断的寻找“教”的答案。

而学生的自我认知,也不局限于美术基础课程本身,教学活动只是学会自我认知的手段以及认识方法,他们既要在学习中面对“已知”,又要体验“未知”,既要适应“纠结”、又要习惯“困惑”,学会在“矛盾”中探索可能,懂得“肯定与否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他们要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寻找“学”的答案。那些认知能力强的教师和学生将会是最出色的人才,他们的人性和才智都在教与学的经历当中获得了升华和完善,这才是基础教学最有价值的闪光之处。

三、一门缺少“艺术性”的基础教学

“艺术性”是什么,这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基础教育要面对的永恒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关系到受教育者人生观的建立,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此,它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原因也在于此。美术的基础教学不可能与“艺术性”无关,因为基础教学中的“艺术性”,既是教学的“魂“,又是教学的“体”。它是教学的方向,不能偏离。但是在目前的基础教学实践中,多数人还是习惯认为,“艺术性”是抽象的,抓不住。“专业性”是具体的,摸得着。

课程“艺术性”程度的高低,与课程的“专业性”程度高低成正比,“专业性”越高,“艺术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他们混淆了“专业性”和“艺术性”的概念,用前者取代了后者。似乎除了油画、国画、雕塑、设计等专业课外,其它的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程都与“艺术性”无关。因而这个事关基础教学命运的重要问题,从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被忽视了。基础变成了简单的绘画技能训练,变成了简单的职业技能训练,甚至变成了考前的技巧训练。这直接造成了基础教学的简单化,功利化,致使中小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基础教育之间的界限一直模糊不清,也造成了教学与“艺术性”的背离。

人才培养

一、以培养“人”为主与以培养“才”为辅

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人”与“才”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一项专门事业,他们互为因果、互为前提。“才”的培养决定了“人”是否能够学以致用,而“人”的培养,则决定了“才”是否具有价值。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将培养“人”作为第一使命的,只是艺术教育的某些特殊性,导致“才”的意义在此超过了“人”。我们不否认艺术作为思想的载体所应具有的作品“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也是才能的具体体现。但在“表现力”之下蕴含着的艺术作品价值,却决定着“表现力”能在人们心目中持续多久,这个价值就是“人”以及他的思想。

美术的基础教育对象永远是人,永远是年轻的人。对于那些年轻的“人”来说,“才”只是证明他自己“何以为人”的手段,是工具。对于那些年轻的“才”来说,“人”则是说明他们自己“何以为才”的前提,是思想。

二、“思维的培养”在先与“技能的培养”在后

美术的基础教学是与“技能培养”密切相关的,没有“技能培养”的基础教学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是我们国内美术高校最看重,也是最愿意去身体力行的教学内容。但“技能培养”却不是美术基础教学内容的全部,这个教学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怎样做”,还要包括“怎样想”,不仅包括“画得好”,还要包括“想得好”。

对于绘画技能的学习掌握是培养,而对于绘画技能培养本身的思考也是培养,能够探索发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同样是培养的范畴,也同样与基础教学密切相关,也同样决定着基础教学的成败。我们可以将此范围内的教学培养称作“思维的培养”。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培养”一直是先于“技能的培养”而存在的,没有对培训本身的思考,培训的意义何在呢。“思维的培养”包括;对技能的认识、对技能的分析、对技能的反思,对技能的选择。只有善于思考,并且懂得为什么而做的人,才能最终做得最好。

三、必须分清“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虽然他们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交相辉映、此消彼长,虽然很难用量化的空间和时间去界定两者比例和范围。但在认识层面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界定是必须明确的。尤其是在美术的基础教学中,这个关系的界定与划分是不容模糊的。前者是精神,后者是物质。前者是研究,后者是实践。前者是用艺术的方式教学生“做人”,后者则是用职业的方式教学生“做事”。前者是以艺术教育为主,职业性教育为辅。后者则是以职业性较为为主,艺术性教育为辅。这两种因素会长期的并存于艺术的基础教学中,它们不会自动相辅相成、兼容彼此,而总是会各执己见,偏向一方。

它们需要清醒的教育管理者去辨明是非,需要聪明的教学实施者去把握方向。从而避免在教学理念上混为一谈,彼此不分。用具体的方法来体现教学成果,这是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也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的将“艺术教学的要求”与“艺术职业教学的要求”等同起来,把“艺术性的教学成果”与“技能性的教学成果”等同起来。这两个性质不同的关系混淆,会导致我们的美术基础教育过早的职业化,会导致我们整体的美术教育失去“人文化”。毕竟在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导学生做一个“出色的人”显然比教给它们做“出色的活”更重要。

社会影响

一、美术基础教育是人类创新活动的第一步

教育本身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有答疑解惑、启发智慧的职能,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答疑、如何解惑,如何从智慧和经验之中得到启发。是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构建规律从而发现真理的过程。美术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它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生疑、如何添惑,如何从直觉和灵感之中得到启发。是学会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质疑规则从而发现真理的过程。这是人类成长完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两个方面,并且后者的作用有助于前者。

美术的基础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类灵性、情感、思维方式的教育,它致力于情感奥秘的探索,致力于潜意识的发现,致力于创造性能力的开启。它既是一种专业型教育,又是一种普及型教育。无论学生从事美术职业与否,美术基础教育都会使他们受益匪浅。事实证明,接受过美术基础教育的人,要比没有接受的人更优秀。经历过美术基础教育过程的社会,要比没有经历过的社会更完善。

二、消除了“美盲”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社会

“美盲”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是为多数社会公众和教育者所不知晓,它是指那些没有“独立认知美丑能力”的人以及相关的社会群体。“美盲”是“无形”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美盲”本身虽无痛苦,但却会带给社会无尽的苦楚。我们在过去、现在积极未来所经历的许多罪恶与错误,都与丧失社会审美判断有关,因为它直接导致了无知、自大、极端、愚昧的产生。

“美盲”的主要特征在于,他们习惯于用绝对的思维模式去“判定”美与丑,而不是用相对的思辨方式去“判断”它们。他们善于用已知的事物去定义、否定所有未知的事物,而不是用已知的事物去分析、认识它们。“美盲”与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财富状况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与从事美术职业与否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大的障碍之一,它的深远影响会在文盲、法盲之上。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如果社会公众集体性的丧失审美判断力,集体性的盲从于唯一的审美标准,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十分可怕、可憎、甚至是恐怖的。因为人对于美的需要,就像人对于阳光、空气和水的需要一样,不是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而是必须的。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不能够被配给、被计划、被放弃。

消除“美盲”的最好方式就是教育,而且主要是艺术教育和艺术基础教育,并且要尽可能的尽早进行。由于美盲生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教育的“单一化”,教育以灌输绝对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生以接受绝对的知识为主要目的。所以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艺术教育对于“单一化”教育的补充,他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目的,都是质疑知识的绝对性。因此,他们实际上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美盲”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我们今天看到的发达国家的社会文明及公众素质状况,都与他们长期以来致力于艺术教育的努力分不开的。(节选自李睦教授《创新 从美术基础教学始——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状况分析研究》 )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艺术家、博士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精品课、教育部优秀网络公开课主讲人。

创新 从美术基础教学始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状况分析研究
目录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

一 固定教学体系的利弊

二 不变教学理念的得失

三 滞后艺术认知的成败

 第二部分 未来状况

一 基础教学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 基础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部分 师资队伍

一 “美术创作”不能简单地替代“美术教育”

二 基础教学师资的专业性特征

三 “名人效应”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资质”

四 “高尚的事业”与“低贱的职业”

 第四部分 学生状态

一 那些对基础教学课程“没有兴趣”的学生

二 那些只会“重复”不会“选择”的学生

三 那些被美术高考“桎梏”了的学生

 第五部分 考试方式

一 很多年以后人们如何审视我们曾经的“考试文化”

二 考试方法的改变足以引领艺术教育的革命

三 从主观上的“应试化”到客观上的“艺术化”

 第六部分 教学理念

一 “为什么画素描”比“怎样画素描”更重要

二 基础教学的闪光点在于师生的“自我认知”

三 应该成为一项“行为艺术”的基础教学

 第七部分 课程设置

一 基础教学的改革不能只是变换课程和机构名称

二 “不愿选”的选修课与“不愿修”的必修课

三  专业基础教学课程的“连续性”特点不容违背

 第八部分 成绩评定

一 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大于对艺术的兴趣

二 教师个人“喜好”的不确定性

 第九部分 人才培养

一 “以培养人为主”与“以培养才为辅”

二 思维的培养在先与技能的培养在后

三 必须分清“职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

 第十部分 社会影响

一 艺术基础教育是人类创新活动的第一步

二 消除了“美盲”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社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