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导演斩获奥斯卡:看完他的获奖动画短片,你还会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吗?
日前,第91届奥斯卡获奖名单新鲜出炉。华裔导演石之予的作品《包宝宝》荣获了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动画对东方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讨:影片中,一位空巢妈妈亲手做了一个具有生命的包子,她对这个包子百般呵护,视若亲子。随着包子的长大,它有了自己的朋友与爱好,渐渐不愿意再和妈妈呆在一起。妈妈害怕包子离开自己,竟选择一口将包子吞下……
这部动画反应出了许多家庭的现状——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过于强烈,不愿放手,渴望操控孩子的生活,但结果却闹得彼此失和,甚至会害了孩子……
壹
几个月前,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父亲因为一项闻所未闻的罪名入了狱——
“连续13个小时逼迫女儿吃蔬菜。”
听起来很荒诞,但事实就是如此。
据报道:这位父亲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晚饭时,他让8岁的女儿吃光盘子里的蔬菜。但女儿一点也不想吃。
父亲很生气,喝令女儿:“不吃完蔬菜,不许离开餐桌!”
小女孩也很倔强,就是不吃。父女俩硬生生对峙了13个小时!
在对峙的过程中,小女儿尿湿了裤子,冻得浑身发抖,还发起了低烧,但这位父亲依然不许女儿离开餐桌。
“必须吃完,不吃完不许睡觉,我这是为了你好!”
最终,女儿撑不住了,逼迫自己吃下了那些“令人讨厌的东西”。也许是熬了许久,也许是蔬菜的气味难以忍受,小女孩吃完后开始剧烈的呕吐。
父亲见状,这才允许她上厕所,洗澡休息。
第二天,女儿母亲得知情况后,一怒之下把丈夫告上法庭。最终,这位父亲被判非法监禁、虐待儿童罪,入狱4个月。
根据警方调查之后发现,这名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精英人士,之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但他的控制欲却强烈到变态的程度。
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控制着孩子,他们用“我爱你,我是为你好”这种理由支配着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控制欲,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贰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就是”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Professor把这个题目发在一个亲子群里,大家纷纷响应:“按啊,必须按啊”,“不按是傻子”……回复一个接着一个,都选择按下按钮。
父母们开始在群里幻想着,他们想要给孩子定制怎样完美的人生——
“让他从小就是学霸,考上北大,迎娶白富美。”
“做律师或者考个公务员,自己快活还能给我长脸。”
“嫁个有钱人,不愁吃不愁穿,天天出去旅游,不用做饭。”
“事业有成,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凑成一个“好”字。”
......
讨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五分钟后,一位妈妈的话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什么是完美啊?完美没有标准化的解释吧!你们想要的完美未必是孩子想要的。而且,你们说的好像都是自己的愿望,不是孩子的愿望……“
当大家面临这个选择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想当然的选择按下按钮,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完美的人呢?
但是,“完美”是极具主观思想的词语,当家长选择按下按钮时,其实已经不是在为孩子定制人生了,而是要让孩子变成自己心中所想的“完美”的模样。
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
叁
前几天有个国外的朋友发了一张照片给Professor,上面是一个玩得满身是颜料的美国女孩,身上的衣服已经被颜料染得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女孩的脸上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
朋友笑着说:“如果中国妈妈看到孩子把自己弄成这样,恐怕早就发飙了。”
这一点得承认,一般而言,国外的家长普遍对孩子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只要孩子安全,就算脏一点,也没什么问题。这种善于放手、放任孩子相对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利于让孩子更快的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早年间,罗振宇说过这样一段话:
“以前认为父母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所以有责任把经验、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但是现在可能得倒过来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久的、死得迟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经验和技巧都不足以让他应付未来社会。”
鲁迅先生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松开你的手,孩子可以成长的更好。
有一件事我们需要认识到: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Professor说:
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就像父母的人生是父母自己的。学会放手的父母,才是最聪明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