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老家收到200个花圈……
据微博用户爆料,10月19日晚,山西太原一刘姓男子用开水浇一只怀孕母猫,被人劝阻后称“猫偷吃了火腿肠”。随后母猫被好心人送医抢救,经检查,母猫腹中已成形的4只小猫全部死亡,而母猫也全身伤痕累累。
这事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怒。刘姓男子所在的太原市安保服务有限公司对此回应称,事发后,公司高度重视此事,调查核实后对该名员工严肃处理,解除劳动关系。
该公司还及时与太原市动物保护协会沟通,交纳了5000元费用,用于烧伤猫的后续治疗,得到动物保护协会理解。
—01—
寄送花圈寿衣涉嫌违法
虐猫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刘某的老家不断收到快递,很多是网友寄去的花圈、寿衣,其中花圈200个。据了解,刘某平常在外地工作,老家只有75岁的爷爷奶奶在。
用开水烫怀孕猫,而后收到200个花圈这一事件分别反映了当事人和网友的什么心态?这些心态普遍吗?网友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
知乎上此有关话题被浏览近70万次。得到最高1526赞的回答是:“给活人送花圈、寿衣不仅涉嫌违法,也涉嫌侵权,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回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认为:“这种行为涉嫌恐吓他人” ,给活人送花圈、寿衣,还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构成刑事犯罪。
能理解网民对虐猫男的厌恶,但是这种以暴制暴、同态复仇的举动,无助于动物保护,反而可能把自己卷入麻烦当中。
这是从法律意义上对此事件给了定性。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网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难道他们都不懂法么?为什么要知法犯法呢?他们的心态是什么呢?
—02—
今天,你踢猫了吗?
用心理学来解释,这牵涉到【踢猫效应】【投射性认同】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反应】三个方面的内容。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踢猫效应的原版故事是: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一害怕跑到了街上,却吓倒了开车的司机;司机一打方向盘,撞倒了来找猫的孩子。
虐猫男子之所以拿开水烫猫,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极端愤怒的。但是由于他的愤怒无处宣泄,或者不敢向强者发泄——那样可能会招致报复,只好拿比它弱小的猫来撒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就像到前几年有对社会不满,到幼儿园伤害无辜的幼童一样,让人愤慨。
同样的,网友对虐猫者表示愤慨,出于各种原因,也不敢向虐猫着本人表达,只好查到别人老家地址后向其 75岁的爷爷奶奶。
弱者愤怒,拔刀指向更弱者。
—03—
你认为他是啥样,他就是啥样
同时,这还牵涉到【投射性认同】的一个全过程。
什么叫投射性认同呢?
比如,一个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常懦弱,儿子原本只是表达了一个自己害怕的情绪,但却被父亲上升了一个高度,定义为了懦弱的人。
于是儿子以后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恐惧,然而他越是不表达,这种恐惧的情绪就越是没有处理的机会,反而恐惧的东西越来越多,后来就真的变得懦弱了。
其实是父亲把自己的所不能接受的懦弱投射到了儿子身上,儿子接受了这个投射幻想,真的变成了父亲所认为的那个儿子的形象。
其实,很多时候,对方就是自己的镜子,照出来的是自己的模样。
放在这个事件上来看,
第一步,虐猫者把愤怒通过猫投射向社会
第二步,网友{接收者)接受到了这份愤怒的情绪
第三步,网友对投射者的诱导行为采取反应。
这其中,大部分网友置之不理,那么虐猫者的投射认同失败。
少部分人与虐猫者的行为一致,陷入了他的圈套。
虽然这个圈套本身来说,对于虐猫者和网友来说都是无意识的。
这就完成了投射性认同的全过程。
当然,这个行为是网络线上线下多名网友不约而同同时参与进行,这还牵涉到【社会群体心理】。
可以参照《乌合之众》这本书来深入研究,这也是一个浩大的话题,我们可以另开文来研究。
—04—
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能更加深入的理解网友心理和当事人的普遍特征,并且对群体有了更加清楚和理智的认识。
作为我们自己可能无法干涉到别人的行为,但是可以通过正念冥想来觉察自己,让自己不要陷入这种情绪怪圈之中。
当有了情绪时,我们可以通过书写疗愈、锻炼身体、到大自然中去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 。
同时,要保持警醒,对自己,对身边人,对下一代的警醒。
就像有知乎网友回答关于收到200个花圈这件事,表示不能以暴制暴:“200个……现在花圈也得一百多一个呢吧。咋说呢,会不会促使当事人继续虐猫,坐收花圈,打折出售,月入好几万呢?”
这似乎不是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