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萃:伊马替尼治疗白血病 | 癌症为何耐药 | 化疗不良反应如何破
德国耶拿大学Andreas Hochhaus等人研究发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疗效显著。这是一项开放标签、交叉设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1106例患者参与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0.9年。考虑到随机分配接受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的患者(65.6%)交叉率高,以及这些患者交叉前的治疗时间较短等因素,分析主要集中在伊马替尼组患者。在伊马替尼组患者中,估计患者10年总生存率为83.3%。约一半的伊马替尼组患者(48.3%)完成了伊马替尼的研究治疗,82.8%的患者具有完整细胞遗传学反应。伊马替尼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很罕见,在治疗的第一年最多。在约11年的随访中,伊马替尼的疗效持续存在,并伊马替尼的长期给药与不可接受的累积或晚期毒性作用无关。
N Engl J Med 2017;376:917-27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Kesarwani等研究人员发现,抑制FOS和DUSP1基因的表达,或可根除激酶抑制剂治疗后遗留的病灶。
蛋白激酶常常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被激活。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持续存在[称之为微小残留病灶(MRD)],常常出现肿瘤复发。
致癌的激酶和生长因子信号转导联合诱导了信号转导蛋白——FBJ骨肉瘤癌基因(FBJ osteosarcoma oncogene,c-Fos)和双特异性磷酸酶1(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DUSP1)的表达。在BCR-ABL融合蛋白激酶诱导的慢性骨髓白血病(CML)的小鼠模型中,Fos和Dusp1基因的缺失会抑制肿瘤的生长。在多种体内模型及异种移植人源原发性CML细胞的小鼠中,药物抑制c-FOS、DUSP1和BCR-ABL可以根除MRD。
c-FOS和DUSP1的表达水平决定了TKI抗肿瘤疗效的阈值,这或可成为激酶驱动的癌症的靶点。
Nat Med 2017;23:472-482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Shenghui He等研究人员发现,化疗药物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或可防止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
研究发现,细胞毒化疗药物联合G1T28[trilaciclib,一种小分子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 and 6,CDK4/6)的抑制剂]进行治疗后,防止了小鼠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发生由5-氟尿嘧啶连续化疗诱导的耗尽。研究人员还发现,与细胞效应相一致,直接保护HSC的功能可使外周血细胞数更加快速地恢复,增强了连续移植的能力,并减少了骨髓偏移的发生。在给予健康人类志愿者G1T28后,G1T28显示出出色的体内药理学作用,并短暂地抑制了骨髓HSPC的增殖。这一研究发现提示,细胞毒药物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癌症患者,或许是一种缓解化疗引起的骨髓耗尽的途径。
Sci Transl Med 2017;9:eaal3986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Kepreotes等人开展了一项开放的4期随机对照试验,旨在确定高流量加温湿化氧气(HFWHO)是否能够提供更强的呼吸支持,从而缩短氧疗的时间。
共有202名儿童被随机分配了到HFWHO组或标准治疗组,每组人数均为101。标准治疗组中位断氧时间为24小时,HFWHO为20小时(P=0.61)。与标准治疗相比(33%),HFWHO组治疗失败的儿童人数更少(14%)(P=0.0016)。标准治疗儿童有12例(12%)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HFWHO组患者中有14例(14%)(P=0.41)。该研究共发生四起不良事件,无患者退出试验。未发生与氧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与标准治疗相比,HFWHO未显著减少氧气使用时间,这表明,早期使用HFWHO不会改变中度细支气管炎的潜在疾病过程。
Lancet 2017;369:93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