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寒蝉现了

要说到寒蝉,最著名的莫过于唐诗宋词中对寒蝉的描写,唐诗有,如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如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等。

宋词有,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赵彦瑞的《点绛唇》“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晏几道的《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等。

其它不很出名,但传播和影响较广的有,曹植的“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李白的“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杜甫的“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和“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郎士元的“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冯延巳的“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吴文英的“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卢挚的“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录取了。

从以上这些诗词中,我们发现聒噪热闹的蝉在夏天被咏诵很少,而一到秋天,蝉不仅变成了带凉意的“寒蝉”,而且让文人们也感到了寒意和悲苦。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季节被人们赋予不同的意象,这不是简单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环境影响,而是诗人们借物抒情,使自己的感情得以抒发。

寒蝉,又称寒螿、寒蜩。比一般蝉小,青赤色。《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郑玄注:“寒蝉,寒蜩,谓蜺也。”孔颖达疏引郭璞云:“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蔡邕《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寒蝉,也即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风秋雨之后,蝉儿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悲凉情怀、离愁别绪溢于言表。

如果不是诗词,几乎没有人会对寒蝉感兴趣,倒是夏天从泥土洞里掏幼蝉和用长竿捕知了让人乐此不疲。不过,无论是自然界的蝉和文学作品中的蝉,蝉这种古老的生物得以代代相传,尤其是寒蝉的形象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歌咏,我们一定得感谢一代代文人们孜孜不倦对它们的热爱。

首先要感谢是的我们的哲学家庄子,他《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做事的专注性。他在《逍遥游》写寒蝉和斑鸠讥笑鹏鸟,写“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来说明蝉的弱小和可怜。在庄子眼中,蝉是一个无足轻重用于举例的小动物,直到司马迁给予了蝉新的象征。

在《史记·屈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意思是说,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不说明屈原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所以才有后来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也有了诗词中高洁、清高、悲凉的寒蝉的意象。

于是也就有了“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魏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宋敖陶孙《夜坐》)“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听秋蝉,秋蝉非一处……听鸣蝉,此听悲无极……”(隋卢思道《和阳纳言听鸣蝉篇》)等等等等。

不过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之污浊者,代表作品有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陆龟蒙“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蝉一下子成了卑鄙无能之辈。罗隐“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蝉则成了趋炎附势之徒。然而,这些蝉与秋天的寒蝉是一样的吗?

所以,秋天到了,寒蝉的意象就是“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与秋天倒是非常地契合,与秋天的人们的情绪也是蛮相符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