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8期】
今日练习
肖某某,女,49岁,1973年7月30日就诊。近两天来,恶寒发热,昨日下午开始腹泻,已十余次,挟有粘冻,便前腹痛,心烦,呕恶,舌苔薄黄,脉弦数。体温39℃。
处方:——。
2剂后,寒热已罢,痛安泻止,大便常规正常,但神疲纳差,乃改用六君子汤加减2剂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加芍药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7期】
上期原医案
刘某,男,30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
处方:桂枝10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10g。
上药服5剂,胃脘疼减,仍感胸脘烤闷或灼热。与栀子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按语
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左臂疼痛,胸胁满闷,外邪入里,阳明里实。脉浮,恶风,汗出,太阳中风证。胃脘疼痛,芍药证。脉弦滑,左细,太阳阳明合病。证属太阳阳明合病,表虚挟腹肌不和,与桂枝加芍药汤。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贯珠集》: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按《金匮》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亦邪陷阴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药,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胶饴者,以其腹满,不欲更以甘味增满耳。
《古方选注》:桂枝加芍药汤,此用阴和阳法也,其妙即以太阳之方,求治太阴之病。腹满时痛,阴道虚也,将芍药1味倍加3两,佐以甘草,酸甘相辅,恰合太阴之主药;且倍加芍药,又能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其阳,辟太阳陷入太阴之邪。复有姜、枣为之调和,则太阳之阳邪,不留滞于太阴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