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以练导学”的生本课堂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反复的训练。传统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视训练,但对训练的意义理解,价值认识,功能开发是有局限的,习惯把训练仅作为检测讲读结果,巩固讲读知识的手段,既“以练固学、以练测学”,致使训练没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为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训练作为检测、巩固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手段,当然十分必要,但应发挥更大功能。“以练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阅读教学学导方式,努力扩大训练功能,把训练作为一种载体,改传统的“以练固学、以练测学”为“以练促学、以练引学”,最大限度地把全体学生组大语文学习的场中,引导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采用“以练导学”学导方式进行教学,习惯采用“训练前置法”,既把训练放置在导教过程的前面,如此训练就成了一段展开的教学流程,通过这段流程去推进学生的学习。采用前置式训练,学生通过尝试训练,暴露学情,为教师的“导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便于教师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导学过程落点准确、对症下药、行之有效。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导”为“学”服务,“导”引领、提升学生的“学”,“学”反过来又促进教师更有效的“导”,在这个相互推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借“学”势,越烧越旺,“学”攀“教”栏,越攀越高。“以练导学”的过程,是用训练替代讲读之学;用训练促进言意融合;用训练引导学生学路;用训练推进教学流程的过程。

采用“以练导学”学导方式进行教学,要有语文化教学视野,自主化学习理念,板块式框架建构,活动化学习路径,情趣化学习方式。努力做到“训练板块清晰明了”、“训练内容指向语文”、“训练方式追求情趣”、“导学过程相互推进”。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在导练、导学的过程中,化教为学、以学定教,实现多学少教。“以练导学”学导方式既依循传统,又刻意创新;既是回归,又是前行,是语文教学的新走向,新视野。“以练导学”,可以撼动乃至撬动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语文教学呈现崭新的面貌。使教学走向高效、生本,最终直抵教学相长、主客相生的和美之境。

案例呈现

《半截蜡烛》(五下)教学片断

盛新凤/执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个发生在二战时的故事。题目叫什么?

生:半截蜡烛。

师:这是一个剧本,课前你们读过这个故事了吧,我们先来理一理。这个故事的前面有一个舞台说明。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师:地点在哪儿?

生: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师:这个故事当中有这些人物,分别是谁?

生: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名家庭妇女;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师:这些少校、中尉都是军衔。少校相当于一个营长,中尉相当于连长级别。故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开始的时候写了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接下来就写母子三人保护蜡烛。你觉得这两部分,哪一部分精彩一些?

生:保护蜡烛。

师:这节课重点来读这部分课文。

师(响起敲门声):你们听,随着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中,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打响了。那么这母子三个是怎么想尽办法保护这半截蜡烛的呢?把书拿起来,快速默读保护蜡烛这一部分课文。读完之后我们要补充完成一张情节图。

(PPT出示情节图)

(生默读,教师巡视观察,提醒读完的同学将情节图补充完整。)

师:好,把笔停一下。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情节图。第一处他写的是“端起”。除了这个“端起”,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生:端走。

师:可以。后面这个括号,他填的是“夺回”。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被夺回。

师:哪一个更合适?

生:夺回,因为上面一横填的都是敌人怎么做。

师:看来你不仅读懂了课文,还读懂了这张图。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做一回导演,说一说戏。愿意吗?媒体推出“导演说戏”。

生:愿意。

师:请你看着这张情节图,向剧组人员简单地介绍一下剧情的发展。自己看着屏幕练一练吧。

(生练说)

师:导演,请问你贵姓。

生:我姓李。

师:哦,李导。我们请李导简单向剧组人员介绍一下剧情。

生:伯诺德夫人先点燃蜡烛,后来德国佬来了,又把蜡烛给吹灭了。但是德国佬说屋子里太黑了,又把蜡烛点燃了。

师:等等,这个蜡烛倒底是谁吹熄的?

生:伯诺德夫人。

师:对,要把“谁把蜡烛怎么样了”交代清楚。你可不能乱导。

生:三个德国军官来检查,嫌屋子里黑,点燃了那支藏有秘密的蜡烛。伯诺德夫人拿出一盏油灯,她说还是油灯的光亮,就把蜡烛吹熄了。德国军官说多点几支蜡烛也好,这样就更亮了,于是又点燃藏有秘密的蜡烛。杰克说那么生点火吧,可是柴房里比较黑,想把蜡烛给端走。可是德国军官不让他把蜡烛拿走。最后,杰奎琳对德国军官说,晚上了,天黑,想拿这支蜡烛上楼去睡觉。

师:好,你还把“母子三人分别找了个什么借口把蜡烛怎么样了”都交代清楚了。请问你贵姓。

生:姓陈。

师:跟大导演陈凯歌同姓,了不得。但是我觉得说得太复杂了。能不能说得再简洁一点?

生:首先是由德国军官点燃蜡烛,接着伯诺德夫人借口油灯更亮把蜡烛吹熄。可是德国军官又点燃了蜡烛,杰克找了个想到柴房搬柴火的借口想把蜡烛端走,但是被德国军官夺回。最后是杰奎琳借口想上楼睡觉把蜡烛端上楼。

师:既清楚又简洁,还加上了一些恰当的联接词,把情节发展中的几个波折也交待得非常清楚,不错!贵姓啊?

生:我姓胡。

师:你没有胡导,你导得非常好。

(生笑)

师:这个故事的情节就是这样,通过母子三人轮流跟敌人的交锋、冲突,把剧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听着导演的介绍,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故事。

生:一波三折。

生:层层推进、有惊无险。

师: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剧本,就是这样,通过对话,一步一步地推进了故事的情节。这是剧本的第一特点。(师板书:对话推进情节)

专题研讨

安晓伟:盛老师对“练”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延展。练不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而是变为承载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载体,被赋予了诊断、导向、推动、替代、实践等多种语用功能。

孟丽:的确,就如盛老师说的,采用“以练导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要有语文化教学视野,自主化学习理念,板块式框架建构,活动化学习路径,情趣化学习方式。我觉得《半截蜡烛》的教学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用“导演说戏、演员演戏、编剧续戏、观众评戏”这四个板块来架构整堂课的教学,使教学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学生在说、演、续、编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轻松愉快地了解了剧本的特点,体会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并迁移运用了剧本的语言。情趣化的学习方式还增强了学生对剧本这一特殊文体的兴趣。

董翱:提到“练”,人们往往以为是动笔,其实“练”应该是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一切言语实践活动,比如《半截蜡烛》中“演员演戏”中的感情朗读是“练”,“编剧续戏”中的写是“练”,“导演说戏”、“观众评戏”中的说也是“练”。

盛老师说,“以练导学”既依循传统,又刻意创新;既是回归,又是前行。对此我的理解是:和过去的相比,当下的“练”应该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练”,应该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练”,应该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练”,应该是一种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自身积累和必要的语文知识的“练”,即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手段。

吴燕:从这个理解层面上讲,我认为不应再称之为“教学手段”,而应改名为“学教”方式,或“学导”方式,即先学后教,先学后导。

施国强:我们要用“语文化的视野”看语文,语文课堂上处处都要彰显语文的内容。语文课堂的每个细节,都要有“练”的意识。而且“练”也不单纯是“训练”,某些意义上,它还是“演练”、“锻炼”、“习练”等等。“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练”成了教师教的媒介,学生学的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练的功能是否强大,就决定了学生学的空间是否宽裕。

徐虹:怎么“练”才能让“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我觉得精心选取课文中的“点”为练习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等和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很重要。

安晓伟:我同意。以练导学除了关注练什么,怎么练之外,我认为还必须关注和首先关注“拿什么练”,不同的教材,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年段,就应该有不同的练习点。比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二、三学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训练点,我认为绝对不能像现实教学那样仅以“说说主要内容”“谈谈学习体会”潦草了事,应该先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方法。

董翱:对于把握主要内容不能草草了事,我非常赞同。但对于安晓伟“应该先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方法”的说法我表示不认同。因为这仍旧把教学视为一个“先教后学、师授生受”的过程。让我们再来看看盛老师《半截蜡烛》案例中整体感知这个板块吧。整个板块,盛老师并没有事先传授、引导任何学习方法,而是出示了一张“情节图”的填空练习。对于这个练习,一般老师往往会止步于交流反馈、梳理情节的程度,可盛老师却依托该练习以一个富有情趣化的“导演说戏”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介绍剧情、把握内容,在学生讲述期间通过穿插点拨,使学生的表述渐次达到清楚、明白、简洁。最令人叫绝的是,戏剧剧情一波三折这个形式秘密,在学生笔练和口练之后,由他们自己和盘托出。整个流程学生行在前,教师辅在后,完美地体现了“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的理念。

孟丽:一个小小的情节图填空练习,就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机会。《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例中批注这个练习环节,也很巧妙地创设了语言运用的机会。

施国强:我也认为这个板块的设计很有亮点。我们平时只注重批注的结果,但盛老师更注重指导做批注的方法。盛老师将写批注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先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读自悟,在了解学生起点的基础上,盛老师通过示范教会学生方法,再让学生在原有批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进行个性化的交流,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教学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

吴燕:我认为语用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习得言语表达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就够了,它承载着更多的功效。比如盛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非常重视批注指导,这样做批注,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效指导了批注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徐虹:2011年版课标中就强调要引导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如: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盛老师让学生“做批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着眼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从长远意义上来说,还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董翱:我觉得不仅仅是指导方法和培养习惯那么简单,“批注练习”还有其他深远的意义。比如,它将原先每个学生内在的、隐形的感悟理解以笔练的形式显性化,使之成为一种有形的存在,凸显了语文课程“实践性”、“运用性”的特点。又比如,对批注的结果进行反馈、交流、点拨,进而对文本语句的感情朗读等,融语言的理解积累、概括能力的培养、个性化解读、情感态度体验等多方面于一体,这些又凸显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综合性”的特点。

徐虹:是的,“以练导学”能帮助学生从教师手里抢时间,以限制教师的“讲”来扩大学生的“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