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郁门

越鞠丸 治诸郁痞闷。

香附(童便浸) 苍术(泔浸。去粗皮。麻油炒) 抚芎(童便浸。各二两) 山栀(姜汁炒黑) 神曲(炒香。各一两五钱)

滴水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白汤下。阴虚多火禁用。 越鞠者。若人鞠躬郁伏。忽尔其气发越也。香附理气郁。芎术开湿郁。抚芎调血郁。栀子治火郁。神曲消食郁。总以理气为主。若湿郁。加白术、茯苓。热郁。加青黛、黄连。痰郁。加半夏、海石。食郁。加枳实、山楂。血郁。加桃江、肉桂。气郁。加木香、砂仁。此因病变通之大略也。

火郁汤(升麻汤下) 小承气汤(方祖) 利金汤(桔梗汤下) 二妙散(大补丸下)半夏浓朴汤(二陈汤下)逍遥散(虚损门) 佐金丸(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四乌汤(四物汤下)

(0)

相关推荐

  • 【以身试药录】引火汤

    因口腔溃疡求诊,医云:唇舌极红,舌上无胎,口疮久不愈,耳鸣,失眠,乃虚火.主以引火汤,合交泰丸. 遵之,首剂口疮痛减,但觉腻滞,自加砂仁. 二剂毕,口疮似愈,晚上忽矢气频至,奇臭无比,医云此乃佳侯,乃 ...

  • 《古今医彻》厥症

    阴阳二厥. 节庵辨之详矣. 但寒厥易辨. 而热厥易忽. 以其脉俱微细. 四肢俱冷. 则有以认热为寒者矣. 但寒厥腹疼而泻. 热厥腹或疼而不泻. 寒厥则喜热饮. 热厥则喜冷冻饮料. 寒厥喜暖与日火光. ...

  • 火郁的治疗火郁之证,气机闭塞,泄越无门。...

    火郁的治疗 火郁之证,气机闭塞,泄越无门.若纯用寒凉之品,则易凝滞气机,使邪无出路,反成凉遏之势,是欲清而反滞,愈清愈郁,不仅病无愈期,反恐招致他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quo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郁

    金匮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即四七汤.) 上焦.阳也.卫气所治.贵通利而恶闭郁.郁则津液不行而积为痰涎.胆以咽为使.胆主决断.气属相火.遇七情至而不决.则火郁而不发.火郁则焰不达.焰不 ...

  • 《张氏医通》暑门

    金匮一物瓜蒂汤 治夏暑以水灌汗.身热疼痛. 瓜蒂(十四个.熬锉) 上一味.水煎.去滓顿服.少顷即吐.不吐探之. 此方之妙.全在探吐以发越郁遏之阳气.则周身汗出表和.而在内之烦热.得苦寒涌泄亦荡涤无余. ...

  • 《张氏医通》湿门

    羌活胜湿汤 治风湿上冲头痛.项似拔.腰似折.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本 蔓荆子(碎.)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热服.缓取微似汗.过汗则风去湿不去也.如无头痛.去蔓荆子.换苍术. ...

  • 《张氏医通》燥门

    千金五味子汤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炒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根皮(蜜炒.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细者.) 上九味.水煎空心 ...

  • 《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枳实导滞汤 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 枳实(炒.三钱) 白术(炒焦.五钱) 茯苓(三钱) 黄芩(酒炒.二钱) 黄连(姜汁炒.三钱) 泽泻(炒.二钱) 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 生姜(三片) ...

  • 《张氏医通》劳倦门

    朱砂安神丸 治热伤心胞.气浮心乱.虚烦不宁. 朱砂(水飞.五钱.一半为衣.) 甘草(五钱) 黄连(酒蒸.六钱) 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除朱砂.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 ...

  • 《张氏医通》虚损门

    薯蓣丸(金匮)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即山药.二两.)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大豆黄卷(各七钱半) 甘草(炙.一两二钱) 人参 阿胶(各五钱) 芎 芍药 麦门冬 白术 杏仁防风 柴胡 桔梗 ...

  • 《张氏医通》战栗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黄汤(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