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胃隐痛20年,口淡乏味,大便溏薄,喜温喜按

男,62岁。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年余。
20余年前患者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后被诊为“慢性肥厚性胃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病情时轻时重,于1年前加重。
刻诊:脘腹隐痛,时有痞满,喜温喜按,得冷则重,纳呆乏力,口淡乏味,大便溏薄,3~5日1次,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略厚,脉沉。
胃镜见:胃窦部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可见血管网,黏膜表面可见颗粒状隆起。病理示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寒湿困脾,兼瘀血阻络。治以温阳健脾、化湿通络。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味。
药方: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0g,延胡索10g,砂仁6g,苍术10g,厚朴10g,丹参15g,焦山楂12g,蒲黄10g(包煎),五灵脂6g。水煎服,日1剂。
服上方15剂后疼痛渐轻。仍纳呆脘痞,多食则饱胀,口淡乏味,大便溏,舌暗红苔厚,脉沉。于上方中加白术12g、茯苓12g、陈皮10g,水煎服。
1月后疼痛消失,食欲增加。后以上方随症加减,治疗近半年,病情稳定,观察至今病情无反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从阴虚论治,而本例为脾胃虚寒,水湿困脾,致使缠绵难愈,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故其治当以温中健脾、祛湿通络为主。
方中黄芪甘温健脾,苍术、厚朴、砂仁化湿醒脾和胃,丹参、蒲黄、五灵脂活血通络,使脾阳得温,水湿得化,瘀血得祛,则病自愈。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4月第26卷第4期谷越涛运用祛湿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