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境鉴定要点,藏友谨记,切莫打眼
铜镜形小而价低,其镜背的装饰艺术在汉唐时期甚为发达,宋代仿制汉唐铜镜的主要目的不一定是为了牟取高利,主要是受当时崇古敬古思潮的影响,以及出于对汉唐时期那些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布局雅观、铭饰丰富铜镜的喜爱心理,延请工匠,以古铜镜为模式仿铸。金代仿铸古铜镜的方法与宋相似,不仅仅仿制汉镜、唐镜中的精品,而且还仿造宋镜中的精品。
铜镜拍卖历史很短,由于知识含量高,据藏家距离较远,所以一般拍卖公司很少涉足,本世纪在开始出现在拍卖场上。2010年,一面战国猴子喜鹊铜镜一举拍出了550多万元的天价,一跃成为中国铜镜拍卖的新贵。之后,铜镜拍卖价格屡屡刷新纪录。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见,铜镜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意义。
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用铜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约3000-4000年前,而在商周时期,铜镜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礼器。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铜镜才开始用来整理妆容,但此时的铜镜还作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只有诸侯权贵才能享用,等铜镜走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西汉时期的事情了。
铸镜配铅一是为改善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二是在金属凝固的后期,填补枝晶间的大量显微缩孔,以减少显微收缩。三是可适当降低高锡青铜的硬脆性,延长镜的使用年限。最 后一点值得注意,高锡青铜铸镜虽有诸般好处,但其质地脆而易摔破,加铅后便可减少脆性。
铜镜合金成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其铜、锡、铅含量多不稳定。二是含锡量较低。这类镜或镜形饰的研磨面颜色是泛红、显黄的,且质地较软,很难加工出一个没有道纹、平整光洁的表面来,故其映照效果不佳。战国至唐五代时期的镜,基本上是一种含铅的高锡青铜,它的平均成分是铜72.465%、锡22.273%、铅4.881%,此期铜器多不含锌或含锌量极低。宋至明清铜镜平均成分为铜70.584%、锡6.606%、铅13.394%。有很多宋后铜镜含锌量大于10%。古铜镜成分除铜锡铅锌外,其他元素含量一般较低。
铜镜研究可衔接战国秦汉古印章,还可参酌汉画像石画像砖,其研究的比较意义亦不可小觑,仅仅 限于自身的收藏式研究,似乎又至为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