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气沉丹田
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凝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一般认为,“气沉丹田”之说应该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体,是沿经络分布而完成。丹田则是经络的总枢,“气沉丹田”就是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气血充实,通八脉,恢复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再生力量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补肾'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精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可大大改善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膈肌大幅度地向下运动,肺体大幅度向下膨胀,腹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腹肌、腰、胯之放松、全身肌松肉坠,腹部充实而沉重,可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上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易于做到中正安舒,桩步稳健,灵活而具有弹性,即便于腰为弓把的使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刘殿琛先生常说'活泼在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击人'。
所谓的“气”、“气沉丹田”等并不神秘,只不过是人体微妙的生物运动,它们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我们练功时也需去追求那么多“气”。既然“气”、“气沉丹田”早已为大家所熟悉,我们依然可以用这些名词来形容这些微妙的变化,但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古老的说法,不要再去迷信它了。武术界和‘医学界的许多人就主张“气沉丹田”。而一提到“气”,人们就会想到气功,故“气”早已成为气功的象征、内功的专利,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
“气沉丹田”的“气”指的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人是靠肺呼吸的,呼吸的“气”只能在肺部运行,根本不可能到达腹腔或身体的其它部位,这一点可以否认“气”并非呼吸的气。对气的感觉(如“麻、热、胀”等)怎样解析呢?其实“麻、热、胀”只不过是神经末梢名种感受器接受身体内外刺激后将一种生物脉冲沿着传人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一种反映。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气”是在某种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机能反映,在针灸时也会有“麻、热、胀”等感觉,古人不能解析其理,也把它称作是“得气”,可见是人们把“气”神化、唯心化了。如今“气”可以用经络测定仪测出。人体在极松静的状态下运动时,通过神经支配、肌肉伸缩、生化及生物电的变化等影响下,毛细血管开放,这些血管周围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感觉中枢,从而引起“麻、热、胀”等感觉,这就是“气”或者称之为“内气”。可见,“气”的运行和血液运行密切相关,这与中医所说的“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血为气母”不谋而合。用半导体温度计测量时,练功有气血运行感觉的人,肢端温度可升高摄氏半度到一度半,这就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的结果。
认识“气”和“丹田”后,“气沉丹田”也就不难解析了。有人认为只有吸气时才能“气沉丹田”,也有人认为呼气时才能“气沉丹田”。其实无论吸气或呼气都可以做到“气沉丹田”。我们先说吸气时“气沉丹田”。由于练拳使呼吸逐渐变得自然深长,吸气的横膈膜下降得较多,就会给腹内脏器一种有益的温柔挤压按摩作用。这种挤压按摩也会使腹腔内感受器等刺激转变成生物电脉冲,经感觉神经传送到脑内感觉中枢,于是就引起有“气”冲于小腹中感觉,这就是“气沉丹田”。再说呼气时“气沉丹田”。由于呼气时横隔上升,肛门肌松,下腹压减少,腹腔内闭塞的毛细血管突然开放,腹内就会有一种温热的神经感觉,也就做到了“气沉丹田”。
练武的人是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系统。丹田在人的小腹部位从重力学来说,人的重心在丹田处太极拳被称为平衡的艺术,重心对于平衡来说非常重要,丹田位置正对背后脊椎位置,脊椎是人体关节的总控部位,太极拳发力总是以丹田脊椎带动全身肢体的运动,“命意源头在腰隙”通过放松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物理力学、人体化学力等等打击对方。所以说要科学的合理的运用好人体丹田运动破除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