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石屏一日游:看风景也要有深度,大户人家有钱有文化也有追求

写了篇云南建水城内一日深度游,有人说你怎么不写写朱家大院,不写写建水文庙?

其实那一篇就是写一天的随意内容,不是要把建水的特色都写出来,另外就是尽量写不要门票的地方,是一次随意的游荡,不为谁做广告,况且这两处写的人又太多了。

今天再写写建水城外的一日游,这次看似很随意,但也是乡下大哥“精心”安排的,或者是他的“私藏”线路。

有人又会问“乡下大哥”是谁?我曾写过他的文章,这样介绍:乡下大哥”叫徐晖,人称“老徐”,老家在河南,郑州大学毕业,背包走世界,玩累了辗转到了建水,开了一家“滇越青年旅社”,把自己定位“乡下人”,除了开客栈,还帮山里的农民在网上卖各种优质水果。另外他还能讲流利的英语,他的客栈也就成了老外的首选,特别是法国人,是常客,看似平平常常的小客栈,但名声在外。

我在建水的那几天,乡下大哥来了两位熟悉的内陆朋友,他要带去玩一天,于是选择了一条建水到石屏的线路,我趁机同他们也玩了一天,看看这样的游叫不叫深度游?你是否也觉得有意思?

时间:2020年7月9日。

吃过早饭,我们开车出城,完全是由乡下大哥引领,他说这一路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东西,但他也很少带人这么玩过,一再问我,以后带游客这样“一日游”,可以不?

最先到了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这是座清代建的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

双龙桥坐落于建水古城西,大约五公里的地方,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这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桥。

此桥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到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由于连在一起,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在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还各有亭阁一座。

整座桥身都是用巨石砌成的,全长148.26米,宽度达3米,它的造型奇巧,非常漂亮,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景点。

双龙桥是非常出“照片”的地方,可以远拍,也可以近景,特别是它的夕阳下,美极了。可惜我们今天遇到阴天,乌云沉沉,拍的照片不亮丽,不够精彩。

这就是“乡下大哥”的日常拍姿,一个精通英语,走过世界的人,到了云南,就成了一“农人”。

走到桥的另外一边,我就被一段铁路迷住了,很特别的铁路,比我们看到的铁路要窄,乡下大哥说这就是滇越铁路啊!是通往越南的!

滇越铁路:资料说它是东南亚地区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的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十九世纪中后期,由法国人设计并规划建设。

滇越铁路分为滇越两段,其中越段1901年开始动工,1903年竣工通车。而滇段1904年开工,1910年3月30日竣工。

1910年4月1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但这里的铁轨选择为法国标准的窄轨铁路,同我们看到中国铁路有很大不同。滇越铁路建成后,还被《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而今100多年过去了,铁轨依然在,而当年的车站也在,那么火车呢?这个线路还通车吗?

乡下大哥说还是通车的,但已经不是过去的蒸汽机车,现在是现代的旅游观光车,这里可以直接坐到石屏去,但想去越南,走的就不是这条路了。

接下来我们进村了,就在车站的不远处,叫新房村,这里有几户老宅,其中易家大院在过去是有名的大户人家,据说有钱并不是因为土地,而是家里有矿。

过去家里有矿同现在一样,都是非同寻常的富裕,所以这个院子很大,但后来又分给了穷人,据说是一下子住进来十七八户人家。

但是现在院子里几乎没有几户人家了,都搬走或者闲置不住了,只是看到一个老人在做饭,她热情的要我们进屋,但语言听不太懂,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宅院虽然有些残破,但看着房子的细节,看到了原主人的富有和情趣,正厅的门都是大幅的镂空雕刻,外面贴金箔,当年要多富丽堂皇啊。

所使用的都是优质木材,百年过去,依然保持完好的状态,所有的角度都是雕刻和花饰,真的好美啊。

使用的砖是雕花打磨的,而柱石也是雕刻的精湛唯美,祥云笼罩了。

最有趣在这里看到当年主人留下的一段“人生追求”:

百亩田,万卷书,琴三弄,酒一壶,朝出耕、夕入读,也非仙道也非佛,半是农家半是儒。

这段文字是墙壁上看到的,是百年前写就的。

当年这户人家是村里大户,家里有矿,过着富裕而悠闲的生活,而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正是主人的追求:有田、有书、有琴、有酒。

“半是农家半是儒”,就是最理想的生活,这不也是当下很多人想要的日子吗。

村口看见围了很多人,原来是收辣椒的,7元钱一公斤。云南人喜欢吃辣,也出产好的辣椒,但是农民抱怨种辣椒不挣钱。

我开玩笑说“可以尝一个吗?”一个大妈笑着说你敢吃?我还没有动,同来的小伙子抓一个咬了一口,然后嘴张开就合不住了,跑开去喊“水,快给我点水......”哈哈,不说了,现在想想都辣啊!

接下来又到了一座桥:马家营见龙桥。

这座桥修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6年),民国年间重修。其实这座桥同前面的双龙桥是一条路,这条路上还有几座桥,或者是规模比较小,或者年久不存在了。

这一条路现在看似乎是只有三、四米宽的小路,在过去这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是通往滇南的主要道路,也是官道,或者说当年的“高速公路”,它的意义是非凡的,物资运输、军队调动、贸易交流、公文送达,甚至人员交往,都靠的是这条路,成为当年的“国脉”要道,怎么说都不为过啊。

在这里闲拍,河水中游弋的鹅,还有稻田里伸展的荷,乡村的风光很美。

再往前就到了石屏县境内了,最先看到的是一片大大水面,乡下大哥说这是异龙湖,它是云南的五大湖之一,小于滇池、洱海、抚仙湖,大于杞麓湖。

异龙湖的周长有150华里,现在环湖建设完美了的彩虹栈道,非常适合跑步、骑行和游玩,是不是很漂亮。

这时临近中午了,乡下大哥带我到湖边豆地湾村的一家小餐馆吃午饭,这里有几家小饭店,主要是烧烤,而客人也都是本村或路过的司机。

在石屏与建水一带,再小的餐馆也会有烧烤摊,主要是烤豆腐,这是餐馆的标配。当地人喜欢吃烤豆腐,即便是吃一碗面,也会加一块烤豆腐,这也是流传很久的餐饮习俗了。

我们要的是石屏大块豆腐,开始是豆干的状态,随着热度增加,里面开始鼓起来,外面也娇嫩了,这时就烤好了。按当地人的习惯是用手撕开蘸佐料(蘸水)吃,我们让老板给切开装盘了。

但老徐怎么能让我们只吃豆腐,又要了烤肉、烤鸡胗,还有烤猪皮。别的不表,这烤肉皮,有多少人吃过?是不是疑问又期待它的口味如何了?

最先烤好的是五花肉,当地的土猪,早上宰杀,略腌制,加一些辣椒面等烤料,烤好后剪成小段端上来,这也太香了,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烤猪肉。

这一餐好吃,而且不贵,过去很久了依然留恋这滋味,似乎还在齿间飘荡着不肯散去。

午饭后,乡下大哥打开导航,我们继续寻找他设定的旅行线路,我们先去石屏的秀山寺。

秀山寺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城西南大约15公里,它始建于唐代,原名真觉寺,明代末年更名为秀山寺。我到云南发现这里很多的寺院是佛、道、儒三教合一,反映了云南宗教的包容与开放性,或者说这里的信仰并不排他。

寺院里绿化很好,郁郁葱葱,种满了植物,其中有不少是古树,如唐代的樱花,宋代的梅花、元代的罗汉松、清代的桂花等,要是开花季节,可想象这里的灿烂和芳香。

这里建筑古旧,环境幽静,是一处修行的好地方啊。

幽静的寺院,走走转转,未见僧人,也未见香客,闲拍了很多照片。

接下来我们来到石屏县城西十公里的宝秀镇郑营村,这是一个古建筑成堆的小村庄。

最先看到国家级文保单位:陈氏宗祠。

这是清末进士,主持修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云南实业家陈鹤亭(名陈钧)在1925年所建设的。

郑营陈氏宗祠是由祠门、莲池、石桥、中殿、正殿、偏殿、楼阁等建筑组成的,两进四合院的建筑群,总占地12400平方米,这些建筑可能不到100年的原因,有了很多似乎是现代建筑元素。

这个建筑规格很高,应该花费了不少的财力,而在细节上追求精美,特别是带有石狮子的柱石,雕刻的不仅唯美,也很大胆,其他处很少见到这种标准。

郑营村里还有一个郑氏宗祠,也是国家级文保单位,郑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现在依然是完整的保留着。

可惜这里的大门紧闭,乡下大哥说来过好几次了,但一直没有见开过门,可能还在维修中,但是看看房梁上的雕梁画柱,就可以感觉到它的精美与不俗了。

天下起了雨,孩子们匆匆的走过。现在正营是省级文化名村,也被誉为“云南第一村”,这里的历史上是非常的有名气和人才辈出,财源滚滚啊!他们祖先是多么的勤劳与智慧啊。

郑营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村内是用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的三街九巷,街道是青石路面,这里民房多是坐南朝北的大四合院。全村曾有403座四合院,现在完整的四合院还有28幢。

最后我们拜访了“陈氏民居”,就是清朝进士陈鹤亭故居,前面已经说过了他建的“陈氏宗祠”。

我不知道陈鹤亭(1874-1931)是不是正营最有钱、最有名望的人,但他的履历很不简单。

他是清末进士,辛亥革命后担任蔡锷的参事、内务司长,后担任个碧铁路总经理,创立三个铁路银行,主持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临石铁路”。

陈鹤亭一生除了干实业,还热心教育,资料说他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百年的神祠资产移拨兴学,并创建郑营小学,村中子弟悉数劝导入学,成为石屏全县的翘首。

陈鹤亭故居是郑营村占地面积最大的民国年间的建筑,这里保存完好,就个人故居而言,可以说是精美到了极致,被誉为“散落民间的珍珠”。

整体的建筑细节非常完美,似乎就是一个可以打包带走的绝美工艺品。

陈氏故居最大的特点是整体都是花卉的图案雕刻,很少见到有人物,动物也少,这可能同主人的追求与喜好有关,而这些木雕不仅仅是浮雕,还有多层次的立体雕,美轮美奂。

古宅建筑或许同主人的身份与地位有关,他突破了传统建筑的美学认定,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思维,陈氏故居如果细看,是有很多自己特色的,这也使它同主人的身份与文化相匹配,在我看到建水与石屏几十个古宅中显得不同和记忆深刻。

这一天就这么结束了,似乎有点小累。借用上篇的部分结尾:

这就是我一天在建水和石屏闲逛的所见所闻,是不是深游,不重要;合不合别人的胃口,不重要,反正我喜欢这样走走、看看、拍拍。

这就是我想要的深度旅行,也是我心目中的最云南,它能引起我的联想,挖掘我的思索,留在记忆深处。

(0)

相关推荐

  • 回溯到1938年,乘着窄轨火车从昆明到石屏是怎样一种体验?丨云南往事

    姚荷生(1915-1998),江苏省丹徒县人,一九三八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并留该校农业研究所工作.著名医学家.人类学家. 本文摘自于姚荷生的著作<水摆夷风土记>,文章记述了他于1938 ...

  • (12)建水米轨小火车

      1.↑  云南建水(古称"临安"), 2015年,在个碧石铁路开建100周年之际,由昆明铁路局和建水共同合作的云南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性项目--"建水古城小火车 ...

  • 宜良滇越铁路与68道拐一日游

    探寻历史-滇越铁路与68道拐 滇越铁路是东南亚地区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到越南海防港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为米轨铁路.逞南北走向.被<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巴运河相媲美 ...

  • 从公元1910走来 · 滇越铁路110年记(十)与滇越铁路有关的云南铁路

    不忘来时之路,不惧未来征途 滇越铁路--纵贯中国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越南海防.于1903年10月动工修建,至1910年3月31日全线通车运营,距今已110周年. 我们收集了大量图 ...

  • 古谷:探寻碧色寨的“芳华”

    ·故人旧事2020·周日增刊· 探寻碧色寨的"芳华" 作者:古谷 碧色寨位于蒙自县城北面10公里的草坝镇,其山梁上有一个"碧色寨车站",这是一个废弃了多年的小火 ...

  • 尝100种《舌尖》美食!关于云南红河州,这应该是最全的介绍了

    在高阶玩家心中,云南的丰富度,可以一点都不比大西北差.大理丽江的风花雪月.腾冲不输日本的温泉.西双版纳的东南亚风情.普洱的咖啡-- 但大家似乎还忘记了,位于云南东南部(即滇东南)的红河州. 这里,91 ...

  • 从建水坐着小火车去石屏

    今年"五一"期间,石屏"状元号"米轨小火车正式驶入建水临安站,不少慕名来到建水县和石屏县观光的游客跟随着列车的脚步,在欣赏异龙湖畔美丽湖光山色的同时,寻访团山. ...

  • 坐上中国最慢小火车看建水,老房帅,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

    坐上中国最慢小火车看建水,老房帅,烧豆腐用玉米数着卖 图文/羽佳zm 到建水,有一列百年历史的最慢小火车,晃晃悠悠,像是坐在牛车上.车厢里全木质结构,就地取材,用 现在的眼光看,依旧显示出些许奢华与时 ...

  • 千年古城建水的新晋小众打卡地梦幻蚁工坊 随手一拍都是好风景

    说到建水,大家最熟知的要数上过<舌尖>的建水烧豆腐和驰名中外的建水紫陶,其实建水在我2015年去过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忘不了那一口一个的烧豆腐,忘不了那咣当咣当的米轨小火车,忘不了那和被 ...

  • 【西南文学•散文】林彦卿/四川/滇南建水:故乡的原风景

    西南文学·散文 --微刊总第1498期-- 滇南建水:故乡的原风景 <故乡的原风景>是日本陶笛大师野村宗次郎的音乐.他在远离尘嚣的村庄里,在充满禅意的栖居中,明心见性,开悟得道,成就了这支 ...

  • 【分享】端午之旅—石屏,建水(四)

    镂空照壁墙 早晨,石屏的天空一片阴沉,似要下雨.今天行程:石屏异龙湖~建水. 进入建水,驻足双龙十七孔桥-- 双龙桥:所谓"双龙",即是以建水城西3公里的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上,有 ...

  • 乡村别墅|10.5米*9.9米二层经济型乡村小墅,建好就到乡下看风景

    让乡村居住更美好 ♫. .♪ ~ ♪. .♫ 厌倦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喧嚣纷杂,逃离浮华,回归心灵的宁静成为了当下生活的追求.为了找寻自己儿时记忆中纯天然果蔬的味道,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体会拥抱大自然的乐趣 ...

  • 组图!来建水看汉服美女

    11月20日,30余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手拿琵琶.油纸伞.折扇等,沿着朝阳楼-朱家花园-临安府署的路线,举行了3场汉服巡游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千娇百媚.仪态万方的"国风盛典" ...

  • 水电工必看!水电安装现场施工图

    来源:水电工论坛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楼层管道井成排立管 室内管道安装 左:排水管道安装     右:桥架安装 蹲便布局合理,地漏找中,整体效果非常美观 左:给排水管道的墙体暗埋管均弹出墨线后进行敷 ...

  • 在熟悉的生活里折腾,去陌生的远方看风景

    ◆ ◆ ◆ 文丨曾瑞 1 此去贵州,不像旅游,更像探亲.九年前,小我一岁的老弟就结婚了.那时,我还在读高中.老弟初二辍学,去了温州打工.没想到,几年后,那个十九岁的少年,竟然要结婚了.他的结婚对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