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妙龄“的河豚上哪儿找,长江边这座小城我们试吃过
在这个地方,鱼都被做出花了
摄影/余荣培
风物君语
这个 9 月
我们召集了一帮有想法的吃货去了趟靖江
这趟旅程我们去了四天
靖江
一座用舌尖记住的城市
靖江人到底靠什么让外人记住了它?
答案在靖江人的餐桌上
“我想吃靖江的江鳗了”
“想吃河豚的皮了”
……
从靖江回来快一周了
同行的吃货们还在怀念那里的
江鲜
江鲜,用吃的
这座城市,因江而成,而因江而兴。
一个在江边建成的城市,
凭什么展示自己的特色?
靠餐桌。
到靖江的每一顿饭餐桌上都有鱼吃。
▲ 行程第一天我们就吃到了河豚。如果你不想被河豚皮外面的“刺”扎到,得把皮卷起来吃,如果你不想卷起来,那鱼皮的口感就像男性的胡茬。位于长江下游的靖江,离海还有点儿距离,像河豚这样的洄游鱼,在春季从大海洄游到靖江江边,此时河豚体内的海质被滤掉,加上江水中微生物的滋养,因此肉质刚好鲜美,这才得以正值“妙龄”。不过,秋天去靖江,你吃到的河豚还是以养殖的为主。摄影/余荣培
▲ 蟹腿肉做成的丸子 摄影/余荣培
▲ 清蒸白丝鱼 摄影/余荣培
▲ 刀鱼 摄影/王牧
▲ 到靖江第二天,我们早上 6 点就去了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渔婆农贸市场。这已经不算太早了。周边餐馆或菜市场的小贩一大早就到这里来买菜拉货。 同行的水产达人开水哥@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一进菜市场就奔向了水产区。摄影/余荣培
▲ 看见我们的摄像头,一位卖鱼的师傅举起了两条白鲢。 摄影/余荣培
▲ “早上我们在菜市场上看到的新鲜小杂鱼都是两块五一斤,这都算贵的了。长江中下游又很多小杂鱼。”傍晚我们来到当地的新港码头,这里的渔民为靖江及周边的餐桌贡献着原材料。开水哥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的小杂鱼数量仍然是非常多的。
大自然也是公平的。
“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预,
大鱼还是会回来,因为这里有丰富的小杂鱼(可以捕食)。”
▲ 餐桌上的美食也养活着靖江江边的渔民。我们到靖江第二天拜访了当地的新港码头相较于靖江市区,这里是另一种生活。摄影/王牧
▲ 一位船老大告诉我们,每年大概会有5 个月的时间在船上度过。现在休渔期快过了,马上到吃蟹的季节了,接下来他又会有很长时间在船上度过。渔夫在产鱼旺季时,吃穿用度都会在船上,只有休渔期会下船上岸。摄影/王牧
汤包,来吸一口
“味蕾是最诚实的,什么都瞒不过味蕾。
即使你被粗粝的食物喂养成了习惯,
一旦品味到精致美味,依然也会惊艳的。”
9 月的蟹儿肥了,
靖江人有意思,
他们把蟹肉做进包子里一口一口吸掉。
▲ 初到靖江,还没有吃上那儿的汤包同行的朱学东老师就解说着对于美食的见解。摄影/余荣培
▲ 在靖江的南园宾馆,我们第一件事不是坐下吃包子,而是去了后厨。摄影/余荣培
▲ 一进后厨,我们一行十几人就被那场面吸引住了。摄影/余荣培
▲ 厨房里十几名师傅流水线地制作着汤包,从擀面、搓皮到包汤包,刨去熬制汤汁的时间。整个做包子的流程只要几分钟。
▲ 包在汤包里的皮冻香味充斥着整个后厨,还没上桌同行的吃货们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摄影/余荣培
▲ 除了吃的时候,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是吃汤包的秘诀。汤包的皮儿很薄,还能吹起来。
汤包在靖江并不是街边小吃,
人们只能到宾馆去吃。
当地人告诉我们,
这是他们招待客人会去的地方。
这宽肥的汤包,
一笼 6 个,每个也就十来块钱。
“吃不下了,我吃两个就腻了”
同行的摄影师告诉我。
但即便被腻到,
他也对汤包赞不绝口,
因为它的口感实在太像海鲜粥了。
从江上岸,这片土地上还有什么
——香沙芋、竹编和肉脯
从江上了岸,
这里的土地还培育出了香沙芋。
“像豆沙一样的口感”
见识过无数植物的史军老师
在第二顿吃到香沙芋时这么说着。
因为他觉得第一顿红烧的香沙芋口感
不如清蒸的好。
▲ 行程第二天,我们特意去田里体验了挖香沙芋的过程。没干过农活也许你都不一定能把香沙芋完整的拔出来。
靖江这片土地不仅培育了香沙芋,还有淡竹。
这竹子在江南不少地方都有,
因其韧性好被用来编制各种精巧的竹编容器。
▲ 行程第三天,我们去当地一户编竹编的人家体验了竹编的编制过程,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磨练可做不出来精致的竹编。摄影/余荣培
▲ 同行的烹饪大师白常继老师兴奋的拿起竹编厂的筛子,说他们就用这个筛谷物。摄影/余荣培
▲ 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竹编,现在主要销往日本。摄影/余荣培
相比没有市场的竹编,
双鱼的肉脯是走在靖江街头,
容易被外人注意到的店铺。
▲ 这个从广东传来的小吃,现在却成了靖江的特产。抗战期间因为机缘巧合,这家公司的三位创始人从上海辗转到了靖江,并从此发展成了今天的样子。摄影/余荣培
▲ 摄影/余荣培
▲ 第三天参观完竹编,我们又去了双鱼肉脯厂的生产车间,你吃到一片片干脆的肉脯就是在这些人机结合的生产环境下做出来的。摄影/王牧
除了吃,这也是座工业城
▲ 风物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靖江最大的造船厂新世纪造船厂。这是这趟美食之旅中跟“吃”关系最小的一趟了,这里大部分船舶制造的订单来自欧洲,最大曾经建造过32万吨级的货轮。摄影/余荣培
因为长江,
靖江有着“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
“全球最大的海洋系泊链生产基地”,
有着吞吐量上亿吨的靖江港。
作为一个工业港口,靖江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被显现了出来。
这座因水而生的城市,现在也依江而兴,
兴的是这里丰富的食鱼文化,
还有它的港口经济。
文/逸骁
图片由摄影师提供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