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赢子楚何能成功上位?从宣太后到华阳,起底秦国楚系集团

2020-12-04 17:54:52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仅3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太子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而仅仅在7年前,庄襄王的名字还叫做异人,不过是一个前途未卜的人质。

嬴子楚能够能够在短短数年上位称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人-华阳夫人。

近期热播的《大秦赋》向我们揭露了这段历史,而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华阳夫人能够拥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事实上,华阳夫人的背后,不仅仅是外戚,更是一个秦国的贵族利益团集团-楚系。而楚系能够在秦国落地生根,还要从秦昭王的上位说起。

是谁填满了权力真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周王畿比拼角力举鼎而死,诸弟争位。在燕昭王和赵武灵王的支持下,秦惠王少子公子稷回国即位,是为秦昭襄王。

然而,王位之争并未尘埃落定。公元前306年,秦公子壮、公子雍等人发动叛乱,试图夺位。

事败后,连同支持他们的惠文后,以及一大批秦国宗室,皆死于此乱。

这件事或许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首先,公子壮等人的叛乱,甚至连樗里疾都暗中表示支持。

樗里疾是秦国宗室元老,惠王后期开始基本就是军政一把抓。叛乱前,他已被秦昭王拜为丞相,而叛乱失败后,虽没人敢动他,但仍旧被罢相。

可见,如果仅仅是王位之争,他完全没有必要掺和。

其次,也是在当年,武王的头号重臣、秦国的另一位丞相甘茂,避祸出逃齐国。出逃的原因是,向寿和公孙奭二人,屡次向秦昭王进谗陷害他。

这样一来,秦国的左右相都已去职,而向寿和公孙奭接替2人担任左右相。

宗室叛乱夺权、新王登基换相,似乎也是司空见惯,子彧为什么说这事不寻常呢?我们再来看看这2人的身份:

向寿,是宣太后的母族亲戚,具体是什么关系,并无明确记载;

而另一人公孙奭,秦国宗室,与昭王嬴稷关系密切,楚臣范环曾向楚怀王建议助他相秦,则“楚国大利”(《战国策·楚策一》)。

而偏偏,秦昭王初即位时,掌握秦国权柄的并不是年轻的秦王嬴稷,而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宣太后,芈姓,出身于楚国宗室。

也就是说,这2人能够成功扳倒甘茂、樗里疾,出任秦相,与他们身上的楚系印记有着莫大的关联。

这是不是有点不寻常了呢?

理清了这条线,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系列事件,便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秦武王死后,嬴稷上位,宣太后掌政,大力提拔亲近的楚系外戚势力。这引起了秦国宗室,包括魏系外戚惠文后的不满。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想要驱逐楚系势力,却反被宣太后等人打败。宣太后趁机清洗了不合作的秦国宗室势力和魏系外戚势力,出身魏系的武王后也被驱逐回国。

这样一来,秦国朝堂之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

那么,这个权力真空将由谁来填补呢?当然是宣太后的楚系外戚势力。

先是向寿、公孙奭拜相,后为安抚秦国宗室,又重新启用樗里疾;

昭王七年,樗里疾逝世,宣太后母弟魏冉拜相,封穰侯,从此主政秦国数十年;

宣太后另一个弟弟芈戎,在昭王时入秦,封华阳君,为将军,任左相;

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公子芾和公子悝也分别被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

这四人,便是昭王时著名的“四贵”。

而宣太后当政、魏冉等四贵的专权,标志着秦国的楚系集团,已在秦昭王时正式形成。

楚系集团的选择

在芈戎等人的传记中,都记载着“秦王年幼”因此宣太后和四贵得以上位,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

秦昭王嬴稷活了75岁,称王长达56年,也就是说,在他即位称王之时,已经19岁了。

这个年龄,用现在的标准衡量,也是一个成年人,更何况在普遍早熟的战国时期。

而且,从一系列作为来看,嬴稷并不是一个昏聩的君王。

也就是说,宣太后的上位和主政,并非是嬴稷幼年继位、难以当政,而是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宣太后本人的强势,压过了嬴稷的势头;另一方面,秦楚数代联姻,楚系本就在秦国有一定根基。

更重要的是,秦国宗室和诸臣,是不支持嬴稷即位的。因此,宣太后任用楚系亲族既是为自己主政增添羽翼,也是为嬴稷的王冠增加筹码。

毕竟母以子贵,因此楚系势力的扩张,即使嬴稷亲政后也是得到默许的。

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楚系集团能在秦国发展壮大,与另外一个人也脱不了干系。

这人就是楚怀王熊槐。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怀王想要扶持一位亲楚的秦相,询问大臣范环的意见。

范环引用越国的案例,说不能扶持贤能的秦相,而要让秦和越一样,乱起来这样对楚才有利。

因此,范环否定了楚怀王认定的楚人贤者甘茂,而建议扶持公孙奭上位。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这边宣太后正要培植楚系势力,而那边楚怀王就有意培养一个亲楚的秦国。

于是,楚怀王将芈戎、向寿等宣太后在楚国的亲族送往秦国,而宣太后则有了大力培养楚系势力的人脉基础。

不仅如此,宣太后还为秦国宗室挑选了大量的楚女作为夫人和侍妾,扩大楚系集团的实力和影响,比如昭王之子嬴柱娶的那位华阳夫人。

在双方各怀鬼胎的合作下,楚系集团在秦国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垄断了秦国的政权。

然而,蓬勃发展的楚系势力正面临着一个选择,楚国是他们的祖国,又受了楚国如此多的的恩惠,当权之后该如何回报楚国呢?

而这,就体现宣太后和魏冉的政治智慧了。

虽然楚国是母国,但自己的利益根基不在楚国,却在秦国。因此,宣太后选择了,与愿意合作的秦国宗室合作、以秦国的国家利益为重。

楚怀王已经养虎为患,却不自知。昭王六年,楚怀王入秦和谈,本以为会得到楚系势力的欢迎,结果却被扣押,客死秦国。

加上张仪诓楚、驱逐屈原,楚怀王留下了千古昏庸之名。但事实上,从培植亲楚势力这一点来看,楚怀王并不昏,只是不够狡猾而已。

宣太后和魏冉主政期间,秦国得到领土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楚国,因为楚国对秦国的威胁最大。

楚系集团将自己与秦国利益绑在一起,不仅赢得了秦国上下的支持和拥护,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更是为秦国的继续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秦国一统六国的实力基础,很大一部分出自于这二人的努力。

而宣太后这一明智的选择和对秦国的贡献,也对后面楚系集团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昭王为何重用范睢?

虽然楚系集团已然融入秦国,但它的过于庞大,还是引起了一个人的十分不安,这个人就是秦昭王嬴稷。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魏人范睢入秦。

魏冉为防有人妨碍自己专政,外来士子入秦面王的机会很少。但范睢却在入秦次年被秦昭王拜为客卿,更在五年后,取代了魏冉成为秦国的丞相,封应侯。

我们大多以为,范睢上位是因为他的“远交近攻”之策,事实上,范睢一开始打动秦昭王的,是下面这一番话:

旁观者清,我告诉您呢,太后等人已经功高盖主,您已经和齐王一样,被架空了(臣居山东,闻齐有田单,不闻其有王;秦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

这样的后果就是,国家利益受损,您的权威削弱,被杀死的齐愍王和饿死的赵主父,就是您的前车之鉴(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专齐,缩闵王之筋,县之庙梁而死;李兑用赵,减食主父,百而饿死)。

秦国现在也快了,太后等人如果继续主政,以后这秦国还不知道是谁的呢(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亦淖齿、李兑之类已。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之所以说秦昭王并不昏庸,因为能接受这样建言的人,并不多。虽然很难听,但秦昭王听进去了,并且感觉到后背深深的发凉。

是时候抑制一下楚系集团的发展了。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四十一年,嬴稷幽禁宣太后,罢魏冉相位,将穰侯魏冉、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逐回封地,四贵从此从秦国的朝堂上烟消云散。

而秦昭王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适可而止。

一是因为他们对秦的强大还是有功的,虽然跋扈,但目前并没影响到自己的王位和国家利益;

二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且已和秦贵族融为一体,如果赶尽杀绝,势必会引起人人自危,于国反而不利。

一个肿瘤,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在良性的时候就把他割掉,这样对肿瘤和宿主来说,都是好事。

因此,虽然失势,但楚系集团在秦国保留了下来。

而相比于范睢这样没有根基的职业经理人,宣太后经营数十年的楚系集团已成为秦国的股东,和秦国王室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驱逐楚系集团的秦昭王,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的滋味,就迎来了晚年丧子之痛。

赢子楚上位之谜

公元前267年,秦质魏的太子赢倬,在魏国离奇死亡。

至今为止,这都是一宗悬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件事或许正印证了范睢之言,与楚系集团有着深深的联系。

因为继任的太子,嬴稷的第二子安国君嬴柱,有一个特别宠爱的正室夫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与宣太后一样,芈姓,楚国宗室之后。他有个弟弟叫芈宸,也就是后来的阳泉君,与华阳君芈戎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而且,从后面的事件来看,华阳夫人和宣太后一样,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而是有着很高明的政治手腕。

由此可见,华阳夫人和阳泉君姐弟俩,就是楚系集团推举的,新的政治代言人。

也就是说,嬴倬之死便是楚系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策划的一场阴谋:昭王年老,未来继承人才是应该重点押宝的对象。

而有意思的是,华阳夫人虽然受宠,但却没有儿子,继承人也缺乏一个继承人。

这时,有一个远在卫国的商人发现了这一点,因此他准备为嬴倬之死的受益名单上,添上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吕不韦;他准备添加的人,叫做嬴异人。

奇货可居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广泛传颂,但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很深的秘密:

一个商人是如何知道华阳夫人无子这样的后宫秘闻的?如何能找到阳泉君和华阳夫人姐姐的曲线救国路线?又如何能让嬴异人闻名于诸侯?

而更重要的是,吕不韦对华阳君说的那一番话,以及嬴异人出场时穿楚服、奏楚音的行为,这说明,吕不韦不仅知道华阳夫人,还知道他们是楚系集团的代言人。

这些事,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富可敌国就可以办到的,不过篇幅原因,如有机会再单独讨论。

总之,吕不韦成功了,嬴异人改名子楚,成为了华阳夫人的养子。

而嬴子楚的一句“我楚人也”,与其说是向华阳夫人个人表忠诚,不如说是向整个楚系集团纳的投名状:

如果我成为了秦国的王,会继续重用你们,咱们楚系集团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这才是嬴子楚能够从一个赵国的人质,成功得到楚系集团青睐,成为嬴柱嫡子的原因。

然而,这还不够,秦昭王作为一个强势君主,对于继承人的问题,不可能视而不见。

那么,秦昭王是否认可嬴子楚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楚系集团阴影下度过了一生的嬴稷,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范睢也死了,换继承人是来不及了。

因此,身体羸弱、年龄不小的嬴柱,注定是一个过继之君。而孙子辈中间,要么与楚系集团关系过密,要么会得到楚系集团的排斥而导致内乱,唯有子楚是一个例外。

他已经得到楚系集团的拥护,但同时他长年质赵,并没有过深的楚系背景。

而他的身边,吕不韦作为一个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与商鞅、范睢等人一样,正好是未来可以压制和平衡楚系势力的好棋子。

所以,得到楚系集团和秦昭王两方的认可,才是嬴子楚得以上位的根本原因。

子彧说:投资的回报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嬴稷去世。次年,秦孝文王嬴柱在正式即位三天后,离奇死亡。

这里说明一下,事实上,嬴柱并不是只做了三天王,而是在即位次年的十月初三死的。

因为按礼制,新王即位当年承先王制,次年改元。

也就是说,嬴稷死后,秦昭王五十六年剩余的时间,嬴柱是实际的国家元首,但却不是正式的秦王,直到第二年的岁首除丧、登基,然后才是正式的王。而秦制,十月为岁首。

这也就是《史记》记载的,秦孝文王“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的真正含义。

关于秦孝文王的作为,只有一句“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的记载,然而孝文王的突然暴毙,或许正与他的“修先王功臣”有关。

以华阳夫人为代表的楚系集团,这个几乎掌控了秦国的巨兽,就像是一个王位的天使投资人。

然而资本是嗜血的,是奢求高额回报的。孝文王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蛋糕,因此很快就离奇暴毙了。

而现在,华阳太后和楚系集团望着即将上位的嬴子楚,仿佛在说,你爹已经死了,那么你承诺的蛋糕呢?

文/子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