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雄第九十六篇·高祖所属·破钟离眜军·汾阳侯·中尉靳彊
汾阳,按《水经注》中内容,因汾水经过该地北山,故名汾阳。秦汉时,为太原郡下辖,又名兹氏县。汉初,汾阳县改为汾阳侯国,由功侯靳彊受领。
靳氏,先秦时多出自芈姓,为楚大夫靳尚后裔。秦一统天下后,靳氏一族应该也是由此离散各地。不过按照其家族在汉初的发展来看,还是挺昌盛的。毕竟是有两位靳氏功侯,他们分别是信武侯靳歙和本文的汾阳侯靳彊。
当然,目前还无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们二人有亲属关系,不过按照常理推断,十有八九是同族。另外这二人中,信武侯靳歙无论是战功还是地位都是远超靳彊的,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而按照史书的记载,靳彊最早是在秦二世三年加入到刘邦麾下:
以郎中骑千人前二年从起阳夏。
如上,根据宋代学者吴仁杰在其著作《两汉刊误补遗》中的论证,所谓的“前二年”,其实就是指的刘邦受封武安侯的第二年,也就是秦二世三年(刘邦是于秦二世二年被楚怀王封为武安侯)。
所以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这样的:秦二世三年,靳彊率领骑兵千人加入到刘邦麾下,而后被刘邦封赐为郎中骑将。
而这里的“郎中骑”,因为按照其他功侯的记录,那么合理推断应该就是指的郎中骑将。所以说,靳彊很有可能就是刘邦麾下的第一位郎中骑将,毕竟其带领的这支千人骑兵,于此时的刘邦来说,确实是一支很重要的生力军。
再看“阳夏”:
阳夏故地,在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一带。该地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下文记载: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反攻三秦结束后,曾令麾下大将薛欧和王吸率军出武关迎接太公。熟料为西楚进军阳夏,于是便阻隔住了汉军的前进。
所以反过来说,当年刘邦在秦二世三年,奉怀王令西进灭秦,也是完全有可能经过阳夏的。
而再按照《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另外一条记录: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馀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过高阳。
刘邦奉命向西攻秦。先是在昌邑遇到彭越,与其合力攻击秦军,熟料战事不利。于是,刘邦便和彭越向南抵达粟地,在遭遇陈武后,遂兼并其军。而后刘邦、彭越则与魏将皇欣等人回攻昌邑,只是可惜依然还是没有拿下昌邑。于是刘邦遂正式西进去高阳。
而阳夏的位置就距离高阳不远,不过是在高阳的东南方向,而刘邦如果是从昌邑直去高阳,那就不会经过阳夏。
但是战争时期,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正如这里的陈武,先被刘邦兼并其军,但是到昌邑之后,应该又是回到了楚营,毕竟陈武是楚将,虽然能被刘邦以长官的名义兼并其军,但是其人的去留刘邦还是无能为力的。而后陈武在跟随项羽打赢巨鹿之战后,虽然也还是率先抵达关中配合刘邦灭了秦,但是最后还是又回到了项羽麾下,直到汉二年才算是真正投到了刘邦麾下。
所以说,这里的靳彊能在阳夏率千骑主动投到刘邦麾下,也就不奇怪了。可能是其亲人靳歙的联系,也有可能是靳彊为了自己的前途吧。毕竟谁都知道此时秦军主力在巨鹿一带遭遇大败,而关中空虚,自然都是想着楚怀王那道诸侯令,先入关中者为王。虽然说靳彊封王勉强,但是有个从王之功,显然也是很不错的。
当然,以上都只是猜测。不过无论如何,靳彊麾下千骑的加入,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刘邦的实力。所以说,刘邦能够在此时重用靳彊也是自然的。
于是,史书便在鸿门宴事件中,在一个片段里面穿插了有关靳彊的内容: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高祖本纪》
这段记载讲的是刘邦参加鸿门宴期间主动逃走的那段:当时刘邦为了避开项羽耳目,于是只带着樊哙、夏侯婴、靳彊和纪信四人,从小路逃回汉营。
显然,这说明此次刘邦参与鸿门宴,除了留下来殿后的张良外,麾下最重要的四人就是樊哙、夏侯婴、靳彊和纪信四人了。其中樊哙是猛将,也是重要的护卫,所以带着是正常;而夏侯婴是刘邦非常信任的人,自然也要带着;至于靳彊和纪信二人,他们都是此时汉军中的实权将领,地位尊崇,所以刘邦带着他们,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武勇,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他们二人麾下的军队吧,尤其是靳彊都是骑兵部队。毕竟刘邦既然决定要逃走,那就肯定要有人来接应,而骑兵自然也是最好的援兵。
当然,既然靳彊在此时出现,那么至少是能够说明,他也是刘邦信任的人。
而后的靳彊,便自然是随着刘邦入汉中,反攻三秦,参加楚汉战争。
击项羽,以中尉破钟离昧,功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这就是之后有关靳彊的几乎所有重要记录了。
“击项羽”,不用说,自然是指的靳彊跟随刘邦参与和项羽的直接作战。而靳彊应该依然还是作为刘邦的直属部将。
其后靳彊以中尉的身份破钟离眜军,这应该就是指的成皋杀曹咎后,汉军在荥阳破钟离眜军的战事了:
当是时,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汉军方围锺离眛於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史记·项羽本纪》
当时项羽在睢阳,听闻大司马曹咎在成皋大败,于是立刻领兵回援。而后汉军遂立刻前进包围住了依然盘踞在荥阳一带的钟离昧军,于是项羽为了保住钟离昧,便率军救回了钟离昧。并且看上去汉军貌似还很害怕楚军,所以楚军打的很不错。
但是如果参照本文靳彊以中尉的职位,率领刘邦禁卫军大破钟离昧的记录来看。西楚所谓的打的不错,无非就是救回了钟离昧,而钟离昧麾下的那些部属,应该是尽为靳彊所击灭了。当然,对于西楚来说,钟离昧的重要性不亚于范增,所以能救回他,自然也算是胜利。
至于之后的靳彊,因为中尉职位特殊,所以与之前的朱通一样,都是在打赢战争之后便很快就去掉了中尉职务。
按道理来说,在楚汉战争结束后,到汉六年,依照靳彊的资历,足以封侯。可比较怪异的就是,事实上靳彊被封侯是在汉高帝十一年:
十一年二月辛亥,侯靳彊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帝十一年二月辛亥日,靳彊受封汾阳侯。
如上,不仅目前没有谥号记录,连食邑多少也没有记载。所以关于靳彊此人,应该是在之后发生了很多对于他很不利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让他如此晚才封侯,并且还没有任何记录留存。其实按道理来说,汾阳侯国直到汉武帝时期还存在,所以太史公没有理由考证不到靳彊的那些记录。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靳彊确实犯过事,并且还被汉庭有意删除了一部分关于他的记录。至于究竟是什么,我们目前是无法得知了。
而至于靳彊在封侯后的经历,按照他封侯这么晚来说,撑死了也就是驻外的郡都尉或者好一点还能是郡太守,不过可能性应该也是不大的。
三年,共侯解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少帝二年,靳彊病逝,汉庭应该是没有给予谥号,不然没道理无记。汾阳侯国由其子靳解继承,次年为靳解元年。
以上,就是汾阳侯靳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