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牙疼,李东垣为何用清胃散
小编导读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相信有过牙疼经历的粉丝们一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虽然牙疼表现看起来只是牙齿或牙龈出了问题,但它其实反映出了身体内在的健康隐患。今天是全国爱牙日,小编就带大家学习一首治疗牙痛的经典方剂,看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先生是如何辨治牙痛,从根本上解决牙痛病因的。
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 当归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拣净,六分,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服补胃热药而致,说明原本就有胃阴不足,加之药伤。
清胃散治疗内伤病变基础上的胃热牙痛。
方中以黄连清泻胃热为主,因病症在上焦、阳明经,加用升麻升散阳明经火热。因胃热是由服补胃热药引起,补胃热药有燥伤阴血之嫌,故加用丹皮、生地黄、当归身凉血养血和血。
清胃散方中核心药物是黄连、升麻。《张氏医通》在论及清胃散时说:“犀角地黄汤,专以散瘀为主,故用犀、芍;此则开提胃热,故用升、连。”
《口齿类要》:“郭职方善饮,齿痛腮颊焮肿,此胃经湿热,用清胃散加干葛、荆、防而愈。”
“王侍御齿摇龈露,喜冷饮食,此胃经湿热。先用承气汤以退火,又用清胃散以调理而齿固。继而用六味丸以补肾水,羌活散以祛外邪而寻愈。”
使用清胃散时,应该注意兼夹风邪、里实及正虚。
对于该方的理解与使用,首先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方中何为君药?
所主治的胃热属虚、属实和在气、在血?
如何理解生地黄、当归的使用?
如何理解升麻的功用?
关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养阴治虚火,黄连清胃燥湿治实火,两药同处一方,所治病证究竟为实火,还是虚火,还是虚实并见呢?
清胃散主治胃家实火,这似乎是所有临床家的共识。那么,方中为什么要选用治疗虚火的生地黄呢?方书中多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作解,阳明胃热,需清气的同时凉血,生地之用在于凉血。
那么,是不是治疗所有的胃热病证都需要凉血呢?
显然不是。白虎汤就是清胃热的常用方,方中并不配以血药。这样看来,单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作解是显然不够的。
《古今名医方论》中引用罗美的论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胎、烦躁,此伤气分,热炙大腑,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煿过用,以致热壅大腑,逆于经络,湿热不宣,此伤血分,治宜清胃。”理似通畅,但反映到临床上,是不是醇饮肥厚、炙煿过用引起的热壅大腑都为伤及血分而用生地黄一类凉血药呢?因为临证所见,醇饮肥厚、炙煿过用所致胃火病证,多见舌苔厚腻者,而生地黄多不利于舌苔厚腻的消退。是不是取用清胃散方时常规都需要选用生地黄呢?
考李东垣立清胃散方,主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者”。常用补胃热药,如人参、黄芪、桂枝、干姜、肉桂等,在助热的同时,又有伤阴动血的作用。实际上,此时的热,往往实火、虚火并见,治疗也需黄连、生地黄并用。笔者曾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一“胃寒”患者,由于温热药久用、过用,致患者牙痛数月不解,后他医以增液汤加知母治疗而愈。细思该患者牙痛即为过服补胃热药伤及阳明之阴而致虚火上炎引起。如果壅补,在燥伤阴液的同时也会出现实热内生上炎。这样分析下来,李东垣在方中使用生地黄,其作用在于养阴凉血清虚火(同时配以牡丹皮),原方清胃散证中有“内伤”所致的“阴虚血热”。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在临床中使用清胃散方时,如果病证中没有出现“阴虚血热”,是不需要使用生地黄的。
篇幅所限,文中提到的其余几个关于清胃散的问题,答案在书中等着大家自己去探寻。高建忠老师作为临床名家,不仅对于经方的使用经验丰富,他对于脾胃学说也有着深入研究。今天推荐给大家的临床好书是高建忠老师结合临床研读中医经典的心得之作,值得中医参学者细细品读——
!新书火热销售中!
《高建忠读<脾胃论>》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本书
扫码免费试读电子书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李杲(东垣、明之)所著临证名著。李东垣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本书是国内研究东垣学说的专家高建忠教授研读《脾胃论》的心得随笔,对《脾胃论》进行了全文评注。
《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本书
扫码免费试读电子书
对于一名中医临床者而言,读书,所读的是方之上的法;临证,所用的是法之下的方;思考,所思的是法与方、方与法。本书作者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在临证中的读书、在读书中的临证,以及读书与临证中的思考。读者既可从这些文字中学会一法一方的临床使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如何在临证中读书,如何在读书中临证,如何在读书、临证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