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27例回顾性分析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如延误治疗,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对人体危害较大。一般认为该病影响上矢状窦血液回流而导致死亡,一经诊断,应采取抗凝治疗。CVT的临床表现各式各样,MRI和MRV是诊断的关键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7例CVT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7例CVT患者。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6岁;35岁以下14例(52%);36~60岁11例(41%);60岁以上2例(7%)。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1:2.5。27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
1.2方法
CT直接征像有条索征、高密度三角征和增强扫描后“空三角征”,广泛性脑水肿,脑室变小,脑软化或皮质出血为间接征像。头颅MRI/MRV能清晰地显示静脉窦阻塞情况以及脑组织的损伤情况。DSA是诊断CVT的金标准,可清楚显示颅内静脉窦闭塞程度。27例患者中,2例转院,25例于我院接受治疗。出院时根据改良Rankin分级对患者预后进行分级,0级:完全无症状;1级: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职责和活动;2级: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顾自己的生活;3级:中度残疾,需求一些帮助,但行走不需要帮助;4级: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无他人帮助,不能满足自身需求;5级:严重残疾,卧床、失禁,要求持续护理和关注;6级:死亡。
2结果
2.1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6例(22%),亚急性起病17例(63%),慢性起病4例(15%);表现为高颅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18例(67%),癫痫6例(22%),偏瘫7例(26%),四肢无力3例(11%),肢体感觉障碍1例(4%),发热2例(7%),舌僵1例(4%),失明1例(4%)。
2.2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血红蛋白下降5例(19%),白细胞升高6例(22%),血小板升高3例(11%),凝血功能障碍1例(4%),D-二聚体升高20例(74%)。27例患者均行颅脑MRI和MRV检查,累计上矢状窦者为12例,侧窦(横窦或乙状窦)为17例,窦汇为2例,颈内静脉2例;表现多个静脉窦受累18例,表现单个静脉窦受累6例,未发现异常3例;发现脑实质异常18例,其中单纯脑组织弥漫性肿胀为6例,出血性梗死9例,皮层梗死2例,硬膜下出血1例;行颅脑CT检查22例,有静脉窦血栓表现的13例(59%);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均发现静脉窦血栓形成。
2.3病因
产褥期3例,肾病综合征3例,下肢静脉炎、静脉血栓2例,产褥期+颅内感染1例,产褥期+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颅脑外伤1例,缺铁性贫血1例,颅内感染1例,房颤1例,原因不明14例。
2.4治疗和预后
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患者全部应用甘露醇降颅压、扩容、改善脑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其中17例接受抗凝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出院时按改良Rankin量表分级,0级11例(41%),1级7例(26%),2级4例(15%),3级1例(4%),4级0例,5级1例(4%),死亡3例(11%)。
3讨论
CVT是较为罕见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一种脑卒中疾病,发病率大约是5/10万,占所有脑卒中疾病的0.5%[1]。以中青年为主,女性占多数[1],这与我们的研究相一致(中青年占93%),男女比例1:2.5。CVT病因复杂,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能导致发病,包括中耳炎、乳突炎等感染性病因和脱水、外伤等非感染性病因[2,3]。80%CVT可找到明确危险因素,约20%原因不明[4]。北京天坛医院彭圣威等[5]报道155例CVT患者,其中45例病因(29.0%)不明,64例(41.3%)为单危险因素,46例(29.7%)为多危险因素。本组27例患者,原因不明14例(52%),单危险因素11例(41%),多危险因素2例(7%)。本组数据与文献报道有出入,这可能与本文是回顾性分析,资料收集不全、病例数较少有关。
头颅CT可为CVT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文献报道仍有20%~30%的患者头颅CT表现正常[6],特别是在单纯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中,头颅CT往往无特异性改变。本组22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有静脉窦血栓表现的13例(59%),较文献报道的阳性率低。CVT的诊断主要依靠MRI/MRV发现静脉窦存在血栓。Lafitte研究报道[7]MRI结合MRV诊断CVT的敏感率在90%以上。单一的MRI诊断CVT是比较困难,在急性期缺乏高颅压的T1/T2表现,容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在发病的3~5d,静脉窦呈等T1和长T信号,非常困难与正常静脉区分[8]。MRV的应用弥补了MRI的不足,对于一些MRI上不易诊断的急性期血栓,MRV可以多角度、多平面、立体直观的现实受累靶血管及静脉窦情况,明确血栓存在、范围及血管狭窄程度,还可显示CVT恢复期血管的再通及血流恢复情况[9]。本组27例患者中MRV发现异常24例(89%),MRI发现脑实质异常18例(67%)。DSA是诊断CVT的金标准,但因为是有创性检查,只有在CT、MRI/MRV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应用,本组患者中5例行DSA检查,阳性率为100%。
CVT的临床表现各异,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栓部位、脑病损部位等有关。头痛作为颅内高压的主要症状也是CVT的常见表现,但症状不典型,特别是单纯皮层静脉血栓,只表现为单纯头痛,高颅压症状不明显。其他临床症状如癫痫、偏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颅神经功能缺失、发热及其他伴发症状等,根据情况不同各有所不同。这组病例中表现为高颅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18例(67%),偏瘫7例(26%),癫痫6例(22%),其次为四肢无力、发热、感觉障碍、舌僵、失明。
常规血化验对诊断无明显决定意义,但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些基础病因。一些研究表明在CVT的患者中D-二聚体增高,但它的预测价值仅仅在有明确的CVT表现的患者中存在,对于一些单纯头痛,D-二聚体检测阴性的患者也不能排除CVT[10]。本组27例患者中20例(74%)D-二聚体升高。患者颅内压升高是诊断CVT的重要条件。本组27例患者中,9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7例示颅内压升高。除1例患者合并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其他脑脊液检查均无明显改变。
抗凝治疗是治疗CVT的首选,即使是合并出血性卒中也同样使用,因为在硬脑膜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合并出血性梗死时,血栓是引起静脉高压并最终导致出血的根源,只有消除血栓降低脑静脉压,才会降低颅内再出血的风险[11,12]。本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患者中,17例(68%)接受了抗凝治疗,7例采取非抗凝、非止血的折中治疗。CVT的神经介入治疗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故本组没有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大部分CVT患者总体预后较好,病死率不超过10%,极少数有病情复发[13],但在急性期颅内压增高非常危险,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于脑疝,出现神志改变和颅内出血通常提示预后不良,特别是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治疗十分困难,预后较差。本组患者根据改良Rankin分级,无残疾(0~1级)18例(67%);轻、中度残疾(2~3级)5例(20%);重度残疾(5级)1例(4%);死亡3例(12%),死亡率略高于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