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丘脑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丘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但一般累及单侧,双侧丘脑同时发生病变的较为罕见。文中对双侧丘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资料及诊疗分析报道如下。

患者住院号1616×××,女性,年龄69岁。因“突发昏迷3 h余”首诊于我院急诊。

家属描述入院3 h前患者坐在沙发上突发昏迷,瘫倒在地,呼之不应,无呼吸急促,无恶心、呕吐,无口吐白沫,无肢体抽搐等,家属急送至我院,入我院急诊内科后仍呈昏迷状态,呼吸深大。心电图示房颤心律。头颅CT示:①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建议MRI检查。②老年性脑改变。

实验室检查:乳酸:2.46 mmol·L-1。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肌钙蛋白I等未见异常。经气管插管后转入我院ICU,患者始终呼之不应,无肢体自发活动,但有自主呼吸。次日复查头颅CT示:左侧丘脑梗死。第3天再次复查头颅CT,示两侧丘脑、脑干新发梗死,治疗过程中患者意识水平未见好转,生命体征稳定,约2周后转入我院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患者为聋哑人,既往有左侧股骨头置换术,子宫切除术病史,有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病史,曾多次在我院内分泌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否认吸毒、吸烟、饮酒史。

专科查体:肥胖体质,身高约160 cm,体重75kg。昏迷状态,GCS 6分。右侧瞳孔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约3 mm,对光反射存在。S1强弱不等,心率81~90次/分。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疼痛刺激后未见明显肢体反应,肌张力低。双侧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HIV(),梅毒抗体(),HCV(),尿酮体()。经胰岛素泵降糖,指尖血糖维持在7.0~15.0mmol·L-1。入院后第1天查INR 0.9,住ICU期间加用华法林钠等干预,INR维持在1.5~3.1。          辅助检查:入院第3天复查头颅CT可见双侧丘脑梗死病灶(图1)。

患者为老年女性,以突发意识障碍急性起病。既往有房颤、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水平下降,意识内容减少;头颅CT证实双侧丘脑新发脑梗死。定位诊断考虑为双侧丘脑。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起病。有肥胖、糖尿病、房颤等多种危险因素,结合影像学检查,定性诊断考虑为脑栓塞。

患者病初即突发意识障碍,急诊予以胸部CT等检查,暂排除主动脉夹层可能;脉氧始终正常,肺栓塞不成立,患者入院后次日查体见双侧病理征阳性,双侧瞳孔不等大,高度怀疑基底动脉尖可能,予复查头颅CT后证实双侧丘脑梗死。入院后给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控制性降糖并监测血糖变化;给予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并结合促醒、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一度稳定。入住ICU期间曾出现2次快速房颤,心率达130~180次/分,曾予胺碘酮(针剂)控制心室率。神经内科住院2周余,患者仍呈昏迷状态。

注:左侧丘脑新发脑梗死病灶(A),第3天复查头颅CT可见双侧丘脑梗死病灶(B、C白色箭头)

丘脑血供部分来自前循环系统,部分来自后循环系统,主要血供概括为丘脑结节动脉、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后动脉。丘脑梗死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影响意识水平、记忆力(乳头体丘脑)、语言表达力、瞳孔对光反射、内分泌等。本例患者自身具有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等。此次住院期间因意识昏迷而未行脑血管造影,但考虑丘脑穿通动脉受累的可能性较大,因丘脑穿通动脉梗死后会影响板内核和上行网状结构,造成急性意识水平下降,并导致认知功能和行为异常。另外,一侧丘脑梗死一般不出现意识障碍或仅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只有双侧丘脑同时受累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而在丘脑梗死病例中,同时累及双侧丘脑的并不多见(占22%~35%)。

Percheron报道大脑后动脉P1段的变异分支——Percheron动脉梗死后(图2)会产生双侧丘脑梗死,梗死灶有两个特点:①两侧病灶位于大脑中线呈轴对称或基本对称;②位于中线两旁丘脑。本病例与之吻合,考虑与此相关。由于Percheron动脉分支很小,且一旦双侧丘脑旁正中梗死灶在影像学上得以证实后,一般早已堵塞,所以行脑血管造影很难发现该变异分支,有文献报道不推荐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术检查,而是建议完善MRA。若患者病情条件允许,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应该尽早完善脑血管造影检查,排除脑动脉夹层、动静脉瘘可能等。

已被报道的双侧丘脑梗死的病因诊断包括:房颤、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多见于年轻患者)、重大心脏手术、脑小血管病、脑静脉血栓形成、动脉夹层等,报道较多的病因是心源性栓塞。因为病例较少,平均发病年龄等未见具体统计数字,其中已知该病最年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27岁,但也有报道以突发缄默为主要症状的年仅6岁患儿。本例患者的病因分析考虑为心源性栓子脱落所致,故治疗方案重点为抗凝治疗。

本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突发意识障碍起病,有多种可能性存在,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双侧丘脑新发脑梗死。因此,临床遇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应注意与双侧丘脑梗死相鉴别,尽早确立定性、定位诊断,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图2:Percheron动脉(PCA=大脑后动脉,BA=基底动脉)示意图   

注:A为两侧PCA的P1段均发出变异分支,此型最为常见;B为变异分支起自一侧PCA,但供应双侧丘脑;C为变异血管形成桥接,连接双侧PCA的P1段,并供应双侧丘脑

表1: 双侧丘脑梗死文献复习总结(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梗死且病灶局限于双侧丘脑)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