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兰丨长房太太(散文)

从场部向西走,一条小路蜿蜒延伸。路两边栽植着杨树和柳树。树的两边是田畴千亩,土壤是红褐色的,土质肥腴。

大概有三里之遥,路的左侧是我的二姨家。她们村叫红崖村。名副其实,抬眼望去,赤红色的山峦在蓝天白云下若隐若现,逶迤连绵。 那里的房屋都是坐西朝东。不足之处是二支渠停水后,人们饮用水不便,需拉水吃。那里政府计划大面积种植花椒和杏子的基本措施正在酝酿之中。

往前走,也就是在村北,左侧有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坐落在两棵巨大的核桃树荫下。

那小屋只有一间,有一扇破旧的小木门,风一吹吱嘎作响。土墙的左上方有一个不过盈尺的小窗。走进里面,靠西边的一坯土炕占去了房间的一半位置,炕上摆放着乌黑陈旧的被褥。墙的东侧有一个泥砌的灶台,台边案板上搁置着生锈的菜刀,乌黑的铁勺子,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地上堆积着一堆干草。除此之外,房间里别无他物。那里面住着长房太太。

长房太太是她的称呼,因她辈分大。她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这间小屋子里。

房子后面的两棵核桃树高耸挺拔,紧挨在一起,枝叶繁茂,几个人才能合拢过来,树底下长满了绿茵茵的杂草。从后面看,小屋的两个炕洞被烟熏火燎得像两个张大的乌黑大口。

长房太太很高的个子,四方脸上皱纹纵横,头上戴一方黑色头巾,穿着蓝黑色的对襟上衣和黑色的裤子。脚是三寸金莲,走路时常拄一根杨木削成的粗糙拐杖,与之朝夕相处。她老了,已近耄耋之年,沉默寡言,这使她在村子里显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我的二姨是个饱富同情心的女子,勤劳美丽。姨夫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她们家的房子宽敞明亮,一家人住绰绰有余。为此,二姨毫不犹豫地把长房太太接到了家里,义无反顾地一日三餐供候着。

我每次去二姨家,看见长房太太老呆在她自己的小房间里。我很好奇,有时候趴到窗户上偷窥,看长房太太是不是在里面,她一个人到底在干啥。可是什么都没有看见。有时候我借故从她门口走过,从门缝里窥视,看见她侧身躺在炕上,眼睛默默地望着窗外。有一回看见她脱了袄,在她衣服的皱褶里抓虱子。而她大多数的时间却对着窗户呆坐。有一次我竟然看见她解开裹在脚上的白色裹脚布,一层又一层,很长的一条布,又一层一层地缠在她的三寸金莲上。

有时候她也出来,佝偻着身子在屋檐下晒一会太阳。有时候拄着她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拐杖蹒跚地走到大门口,前半身依在低矮的土墙上,看看羊圈里的几只羊在阳光下安闲地吃着青草,看看猪圈里的大黑猪一边晒太阳,一边在哼哼地卧睡。

我每次徒步蹦蹦跳跳地去二姨家做客,是因为二姨家的前院和后院有各种各样不同时令的水果。院子很大,用低矮的土墙围栏,里面种着长势喜人的各种蔬菜和一大片绿意盎然的玉米。

我和几个表妹经常在长房太太隔壁的那个房间里打打闹闹,无所顾忌地玩耍,根本无暇顾及隔壁长房太太的感想,也很少和她说话。

二姨每天都把饭菜都端到长房太太的小房间里。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很长时间。不过以后,出人意料的是,长房太太不知是厌倦了这种饭来张口的日子,还是觉得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自在,执意要回她的那个家。二姨终是没能挽留住。

在我们眼里,长房太太不过是一个漠而无视的老妪罢了。我们感兴趣的是,随时留意观察长房太太屋子后面的那两棵核桃树上的核桃是不是能吃了。大概是白露时节,我们迫不及待地拽下那些碧绿的核桃来,就是低垂下来的枝桠上面的,我们的手伸展开去能摘到的,或是踮起脚尖能拽下来的,用石头砸开,剥开仁上面包裹的那一层薄薄的外皮,早早地品尝核桃香浓的滋味。

那次我发现长房太太就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摘核桃。我心惊胆战地望着她,等着挨训。可是她并无责怪,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慈爱地,漠然地看着我们,好像核桃树与她无关的样子。

等我慢慢长大后,去二姨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一直没有见到过长房太太。可是心里总惦记起长房太太来,想象着她在屋檐下晒太阳的身影,有一种想见见她的愿望。

遗憾的是,当我问起长房太太的近况时,听到的是表妹轻描淡写的叙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日子,人们在她的那个小屋里,在那坯土炕上发现了长房太太已经冰冷僵硬的身体。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是怎样告别这个世界的。

村里人在唏嘘不已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怜悯起长房太太不幸的遭遇来。最后商议好,按照我们土族的习俗厚葬了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好多事情从我的记忆里渐次淡出,乃至消退。而长房太太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

作 者 简 介

幽兰,原名宋亚兰,土族,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人,现居山西运城。喜爱散文写作,在多家杂志和新媒体发表作品,获得了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0)

相关推荐

  • 山村薄壳核桃

    岑春徽/摄 下村到农户家搞扶贫工作,见屋前有一棵核桃树,挂满果,顺便问一下主人家,说这棵核桃树每年卖核桃果收入近千元.

  • 守望心灵的乐园(散文)

    ..................... 守望心灵的乐园(散文) 文/常世伟 回家最愉快的事莫过于带着妻子领着孩子去看望核桃园,而父母亲最高兴的事便是我们能抽空回家看望他们. 平日里,我忙于工作,妻 ...

  • 【西南作家•散文】冉茂琼/窗外那棵核桃树

    西南作家·散文 窗 外 那 棵 核 桃 树 冉茂琼(四川攀枝花) 家乡的核桃树满山遍野,随处可见. 那棵核桃树,和家乡的核桃树相比虽然算不上很高大,却给我带来了无数的遐想和希望. 阳春三月,灰褐色的核 ...

  • 散文||三棵核桃树

    三棵核桃树 在我家的老宅院里,有三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这三棵核桃树堪称年轻貌美的孪生姐妹.树龄最大的这棵核桃树在我家宅院的东面,在它的南面四五米地方是第二棵核桃树,在它西面约六七米的地方,是第三棵核桃 ...

  • 【西南作家散文】黄文慧 / 想念一棵树

    西南作家散文 想  念  一  棵  树  黄文慧(重庆) 秋雷把梦敲碎了一夜,雨,哗哗了一夜.天明时,湖畔的石滩痩了,长寿湖,如风姿绰约的少女,渐渐丰盈. 西岸公园,柳枝拂绿,栅栏上盘绕的三角梅,在 ...

  • 【滋水 · 散文】 贺春利:核桃树 · 老屋和我

    核桃树·老屋和我 文丨贺春利 每年打核桃的时候,我才会去一趟老屋.望着院子里这株高耸入云的老核桃树,愁眉紧锁,怯火的不行. 也不知道这树有多少岁了,反正在我能记事起,它就在老屋的院子里,仰着脖子也看不 ...

  • 宋亚兰丨落榜之后(散文)

    艳花长得像一朵含苞待欲放的莲花,不高不低的身材,高挺的鼻梁,小翘的嘴巴,说话柔声细语,走起路来带着细碎的步伐,仿若一个诗书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高考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为此忧心忡忡.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 ...

  • 宋亚兰丨第一次冒险(散文)

    我们的村子北面是一座高山,也就是一排连绵起伏的高山,其中面对村子的是我们村里的佛山,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山顶上有一棵大树和几棵小树,以及山腰上几颗稀稀落落的树木,那里大多数是杏树,榆树,和杨树不等. 翻 ...

  • 宋亚兰丨端午记忆(散文)

    这些年忽视了家乡过端午的习俗,好像与之渐行渐远. 在山西过了端午节,不禁遥想起家乡过端午的情景来,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浓浓故乡情. 村里的母亲们早早筹备好花线.每天支棱起耳际,时不时地聆听着货郎的拨浪 ...

  • 宋亚兰丨逛集(散文)

    回到家的第三天,有闲情雅致在内心涌动,想到集上去逛逛,也就是官厅镇.打了出租车司机的电话,车一会儿就来到了家门口. 一路上,熟悉的风景从车窗外一闪而过.一种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友 ...

  • 宋亚兰丨过清明(散文)

    四季更迭,节气周而复始,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不由吟诵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来.在杜牧的诗中清明仿佛是跟雨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我的记忆 ...

  • 宋亚兰丨下雪了(散文)

    半夜忽然醒来,隔着窗帘透过来一片白亮亮的光,心中猜想是不是天快明了.也懒得起来看时间,只觉得四周一片万籁俱寂,似乎没有黎明前的征兆.没有鸡鸣声,也听不到鸟啼声,还有楼上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大概是月光吧, ...

  • 宋亚兰丨浆水(散文)

    山西人是不吃浆水的.我在山西想浆水,就想起故乡来.想起故乡,就想回一趟家,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我不知道浆水的起源,发展和过程,只知道家乡人爱吃这一道特殊的食菜. 浆水, ...

  • 宋亚兰丨种土豆(散文)

    今天我从菜店买回来一袋土豆,像是刚从地里挖出来不久,带着一点新鲜的泥土.洗着带有泥土的土豆,小时候种土豆的情景渐渐映入脑海. 我们那儿家家都种土豆,简直就是土豆的世界. 春播的时候,我们把土豆从土豆窖 ...

  • 宋亚兰丨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散文)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寒风凛冽.我上班时路过学院西二门,看见门口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卖水果,我递给他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想买一个柚子.他问我能不能扫二维码,我说手机里没钱.这时他转身去询问旁边卖糖葫芦的那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