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女宝, 出生10天就开始吐胆汁, 机器人出手为新生儿捋顺肠管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迅 通讯员 高琛琛

新生儿器官娇弱,外科手术难度大,可让医生在显微镜视角下做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无疑为这种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新的助力。日前,武汉儿童医院专家搭档“手术达人”达芬奇机器人接连救治了数名出生不足月的小宝宝,其中一名出生仅16天的肠旋转不良女宝,经手术成功捋顺肠管。

昨日,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专家段栩飞介绍,江城患儿家长对达芬奇“信得足”,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完成手术31例。

几乎零出血切除坏死肠管

上月初,孝感男宝锦锦(化名)出生了。可一周后,他的小肚子变得胀鼓鼓的,几乎无法排便,还总是呕吐出奶瓣和胃液。10月11日,仅9天大的锦锦被转至武汉儿童医院。到达时他的精神和食欲都不好,进一步检查确诊,他为先天性巨结肠,已出现肠梗阻。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余雷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指宝宝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神经细胞发育不完全,没办法接收“信号”将肠子里的内容物往“出口”运送,以致肠管“淤堵”,逐渐发生了巨结肠的改变,约5000个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患有此病。采用保守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拖延下去还可能会发生小肠结肠炎加重、肠穿孔和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该院每年要为100多例巨结肠患儿手术。

“孩子还这么小就要做手术,家长一般会担心,会不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段栩飞介绍,为了给孩子做一个更精细、更完美的手术,医院决定派出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来手术。

10月29日,达芬奇机器人“上场”,在背后指挥着它的则是段栩飞。在他的操作下,机器臂灵活运转,松解病变结肠的系膜血管,精准切除病变15厘米的结肠,并精准与肛门吻合。由于机器臂操作时没有反馈力量,需要操作的医生有非常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避免损伤宝宝盆腔神经丛和血管。整个手术下来,宝宝几乎没有出血,目前已转危为安,即将出院。

“纠结”的肠道被机器人盘顺

自从来了机器人,该院排队等待手术的小患儿增多。10月20日,女婴萌萌(化名)在黄冈足月出生。出生后,孩子能吃能拉,但10天左右开始呕吐墨绿色胆汁,人也消瘦了。感觉不对劲,11月2日,家长把萌萌送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肠旋转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正常人的肠管,都会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360度正常回转运动,但萌萌的肠道在胎儿发育时期旋转无法正常归位,导致肠管受压、缺血,可谓“愁肠百结”。如不及时手术,最终会导致全肠道坏死,有生命危险。

11月5日,16天大的萌萌上了手术台。段栩飞操纵着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首先对肠管进行复位,逆时针360度将肠道倒转回去,再一步步“松绑”纠结的肠道,拉直十二指肠,再重新排列组合“盘顺”肠管,使肠道通畅。

在达芬奇机器人的高清摄像头下,医生对组织结构看得更加清晰,特别是分离肠管和系膜、肠管和肠管之间的粘连时,操作更为精细,几乎无出血,且机器臂稳定、灵活,更利于复位肠管。机器人辅助手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宝宝的手术损伤。记者昨日了解到,萌萌已经开始喝奶了。

“达芬奇”并非

适合所有患儿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目前已发展至第四代。

达芬奇机器人可谓“手术奇才”,是否意味着所有手术都能用达芬奇?段栩飞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近一个月,武汉儿童医院机器人手术例数已达31例,运用于新生儿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和妇科,覆盖了达芬奇目前能做的所有儿童专科。但达芬奇机器人并非适合所有患儿、所有手术,仅适合较高复杂性、一定难度系数的手术,同时要综合考虑费用因素,为患儿家庭着想。此外,达芬奇手术也有自身局限性,要根据患者具体特点来制定最优手术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