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再获200亿信贷额度 筑牢实业根基要做“中国嘉能可”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张京

进入四季度后,各银行信贷额度都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现在临近年底,银行放贷动力明显减弱,企业现在往往要排队等上近半个月,才能足额下发到位。但有一类企业例外,他们是银行不惜在年关之际也要合作的优质民营企业。

12月6日,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雪松控股”)与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广东农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东农行将为雪松控股提供200亿元的授信支持。

根据双方协议,广东农行将为雪松控股在资金管理、融资等方面提供优先、优质和高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并在不违反有关规定前提下执行最优惠的资金利率和费率。广东农行为雪松控股提供的200亿元授信,包括但不限于经营周转贷款、项目贷款、债务重组资产并购贷款等间接融资服务、债券承销等直接融资服务、提供发行及投资企业债、公司债以及资产证券化、重组并购等投行类服务。

事实上,这已经是第二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给予雪松控股这么大的信贷额度了,早在5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与雪松控股达成全面金融服务战略合作签署协议,前者将为后者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服务支持额度——包括融资、债券、租赁等业务。

不管是获得工行还是农行授信,此举都是个“一揽子”的全面金融服务。银行届时将协助雪松控股完善内部资金管理、优化财务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但对于雪松控股来说,在这个时点得到这么大的信贷额度颇有特殊意义。

1

深耕实业,发力“中国嘉能可”

今年7月22日,雪松控股以406亿美元(约合2688亿元人民币)营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01位,排名比2018年跃升60位,这是雪松控股连续第二年上榜世界500强。8月22日,2019“中国民企500强”榜单发布,雪松控股位列第15名,在同步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榜单中,雪松控股位列第9名。

雪松控股创始人张劲多次高调对外界表态:雪松控股未来要成为“中国的嘉能可”。据《每日财报》了解,嘉能可成立于1974年,成立仅仅四十多年,相比嘉吉、路易·达孚等创立于19世纪的老牌大宗商品贸易商,是后起之秀。然而,嘉能可不断颠覆行业游戏规则乃至创造规则,通过金融杠杆不断地并购上游金属矿产、油田、煤矿等资产,成为大宗商品领域的巨无霸。特别是从1974年到2003年,嘉能可开始通过金融的助推,实现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的领军者,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矿业集团,并且拥有了"大宗商品界的高盛"称号,掌握了100多座矿山等上游资源,去年其营收高达2197.5亿美元。

对于嘉能可来说,助其在大宗商品掌握定价权的,除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有足够资源外,还必须有超强的金融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就金融版图来说,嘉能可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为嘉能可金融(欧洲)公司和嘉能可基金公司,前者成立于2003年,注册地在卢森堡,主要是为嘉能可在欧洲发行债券提供融资支持,后者成立于2004年,总部在美国,主要负责美国市场的融资工作。

在打通金融资源的路上,雪松在努力学习嘉能可。近年来,雪松控股先后与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广州基金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而今年的4月22日,雪松更是在监管层穿透式审查后,收购了中江信托(现已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71.3%股权完成工商变更,将一块稀缺的信托牌照收入囊中。

此外,5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也为雪松控股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服务支持额度,再叠加如今农行抛出的“橄榄枝”。所以不难发现,如今的雪松控股在大额授信与信托牌照的多重加持下,获得了别的民企甚至部分中小型国企都很难获取的资金优势。手握充足资金资源后,雪松未来在大宗商品资源并购、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整合等业务上,都将比过往更有优势和腾挪空间。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国有银行有着大量的优质客户和严格的风控体系,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包括股份银行和城商行,都视两大行的风控为风向标。如今雪松控股更是与两家四大行签约,这在金融体系内将形成示范效应,其他银行也会提升对雪松控股的风险评级。除了银行对雪松控股前景看好之外,也恰恰反映了其当下的资信状态是十分健康的。

雪松控股复刻嘉能可的逻辑渐次清晰。首先,将金融牌照纳入麾下,融于各事业板块,以产业金融之名,夯实基础。第二步,获得优质金融资源的支持。第三步,合纵连横拓深产业布局。

2

破题融资难、融资贵 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宗商品贸易国际定价权缺失及其影响问题,并积极出台政策和具体措施,推动与国际市场定价规则接轨。其中就包括了鼓励和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

为响应政策号召,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雪松也为大金所、雪松国际信托规划了一条特色金融之路——做大做强供应链金融。其本质是以“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主要突破口,带动其他业务发展,反哺实体经济。

《每日财报》了解到,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空间可谓潜力巨大。截至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万亿元,产成品存货4.31万亿元,这些资产缺乏流动性,使得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资金融通,降低了经营效率。同时,2018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18.2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63万亿元,增长24.84%。

事实上,就银行来说,在“大行不做小微(民企)没有未来”的当下,服务民营企业也是银行的战略性业务。银行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可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也为金融机构实践产融结合、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譬如此次农业银行与雪松控股的联合,通过给雪松控股这样的核心企业授信的方式,以“1+1+N”的模式,把对接中小微企业的任务转移给雪松控股,农行回归金融支持和服务本源,雪松实业获得源头活水,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和供应链金融的经验,可以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

3

不忘初心,聚焦主业

雪松控股得到金融资源的助力,进一步向主业聚焦,在大宗商品领域积极“走出去”,同时努力开拓全球矿业市场,构建全球大宗产业链,特别是在化工新材料、高端制造业、5G产业链以及区块链等领域推进产业升级和价值重构。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雪松控股2016年收购齐翔腾达后,即推动其在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领域迅速扩张,目前MMA、PDH、PO等一批高精尖项目已逐渐落地。特别是今年8月,齐翔腾达与中国天辰合资建设的天辰齐翔100万吨/年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己二腈工业化生产基地,一举打破国外的己二腈技术垄断,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此外,公司还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战略合作,积极引入赢创在高端化工领域的先进技术。

在高端制造领域,雪松控股旗下拥有台一江铜和台一铜业(广州)两大科技密集型铜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的核心高端材料产品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智能家电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在时下最火热的区块链领域,雪松控股也在探索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上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性等多种特性,可大幅提高大宗商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