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情志类疾病128例之文献研究
本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百零七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为仲景治疗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致变证而设,方药为:柴胡四两,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龙骨各一两半,大枣六枚。本证以“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病邪内陷,弥漫全身,表里俱病,虚实错杂而至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要病机。本方可治少阳枢机不利,是柴胡证中和解法的代表方剂之一,具有和解泄热,重镇安神之功。后世医家对此方颇为重视,有着较高的评价和广泛的研究。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来,药物组成有柴胡、龙骨、牡蛎、黄芩、茯苓、桂枝、生姜、人参、铅丹、大枣、半夏、大黄。原方主治少阳证兼烦惊谵语。故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扶正祛邪;加桂枝,使内陷之邪从外而解;加龙骨、牡蛎、铅丹镇静而止烦惊;大黄和胃气以化痰瘀,茯苓通利小便,使错杂之邪从内外而解。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所致之疾均有疗效。
通过文献的查找、整理,总结出近十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治疗
癫痫、失眠、抑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慢性腹泻、阳痿、遗精、小儿尿频、耳鸣、等方面都有显着的疗效。
本方为小柴胡汤去甘草,剂量减半加龙骨、牡蛎、铅丹、桂枝、大黄、茯苓组成。应当指出的是128例病案中,有32例使用了甘草,占全部病案的1/4强,由此说明本方可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味组成。加甘草成桂甘龙牡汤更能加强治疗烦惊之效。 全部医案根据病情不同加用药物98种,368味次,平均每味药出现3.75次,超过4次者作为常用加味药。就药物的功用而言,使用最多的是安神和祛痰安神类药物,共17种,130味次。其余依次为理气药、熄风药、活血药、补益药等。 可随气,血、阴、阳不足而分别选用。 给药途径皆为口服。剂型以汤剂为主,日医也有使用浸膏者。服法有顿服分服及少量频服者。有服药剂数记载者117例,少者3剂,多者连续服用半年一般为10-30剂之间。服药剂数与病种及病程关系密切,如癫痫或病久者则服药剂数较多。由于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神志改变等杂证,所以多疗程较长,服药剂数较多。日医使用本方多原方不动,少有加减,且剂量小时间长,而与国内使用者有别。 在128例病案中,有中医诊断者52例,含23个病名,有1例属外感,其余皆为杂病。依其病例多少排列,
分别为癫狂、心悸、郁证、失眠、脏躁、颤抖、头痛、眩晕、奔豚、遗精、梦游、偏枯等。
有西医诊断者49例,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精神等多科及神经、循环、内分泌、泌尿等多系统疾病。
依病例多少排列,分别为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婴儿痉挛症、舞蹈病、窦性心动过速、心绞痛、脑炎后瘫痪、甲亢、脑震荡后遗症、房室传导阻滞等。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总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证治规律如下
1.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女性居多。老幼皆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四季皆可发病,以春夏季居多。 2.本方证致病原因很多,但以精神刺激为主。本方证病程多较长,病程与疗程多成正比,但与疗效关系不大。 3.主要诊断指标:精神不安或神情呆滞,失眠多梦,胸胁满痛,心悸,便秘等,舌质红,苔或黄或白,脉弦等。 4.本方证的主要病机是肝胆气郁、虚实互见。其治则是疏肝理胆,通阳泻热,重镇安神。药物可随证加减,但柴胡是必用之主药。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多用于治疗杂病,尤其是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古今应用均较广泛,所述症状复杂,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均较常用。原文用于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之法,使病邪内陷,形成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医宗金鉴》曾谓:“是证也,为阴阳错杂之邪;是方也,亦攻补错杂之药。柴、桂解未尽之表邪,大黄攻已陷之里热,人参、姜、枣补虚而和胃;茯苓、半夏利水而降逆,龙骨、牡蛎、铅丹之涩重,镇惊收心而安神明,斯为以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病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指征以精神神经症状较为突出,如癫、狂、痫、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失眠、烦躁、头晕等精神抑郁症,或过度兴奋表现及抽动、气上冲等症状。其次少阳病主症胸胁部满闷、纳呆也较为常见。另外还会有痰浊内盛的表现如麻木、酸重等症状。舌象以红舌多见,可见薄黄、黄厚、厚腻苔;脉象以弦滑、弦数、弦细最多见。古今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广泛运用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为我们掌握辨治规律,开拓思路,临床辨证选用该方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