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晁:途中所见

摄影师简介

李晁

李晁,1986年出生,现居贵阳,2007年起在《上海文学》《作家》《天涯》《花城》《人民文学》《江南》等刊发表小说,出版小说集两部,曾获《上海文学》新人奖等奖项。


李晁 || 途中所见
拍摄与观看,是两件事,但摄影师集两者于一身,很难清楚两者的界限,到底是观看决定了拍摄,还是因为拍摄决定了如何观看?这几乎如同文学之问:怎么写和写什么?事实上,我们知道“写什么”才能方便地决定“怎么写”,而“怎么写”却难以单方面导向“写什么”。但在摄影中(主要指纪实),拍什么与怎么拍?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恰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所有的素材、主题(拍摄后的自动集合),它的背景与具体事物都已先于头脑而存在,在这里,创造几乎只意味着发现,而发现只是行走过程中的聚焦,是体验与迎面而来的景观达成的某种一致性,相当于召唤与捕捉。它不是从无中来的,无需由现实导向真实,从而形成“现实主义”。

景观提供了一切,它的扑面而来,它的瞬息变化,都如同潮汐般形成了引力,对摄影师来说,这潮涨潮落的差异,就是日常的流程,就是相机被摁下快门和挂在胸前的不同时刻。很难想象没有行走的摄影,就像很难想象没有想象力的文学。

摄影作为一种行为容易被分析,那么拍摄的结果——影像又如何被定义?它是绘画之后的艺术?是纪录?是借着光影与一切可能造型的再创造?阿兰·巴迪欧提到影像时说:“影像是一个知觉心理学词汇:某物的影像就是它的精神复制品。影像是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在本质上,它指明了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分离。”这是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需要影像?在影像已经构成繁复乃至一统景观的时候。如果是电影影像,我们或许还可以置入电影这一叙事的背景中去,可作为偶然的人间一瞥,一张照片,或者一组成系列的作品,它所要述说与追求的又是什么?是提供了我们不在彼时彼刻却仍然能通过照片所传达的时空信息身临那我们已经永远错失(包括摄影师本人)的瞬间之中?我不知道。我们要那个瞬间做什么呢?问题不好再这样问下去。

本文来源「李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