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阵阵是清欢

年味阵阵是清欢

文/孙鹏昌

日历一页页撕去,农历新年的脚步也近了。

这身边的苏北市场里,采买货品的人流量也增大了,城区主干道淮海北路与北京路车流更加缓慢拥挤。年的气息渐渐在老城不留缝隙地蔓延开来——准备,享受,玩乐。在这城里生活,衣食无忧,多准备点年货——菜肴、茶点糕果烟酒之类。过年,仅此而已。

然而在这个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往幼时那冰天雪地的白色世界,耳畔回响起在乡下老家那声声喜气洋洋的赶年的足音。如今,在言笑晏晏的年夜饭桌上,依然走神,感叹那时过年简单而淳朴的装扮。

记忆回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还幼小。淮涟一带的乡村家家过年时比不得城里人家挂灯结彩,当时村里还是大集体,子女多的,家境窘迫,用于准备过年的开支也是捉襟见肘。唯有那些从城里外地做工回家过年的叔伯们,才可以满脸喜气地给家人们带回丰富多样的过年糕果糖烟酒。这样的场景看得我们家兄弟姐妹们十分眼馋。我们家七口人,印象之中,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得上鱼肉。人口多,就要有人挣人头工分。为此父亲无奈地让仅仅读了两年书的大姐辍学回家帮母亲干农活。一家的收入勉强够平时的家用开销,过年只能简简单单,穿着就更不能奢望了。大姐,大哥都可以穿上新棉袄棉裤,而我和二姐,二哥就在妈妈的安慰声中,乖乖地穿上由大姐大哥的衣服改做的“新衣”,二姐拉长了脸,二哥直喊“不公平”,我左瞧瞧右看看自己身上新布棉袄,紧鼓鼓的,想到里面满是结实的旧棉絮马上不自在起来,不乐意地嘟囔:“我最小,怎么也穿这个过年?”父亲说:“你们三个过一年就长大一岁,都该学会分担家里的事了!”

不高兴归不高兴。转念想想爸爸的话,也很有道理。怎么过个高高兴兴的年呢?

母亲说:“主要是钱问题。看看你们能做什么,赚到钱就好过年了。”我们几个迅速加入筢草的大军之中,先准备好一大堆过年的柴火。

父亲说:“你们知道吗?过年贴的红挂浪子(淮阴方言,指门笺),只要你们会做,拿去赶集卖可以赚到不少钱,聚了钱就可以有钱买新衣服,买好吃的了,开学还有学费上学。”

哇,太棒了!于是,我和大哥、二哥开始跟村里会制作挂浪子的舅舅学习,买彩色颜料,准备好木头夹板,凿字和图案的刀子,大小钉子,锤子,学着舅舅的样子,经过分工,我和二哥兑颜料,染彩纸(一般人家用红纸,只有当年家有丧事的采用黄绿蓝彩色挂浪),叠放切成一板又一板,大哥就负责凿出各种图案和过年祝语,挂浪子制作好了,我和二哥手里拿着我们的“发明”,开心地蹦跳着,笑着。虽然一开始卖出的只能保本,随着二姐提供的花样越来越丰富,上面的祝语也越来越多样,“年年有余”“祖国万岁”“新年快乐”“欢度佳节”……几乎整个村庄的人家都用我们的挂浪子,在集市上也是我们的最先被大伙儿抢光。望着门楣框上、窗户口、堂屋正中贴的挂浪,听到人们的啧啧赞叹,我吃了蜜似的,心里甜滋滋的,得意极了。会了手艺,还能学以致用,我们也能够享受别的孩子享有的快乐。就这样,我们家靠着二姐给人家缝制花布头巾,大哥、二哥做挂浪,父亲贩卖大麻绳,妈妈大姐承包村里豆腐坊,手头有了点余钱。

这一天忙好所有的年货,已经快要到年三十晚上八点了。门外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屋里火盆上芝麻杆噼噼啪啪地燃烧,火光映得大家脸膛亮堂堂的。一大家围坐在年三十的年夜饭桌前,父亲脸上洋溢着满足,发话道:“今年的年和往常不一样,这都是我们全家人的功劳啊,所以呢,每个人都有红包!”妈妈配合似的拿出一个鼓鼓的蓝布手帕,笑眯眯的说,“是啊,往年都靠你爸爸一个人赚钱过年,今年你们小兄弟三个也挣不少钱,还有你们身上所有的新衣新鞋都是你们做挂浪、卖芝麻杆苦来的。”手里接过来一个个红纸包,哥哥姐姐们欢喜得脸色红扑扑的。父亲吧嗒一下大前门烟嘴,眯着眼插话道:“俗话说得好,手巧饿不死人。你们勤快,脑子灵,我们家凭自己双手,这个大集体年代,日子会比庄子上其他家更好过。孩子们,我们以后都这样,好不好!”菜肴和炭火盆的热气升腾中,响起一片呼好声。

这一年,是1978年,我们家的年虽然很清淡,却过得特别快乐。

孙鹏昌,男,淮阴区开明中学教师。 喜读文史作品,致力于小小说创作。作品刊发《短小说》《新周刊》《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阴语文》等报刊。

(0)

相关推荐

  • 谭玉霞《乡愁》

    乡愁 阳安线上好像货场都是按照一个模子建出来的,坐在回家的车上,一路过了好几个车站,都看见和老家一样的货场,一样的仓库,一样的朝向,就连那扇通往车站的大门都是一样的,也同样是出了大门走过一条满是道碴的 ...

  • 朱元璋的家世:大姐被送人,大哥不孝,只有二姐夫生前封侯

    朱元璋出生于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他的父亲是朱五四,他出生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和三哥朱重七:两个姐姐,大姐朱氏和二姐朱佛女. 因朱五四是佃农,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生活异 ...

  • 星空漫步 || 忆父三十年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很多人和事都已忘却,可对父亲的思念,却一日日浓厚.在梦醒的夜晚,在早起的清晨,父亲仿佛在我身边,一直陪伴着我,让我怀念,让我反思,让我明白,让我前进 ...

  • 怀念母亲(散文)

    母亲走了,确确实实离我而去了,这不再是一个噩梦,我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母亲的一生,因家庭条件拮据,都是在清苦中度过的,为此,我难过不已,这是我的悲哀,更是母亲的悲哀. 当我接到电报,和二哥一道乘火车赶 ...

  • 结婚典礼上,我哥在我妻子跟前失声痛哭,十几年家丑最终曝出

    结婚典礼上,我哥在我妻子跟前失声痛哭,十几年家丑最终曝出

  • 假如有一处院子,人间至味即是清欢

    每个中国人内心,关于家的美好记忆都离不开一座有情感寄托的中式庭院! 我们的日常生活 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回归自然生活成了无数现代都市人的期盼 我们能够赋予花园生活的是 一种颜色.一种思想.一种境界 ...

  • 转:“ 人间至味,是清欢。”

    ​ ​ ​苏轼的<浣溪沙>中曾有一句诗:"人间有味是清欢". ​ 清欢一词,宛如风中飘来的梅花香,又像是岁月长河里那一缕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现实的社会里,一个人想做到 ...

  • 槐味人间‖文/清欢

    槐味人间 风,摇曳着槐枝,瑶芳纷落.青石间,我轻轻拾起一朵朵清馨的记忆. 那些年我还小,总觉得风小树也小.     槐树长在南山坡,旁边是一座土地庙.爷爷说这槐呀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咧,爷爷出生的时候树就 ...

  • 鸢尾花:“ 人间至味,是清欢。”

    "人间至味,是清欢." 作者:鸢尾花 苏轼的<浣溪沙>中曾有一句诗:"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一词,宛如风中飘来的梅花香,又像是岁月长河里那一缕茶香, ...

  • 白茶清欢无别事沿河韵茗味悠长

    峰峦叠翠乌江画廊 江山烟雨盖懿茶坊 乌江翠芽鲜 蓝翔萃盈香 白茶清欢无别事 沿河韵茗味悠长 天地悠悠 岁月沧桑 浮生若梦 人海茫茫 为名忙为利忙 何不忙中偷闲 品一盏茗香 劳心苦劳力苦 姑且苦中作乐 ...

  • 追剧《人间至味是清欢》的拓展理解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近日偶见一部<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剧名,因其词句意境悠远.唯美.甚是喜欢,便饶有兴致的追起剧来.观后才知道原来里面的主人公分别叫人间.至味.清欢,穿起来便是"人间至 ...

  • 周末绘本:阅读至味是清欢

    每每到幼儿园.社区以及一些公益机构分享绘本,有时候讲故事,有时候玩延伸游戏,有时候与家长交流一些绘本知识......看着绘本的应用在众人的推波助澜下,从亲子阅读.手工戏剧,往早期教育.知识学习,甚至进 ...

  • 食器之道,至味清欢

    一日三餐,是最寻常,却也最庄重的事. 而在这件事中,从食材的挑选到食物的上桌,往往没有看上去容易,一顿精致的餐食,往往是掌勺人的心血所在,以及食器的搭配点缀. 先人造字,器有四口,它虽沉默,却也有语言 ...

  • 打卡地 · 人间至味是清欢

    美食伴随时光留下的回忆 美食不过皮相,内层是故乡,再往里是时光.<风味人间>的导演陈晓卿用味觉追忆逝水年华,如同歌者用旋律,诗人用诗句.成年人的坏习惯,无论穷通,都有一种无可救药的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