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恢复健康指南:调养肝脾小建中汤怎么煮
《伤寒论》里,有一个方子,使用的机会非常多。非常出名,就是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是专门用于“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
“温中”,就是温补中焦,温养脾胃。补血补虚。
这个“缓急”呢,涉及到肝问题了。
在《黄帝内经》里面,基于天人相应思想,指出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肝证治则。
顺便带一句,这个法则,与“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和“用辛补之,酸泻之”被后世医家尊为《黄帝内经》治肝三大法则。
这意思,就是肝升太过和肝血不充,这两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考虑喝小建中汤。
哎呀,复杂的我们就不说了。简单地说,慢性肝炎,出现肝脾不和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喝小建中汤来调理了。
把药材都放进药壶,加足水,一次煮好后,倒一碗出来。在药碗里面,兑上30克饴糖。如果喜欢味甜的,可以再多加一些。
天冷时,可以把金属汤匙,泡在药汤里,这样就很烫了,再用烫勺子挖饴糖,超级轻松,不会很难撬下饴糖来。
小建中汤很好喝,甜甜哒。本来几味药就不算苦,煮好了再加上好多饴糖,调得甜蜜蜜的,成人孩子都不抗拒它,都愿意喝。
饴糖呢,别看它可以做零食吃,它实际上,是这个汤方的主药,不可以替换。千万不要换成红糖,白糖,蜂蜜。它可不是拿来调味用的。它是主药啊,主药。
它负责把桂枝汤的药性,抟固起来,然后带到腹部以及肚脐以下,这个中焦的区域。
使得原本入心的桂枝药性,可以到达小肠及丹田的这个区域。在小肠这个区块,桂枝发挥出自己特有的助心火的药性,大大帮助了服用者的消化能力。
丹田暖了呢,命门火也得到帮助了啊,这样,可以又帮助消化,又补了肾阳。
有一个怪病:就是无缘无故会突然晕倒。然后,很快就醒过来,自己就能恢复如常,爬起来。检查一下,啥毛病也没有。这种情况,就是有寒入了小腹。
这个情况,看起来很凶险和奇怪。但是,喝小建中汤,就可以治疗痊愈了。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火,是由心火直传来的。小肠火暖了,整个小腹,都是暖暖的,下半身也会温暖一些。
顺带说一句:饴糖就是麦芽糖,X宝大把大把的。这个糖的份量有点重,所以,随意挑一个,就近买节约邮费,就可以了啦。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讲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凡是甘甜的,大多就是入脾的了。小建中汤,是养脾和肝的。
一个人的脾胃强大了,气血足旺了,这人的健康,基本上都有了最最基础的保障了。
真正想要做到滴水不漏的保健养生,是要每一个人从小时候就开始的。
出现感冒的症状了,就对症喝中药。平时健康的时候呢,小孩子多喝些小建中汤,成人常喝些桂枝汤。
这样,人人抵抗力都能增加,就有足够的抗病能力,来对付六淫。
那现在的人,白日操劳,晚上熬夜,很多人都已经很虚了呢,那就只能多吃薯蓣丸了。先把人调理得大致健康了,再来喝小建中汤、桂枝汤。
请移步点击:薯蓣丸-属于我们的玉容丸
请移步点击:薯蓣丸-属于我们的万能丸
小建中汤涉及的面很广,它负责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这些个症状里面呢,包括这些虚人常见的各种症状: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者,还伴有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重点是:舌淡苔白,脉细弦,脉沉无力迟缓。
大夫们比较常用来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等等,这类病症。
记得曾经有位白血病患者,在医院治疗后,又用了放化疗。后来还是不行,他想啊,中医都说能治疗很多疑难杂症,为什么不看看中医书来自救呢?
这是一位行动派,反正也病得够呛了,那就豁出去了。说干就干。遍寻医书,研学N久。后来,就给自己开了方,喝了一个月,感觉效果大好。
于是更为用心地学习,研究,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后来,就喝好了!喝好了~!
于是,在病友群里分享了自己的喝药体会。群里病友们,于是纷纷行动起来,也有喝痊愈了的,也有不成功的。
在这位牛人分享的汤方中,就有小建中汤这个方子。
小建中汤,确实,非常强大哟,我见过的中医医案里面,就有明医用来治疗痊愈了白血病的。当然,具体处方时,方子得根据病家的症状,作相应的加减。
这就要看病家的病症,和大夫的处方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