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桓山龙华寺

编者按:此文是茅村中学韩文元老师研究徐州东北桓山、秦梁洪、龙华寺等文化古迹的论文,全文两万余字,图文并茂,具体详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韩文元,徐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一直在茅村中学任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在省、市、国家级刊物发表四篇,获奖论文九篇。对徐州汉文化有所研究,尤其法显文化,著作有《徐州北洞山乡土文化》和《徐州北洞山龙华寺考略》。

前    言

徐州北洞山两千多年来,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儒家文化(司马桓魋、孔子),佛教文化(龙华寺)、丝绸之路文化(法显),九州文化、秦文化(秦梁洪),汉文化(北洞山汉墓、汉画像石),运河文化(秦梁洪、大运河、古泗水、下渡口)。蔚为大观。

徐州龙华寺遗址,座落在徐州北郊桓山西麓,是东晋法显大师天竺取经归来,在彭城首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郦道元《水经注》说:法显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

徐州桓山,座落在徐州北郊十里铜山县茅村乡北洞山村。北洞山村有四座山,俗称四大环山。在方圆二公里的地方,聚集了世界级的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南山有西汉楚王刘郢客的墓藏;桓山有宋国大司马桓魋石室,桓山西麓有龙华寺;西山有王后墓;北山有汉代官员陪葬墓。桓山脚下有秦始皇泗水捞鼎处。

图1古泗水与四大环山图(单位:米)

图2桓山龙华寺

泗水经桓山与大山之间流过,形成秦梁洪。古代有“秦梁洪铺”,今有“秦梁洪村”。古代有“秦梁洪末直渡,俗名末應渡。”今部分河道仍存在,称“下渡口”。

嘉靖《徐州志》记载:秦梁洪:秦梁洪,末直渡,有“广济桥”在东北岸。

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人崔溥《漂海录》记载,沿泗水北上,经徐州北洞山,秦梁洪铺。“是日晴。晓发船,过九里山,至洞山,山有十王殿。又过秦梁洪铺、茶城店、梁山寺,至镜山市镇。”

图3桓山、泗水、秦梁洪

记载法显在徐州(彭城)足迹史籍有:法显著《佛国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代道世《法苑珠林》。

法显(334--420),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他作为玄奘(602---664)西游的先驱,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还是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尤其是他在晋安帝隆安三(399)年,六十五岁时经西域至天竺,游历30多个国家,前后历时14年,收集带回了大批梵文经典,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义熙八年(412)七月十四日(阴历),七十八岁高龄的法显归国,从海上漂流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才登岸。途径徐州时应徐州刺史刘道怜之邀,在彭城羁留“一冬一夏”,在彭城北郊桓山,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印度建筑风格的龙华寺。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称它“实中国第一佛寺矣。”

记述徐州桓山龙华寺,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郦道元详细记载了东晋法显天竺取经归来,在彭城桓山首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第一篇  桓山龙华寺

一.桓山

法显选在彭城(今徐州)桓山,首建龙华寺。因为印度原始佛教,都有石窟。桓山具有现成的司马桓魋石室。且桓山汉代就建有女娲庙。

印度建筑风格的寺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建在石窟中,或寺庙后面有石窟。

徐州北洞山龙华寺,座落在桓山西麓,依桓魋石室洞口前而建,是中国第一座印度建筑风格的寺庙。

法显在《佛国记》中,对“石室、石窟”有多处记载。

1.《佛国记》“石室、石窟”记载

从此东南行九由延,至一小孤石山。山头有石室①,石室南向。佛坐其中,天帝释将天乐般遮弹琴乐佛处。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迹故在。此中亦有僧伽蓝。

【注】①山头有石室,石室南向。佛坐其中···

入谷,搏山东南上十五里,到耆阇崛山。未至头三里,有石窟②南向,佛本于此坐禅。西北三十步,复有一石窟,阿难于中坐禅,天魔波旬化作郮鹫,住窟前恐阿难。佛以神足力隔石舒手摩阿难肩,怖即得止。鸟迹、手孔,今悉存,故曰“郮鹫窟山”。窟前有四佛坐处。又诸罗汉各各有石窟坐禅处,动有数百。佛在石室前,东西经行。调达于山北崄巇间,横掷其石伤佛足指处,石犹在。佛说法堂已毁壞,止有砖壁基在。其山峰秀端严,是五山最高。

【注】②有石窟南向,佛本于此坐禅。···西北三十步,复有一石窟,阿难于中坐禅,···

鸟迹、手孔,今悉存,故曰“郮鹫窟山”。窟前有四佛坐处。又诸罗汉各各有石窟坐禅处,动有数百。佛在石室前,东西经行。

出旧城北行三百余步道西,迦兰陀竹园精舍,今现在,众僧扫洒。精舍北二三里有尸摩赊郡。尸摩赊那者,汉言弃死人墓田。搏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③,名宾波罗窟,佛食后常于此坐禅。又西行五六里,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出经时,铺三空座,庄严校饬,舍利弗在左,目连在右。五百数中少一阿罗汉。大迦叶为上座。时阿难在门外不得入。其处起塔,今亦在。搏山亦有诸罗汉坐禅石窟甚多。出旧城北东下三里,有调达石窟。

【注】③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佛食后常于此坐禅。····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搏山亦有诸罗汉坐禅石窟甚多。出旧城北东下三里,有调达石窟。

从此东北行半由延,到一石窟④。菩萨入中,西向结跏趺坐。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石壁上即有佛影现,长三尺许,今犹明亮。

【注】④到一石窟。菩萨入中,西向结跏趺坐。

 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多摩梨帝国,即是海口。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佛法亦兴。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⑤。

【注】⑤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法显在斯里兰卡,是第十二,十三年坐夏,当为义熙六年及七年,公元410和411年。

图4法显在斯里兰卡,途径曾经住过的山洞,现今是法显洞

无畏精舍东四十里,有一山。山中有精舍,名跋提,可有二千僧。僧中有一大德沙门,名达摩瞿谛,其国人民皆共宗仰。住一石室⑥中四十许年,常行,慈心,能感蛇鼠,使同止一室而不相害。

【注】⑥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

图5七葉窟-----佛灭后首次结集佛经的地方

图6尼泊尔石室图七葉窟

东晋法显大师著《佛国记》,记载有“刘沇青州(徐州刺史刘道怜)请法显一冬、一夏。”法显在彭城东北桓山创建龙华寺,见载于《水经注》卷二十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

春秋时宋国司马桓魋修墓开凿的石室,室门向西,而且里面的空间与开凿的左右耳室,也足与印度佛教洞窟媲美。法显在彭城桓山所建的龙华寺,依石室建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石室内有菩萨石像,至今香火不断。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称它“实中国第一佛寺矣。”

2.桓山史料

桓山,亦名魋山,又名圣女山。又叫桓戒山。俗称洞山。后人因桓魋石椁而名之。因桓魋怙势作威,欲杀孔子,而不仁,又易其名曰:“桓戒山”。

桓山因司马桓魋石室而得名,因桓魋与孔子的故事而出名,又因法显建龙华寺而名扬世界。

北洞山桓山司马桓魋墓室,记载于《孔子家语》、西汉·司马迁《史记》、西汉·戴德,戴圣《礼记·檀弓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陆容《菽园杂记》、明代朝鲜人崔溥《漂海录》等。

北洞山龙华寺,记载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陆容《菽园杂记》、明·嘉靖《徐州志》、明代朝鲜人崔溥《漂海录》、清·道光本《铜山县志》等。

图7桓山司马桓魋墓室

图8桓魋石室(洞里最后头,是观音菩萨石像及莲花座)

(1)桓魋墓室  

桓魋石室又称桓魋墓,位于徐州北郊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桓魋墓是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之墓,此墓室“三年而不成”,为空墓。该墓依山凿成斜坡式墓道,由山顶下凿数丈,向西有蜒道。墓室长 34米,宽13.6米,高8米。有墓道,南北两耳室、中室和后室。后室高1.8米,东西长8.4米,南北宽6.2米,面积44平方米。进门左侧有桓魋放兵器的石架。自东晋高僧法显在桓山西麓建龙华寺后,石室内供养着菩萨石像。墓道两壁有了较多的石刻,且多为元明之际凿刻而成。

《论语》、西汉·戴德,戴圣《礼记·檀弓上》、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晋·伏滔《北征记》、南朝梁·沈约《宋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北齐·魏收《魏书》等都记载北洞山桓山桓魋石室。

西汉·戴德,戴圣 《礼记·檀弓上》记载:“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左传》记载: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桓魋先逃往卫国,后逃到齐国。客死他乡,故此墓室为空墓。

东晋末年郭缘生《述征记》,东晋伏滔《北征记》,都有桓魋石椁记载。

《后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滔《北征记》:“城北六里有山,临泗,有桓魋石椁,皆青石,隐起龟龙麟凤之像。”

【宋】樂史 撰《太平寰宇記》(1-71卷)9

河南道十五    徐州、利國監

郭缘生《述征记》:“椁隠镂金为龟龙麟凤之像,石门、扇石、墓堂犹存。”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一

○椁  郭缘生《述征记》曰:桓魋石椁在九里山之东北也。椁有二重,门间隐起,青石方净如镜,门扇数四。

桓魋

桓魋,又称向魋,东周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掌控宋国兵权。他是宋桓公的后代,深受宋景公宠爱,他的弟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后来权势欲急剧膨胀,欲杀宋景公。皇野便带兵去讨伐桓魋。桓魋被皇野杀败,逃往曹国叛变。宋景公派向巢攻打曹国,讨伐桓魋。曹国的百姓知曹国因桓魋遭难,对桓魋群起而攻之。桓魋又逃亡到卫国。最后客死他乡,故此桓魋墓室为空墓。

(2)桓山的典故

桓山成语

桓山鸟;桓山禽;桓山羽;桓山之鸟;桓山四凤;桓山之悲;桓山之泣。

宋人伐木;悲鸣送子。

         ● 桓山之鸟,桓山羽

【桓山之鸟(桓山羽)】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巳,又将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孔子使人向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

此事又见汉·刘向《说苑·辨物》,其中“桓山”作“完山”。

颜回根据辨别“桓山之鸟”离别时悲鸣的经验,听出邻妇之哭兼有生离死别之痛。经访察,颜回判断不误,故孔子夸奖颜回善于识音。

        《礼记·檀弓上》西汉·戴德,戴圣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史记》孔子世家 第十七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记》宋微子世家 第八     西汉·司马迁

景公十六年,鲁阳虎来奔,已复去。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三十六年,齐田常弑简公。

《宋人伐木》典故

《宋人伐木》典故,发生在彭城北郊檀山(今铜山县茅村乡檀山村),桓魋欲杀孔子,砍伐青檀树。檀山村由此而得名。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此事发生在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图9 明代《宋人伐木》

二. 郦道元《水经注》所述法显在彭城(徐州)

(一)郦道元《水经注·泗水》

图10明·嘉靖《徐州志》徐州疆域总图

按泗水流向、风物顺序记载

桓山(桓魋冢)---龙华寺(法显)--- 秦梁洪(泗水捞鼎)---- 汴泗交汇。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五》泗水

○泗水沂水洙水△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地理志》曰:泡水自平乐县东北至沛入泗者也。泗水南迳小沛县东,县治故城南垞上。东岸有泗水亭,汉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故亭今有高祖庙,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庙阙崩褫,略无全者。水中有故石梁处,遗石尚存。高祖之破黥布也,过之,置酒沛宫,酒酣歌舞,慷慨伤怀,曰:游子思故乡也。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元年,封刘择为侯国,王莽更之曰力聚也。泗水又迳留县,而南迳垞城东。城西南有崇侯虎庙,道沦遗爱,不知何因而远有此图?泗水又南迳(jìng)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zhǒng),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

△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

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泗水又南,获水入焉。而南迳彭城县故城东。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大早绝鼎系,当是孟浪之传耳。泗水又迳龚胜墓南,墓碣尚存。又迳亚父冢东。

【注】①“秦梁洪”应在“获水入焉” 之前。②获水即汴水。汴泗交汇即汴水泗水交汇。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③夫子:指孔子。

图11古泗水图徐州北洞山泗水捞鼎处(下渡口西)

据明·嘉靖《徐州志》上的地形图,对照徐州市北郊现在的一些地名,古泗水、汴水交汇的方位大致为:泗水北来,“泗水又迳留县,而南迳垞城东”,经小张家,周宅子南,桓山东(下渡口)处形成洪,经秦梁洪村西---刘家湾---孟家沟---八里屯(东南接下淀)---二坝窝(铜牛北),与西来的汴水交汇于古彭城东北角城下,然后绕城南下,至下洪(百步洪),折向东流,之后有吕梁洪。

(二) 解密郦道元《水经注》

在留县垞城写桓山桓魋墓,在彭城县写桓山龙华寺

《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叙述,以河流为主线,顺河流流向而写。对于大小河流的记载,由于时代的更替,城邑的兴衰,河流的改道,名称也改变了。现在的名称和古代的名称有所不同,古今作一对比。

有时以城、县地域,来写方位。如:“泗水南迳小沛县;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泗水又迳留县。”都是以县域来写景物、轶事。

“泗水又迳留县,而南迳垞城东。泗水又南迳(jìng)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今人谓之石郭者也。”此句写景物时的区域位置,是在留县垞城东,洪里村(今茅村乡洪里村),此处泗水是向南流向。此时郦道元向洪里村人询问:“前方是何地界,有何名胜古迹?”洪里村村民,顺着泗水南迳方向说:“泗水东是宋大夫桓魋冢。”即郦道元随笔写下“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在洪里村位置看,泗水向南走,正对准桓山西,彭城云集桥(今庆云桥)位置。

泗水经桓山北,向东南,再绕道桓山东,向南到彭城与汴水交汇。

泗水流经桓山与大山之间,形成“秦梁洪”。见图“明代以前 古泗水环绕桓山图”。

郦道元在桓山东面(秦始皇泗水捞鼎地段),下船游览久已向往的桓山圣地,朝拜佛教圣地龙华寺。龙华寺为法显所建,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寺庙(有石窟)。

此时,郦道元才亲眼看到桓山在泗水西边,“泗水西有龙华寺”。郦道元以彭城县地域来写真实的桓山,所以,有“△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郦道元并亲眼看到法显带来“天竺二石”,镶嵌在大雄宝殿南面东侧的墙基龛上。

郦道元《水经注》记述:

泗水又迳留县泗水又南径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

宋《太平寰宇记卷十五》记载桓山(抄写):

桓魋墓:在县北二十七里,《水经》云:“泗水南经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凿石为冢。”郭缘生《述征记》:“椁隠镂金为龟龙麟凤之像,石门、扇石、墓堂犹存。”

后人抄写《水经注》“西(山)枕泗水”,少一个“山”字。就变成“冢西枕泗水”。

就出现了后人句读、断句错误。变成“桓魋冢西”及《寰宇记》云:“冢西枕泗水。”

后人都没有沿着泗水,从留县到彭城县到桓山实地考察,就造成了以讹传讹。实际为“冢东枕泗水”及“泗水西有龙华寺”(桓山龙华寺)。请看明代嘉靖《徐州古城图》、《徐州疆域总图》及清朝《徐州古城图》。此图清楚画出“泗水西是桓山”。

泗水从瓦房(瓦房村漕运粮库)处向东南转弯,到了彭城县地界。

郦道元沿泗水,到彭城县看桓山。看到真实的桓山龙华寺。

郦道元到桓山东面下船,才亲眼看到桓山在泗水西边,“泗水西有龙华寺”。郦道元以彭城县地域来写真实的桓山,所以,有“△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请看明代嘉靖《徐州古城图》、《徐州疆域总图》及清朝《徐州古城图》。

我们今天看到的京杭大运河,西段在桓山西;南段在桓山南。这河道不是古泗水河,它是1958年新开挖的大运河,河岸两边堆成十几米高的大坝。在七十年代,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八里屯段扩建用土,把运河两岸的大坝堆土给拉平了。

注释

<犬隹>水猚[yá]水,即获水。晋以后,通称汴水。

<犬隹>:<犬隹>即猚(yá)。猚作“获”。猚[yá]:古河名,在今中国河南省。“隹犬”组成“猚”,又水名。猚水作“获水”。

获水:古水名。“获”《水经》作“猚 <犬隹>”,《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作“获”。故道上接甾获渠( 即汳水)汳水于今河南商丘市北,东流经虞城、安徽砀山、萧县北,至江苏徐州市北注入泗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获水一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水。汴河(古名汳水,又称鸿沟或浪荡渠)。[biàn]:古河名,又称汴水,在中国今河南省。

(三)郦道元《水经注》,写“秦梁洪”顺序错误

1.秦梁洪正确的顺序是

●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正确的顺序)

泗水南迳小沛县东。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故城南。泗水又迳留县,而南迳垞城东。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

(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大早绝鼎系,当是孟浪之传耳。

泗水又南,获水入焉,而南迳彭城县故城东。泗水又迳龚胜墓南,墓碣尚存。又迳亚父冢。

清朝初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桓山,在州东北二十七里,下临泗水。桓葬于此,因名。一名圣女山。

泗水在州城东北。自沛县流入境,循城东,而东南入邳州界,亦曰清河。今黄河经城北,又东夺泗水之流,而泗皆为河矣。《志》云:泗水至州北,亦谓之鼎伏,昔周显王时,九鼎沦没于泗水,秦始皇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获。即此处也。

【注】 《读史方舆纪要》:《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后附《舆地要览》4卷),约280万字。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古代中国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常简称《方舆纪要》。共一百三十卷。作者于明亡后隐居不仕,历时三十年,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成书。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详列山川险要战守利害。

2.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水经注》----没有标点符号

图12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水经注》1

图13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水经注》2

3.《水经注》句读、断句错误

中国古书,无标点符号。易出现句读及断句的错误。

故出现《水经注》后人校勘之误,句读错误。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

《水经注》“泗水流经桓山东”,后人校勘之误,句读错误

【错误】 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

枕zhěn:靠近,临。

【正确】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

桓山:东临泗水。坐在船上往西看,桓山东枕泗水,西(山)上尽石头。

   (四)郦道元因公事,亲自沿泗水考察

● 《水经注》卷三 河水

“余以太和中为尚书郎,从高祖北巡,亲所径涉。”

【注释】说明这一年郦道元,他是以尚书郎。

“余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届于阴山之讲武台。台之东有《高祖讲武碑》,碑文是中书郎高聪之辞也。”

【注释】高祖:即高祖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郦道元从高祖北巡。

● 《水经注》卷二十五

“《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yǎn),路径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

“余以水路求之①,止有泗川②耳。”

“又东南过吕县南。吕,宋邑也。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也。昔宋景公以弓工之弓,弯弧东射,矢集彭城之东,饮羽于石梁,即斯梁也。悬涛崩渀,实为泗险,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又云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今则不能也。盖惟岳之喻,未便极天明矣。《晋太康地记》曰:水出磬石。《书》所谓泗滨浮磬者也。泗水又东南流,丁溪水注之。溪水上承泗水于吕县,东南流,北带广隰,山高而注于泗川。泗水冬春浅涩,常排沙通道,是以行者多从此溪,即陆机《行思赋》所云:乘丁水③之捷岸,排泗川之积沙者也。晋太元九年,左将军谢玄,于吕梁遣督护闻人奭,用工丸万,拥水立七拖,以利运漕者。”

【注释】

①余:郦道元自称。以:按照。求:探求,考察。沇(yǎn):沇,水名。沇水,“沇”一作“兖”。济水的别称。《禹贡》兖州一作沇州,即得名于沇水。

②泗(sì)川:即泗水,源出今山东省泗永县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在今山东省中部。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亦称淸泗。

③丁水:丁溪水。

郦道元对泗水进行考察,自述:“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经注》卷二十五)他还考察汶水,登泰山,并沿泗水到徐州。

【人物简介】

郦道元[lì dào yuán]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五)郦道元提到陆机沿泗水到桓山、吕梁洪、到丁溪水

“泗水又东南流,丁溪水注之”。一段,记述:陆机沿泗水到桓山,到吕梁洪,到丁溪水。陆机《行思赋》所云“乘丁水之捷岸,排泗川之积沙者也”。

西晋陆机登桓山,写下了《豫章行》名篇,有“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名句。“四鸟”引自《桓山鸟典故》,典出《孔子家语·颜回》。“行矣保嘉福”名句,成为“龙华寺”更名“嘉福寺”的缘由。

1. 陆机与桓山寺奇缘

晋代诗人陆机的名诗《豫章行》,就吟咏了紫荆树、桓山四鸟故事,诗曰: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豫章行》  西晋  陆机(士衡)

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川陆殊途轨,懿亲将远寻。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乐会良自古,悼别岂独今。

寄世将几何,日昃无停阴。

前路既已多,后途随年侵。

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曷为复以兹,曾是怀苦心。

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

行矣保嘉福,景绝继以音。

2.明·陆容《菽园杂记》记载,陆机铜车在桓山

《菽园杂记》明·陆容

卷十五

提督徐州仓粮太监韦通,尝于桓山寺凿井,深数丈,闻锸下有声铿然,得独轮铜车一具,其色绿如瓜皮。通命磨洗,视之,上有识文云:“陆机造。重三十钧。”推之轮转而可行,遂进于朝。时宪宗方好古器物,得之甚喜,受赏颇多。

成化乙巳岁也。

   诠释

陆机与桓山

陆机到过徐州,沿泗水到桓山女娲庙,因洪水而使“陆机造”独轮铜车,淹没于水中。有陆机(士衡)《豫章行》诗:“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陆机沿泗水到桓山,到吕梁洪,到丁溪水。有陆机《行思赋》诗云“乘丁水之捷岸,排泗川之积沙者也”。

后人可能是为纪念西晋陆机,桓山井得陆机造“独轮铜车”;陆机名诗《豫章行》“四鸟悲异林”写桓山鸟故事。故取陆机的名诗《豫章行》中“四鸟悲异林”、“保嘉福”,而使桓山寺改名为“嘉福寺”。

人物生平

陆机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世称“陆平原”。祖逊,父抗,皆三国吴名将。陆机率领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治军有方。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为道家所忌讳。陆机被冤死。

陆机出身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大司马,陆机为陆抗第四子。他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凤凰三年(公元274年),陆抗逝世,陆机与其兄陆晏、陆景、陆玄及弟陆云分领陆抗部曲,担任牙门将。

主要成就:陆机出身名门,其外曾祖父为东吴政权奠基者、吴大皇帝孙权之兄孙策,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上大将军。父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领兵与晋国羊祜对抗。父亲死的时候陆机14岁,与其弟分领父兵,为牙门将。20岁时吴亡,陆机与其弟陆云隐退故里,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拜访时任太常的著名学者张华。张华颇为看重他们二人,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好游权门,与贾谧(mì)亲善,为“鲁公二十四友”之一。

(六)郦道元随孝文帝南巡,到徐州白塔寺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郦道元到徐州,随北魏孝文帝南巡,到白塔寺。在彭城吴寺,元魏孝文把太子思惟像请入北台供养。

《法苑珠林》卷九十一记载:“东晋徐州吴寺太子思惟像者。···元魏孝文请入北台。至高齐后主遣使者常彪之迎还邺下。齐灭周废为僧藏之。大隋开教还重光显。今在相州大慈寺。”

北齐魏在《魏书》中,对北洞山桓山司马桓魋墓,楚王英(东汉楚王刘英),东晋沙门法显,都有记载。

《魏书》有桓山桓魃冢的记载:彭城(前汉属楚国,后汉、晋属。有寒山、孤山、龟山、黄山、九里山、桓魃(bá)冢、亚父冢、楚元王冢、龚胜冢。)

1.北魏孝文帝大兴佛教

北魏孝文帝到彭城,幸白塔寺;元魏孝文(帝)又把徐州吴寺太子思惟像,请入北台(五台山)。《魏书》记载高祖孝文皇帝,太和十九年车驾南巡,“夏四月庚子,车驾幸彭城。”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史料记载如下:

《魏书》志第二十·释老志

十九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顾谓诸王及侍官曰:“此寺近有名僧嵩法师,受《成实论》于罗什,在此流通。后授渊法师,渊法师授登、纪二法师。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人深情故至此寺焉。”

高祖幸彭城,闻之尧暄毁撤徐州城楼,曰:“暄犹可追斩。”《魏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记载如下:

●《魏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薛辩寇赞郦范韩秀尧暄

初,暄使徐州,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及高祖幸彭城,闻之曰:“暄犹可追斩。”毁撤:撤除,毁掉。

2.北魏孝文帝对佛教的发展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四月,孝文帝幸徐州白塔寺。亲见法显建的桓山龙华寺,孝文帝的随从郦道元详细描述桓山龙华寺;并听说法显在彭城的故事,及太子思惟像东还徐州。徐州吴寺太子思惟像,每放异光。被元魏孝文帝请入北台(山西五台山的北台)。

孝文帝大力弘扬佛教,修建洛阳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山西五台山“广化寺”。使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广化寺”对联:“广施法雨滋润众生大地,化度迷津皆成正等正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千年古刹。

拓跋焘在伐宋之时,刘宋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遭到极大的破坏,“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三.桓山龙华寺

(一)桓山女娲庙

桓山龙华寺之前,汉代建有女娲庙。

北洞山桓山寺庙,最早汉代建有女娲寺,东晋修建为龙华寺,明天顺成化年间再改嘉福寺。明成化年间,钦赐寺额“嘉福寺”。龙华寺之前叫女娲寺,因改朝换代,后不断重建,取名圣女寺,永寿寺,嘉福寺,桓山寺,洞山寺。

汉代北洞山桓山建有女娲庙、玄帝庙,香火极盛。

桓山龙华寺的前身是女娲庙,始建于汉代。从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画像,就可以看出,在汉代人们对女娲神的崇拜。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之一,传说伏羲与女娲是由一对兄妹结合为夫妻。伏羲“始画八卦,造契(qì)书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gǔ)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女娲有“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传说。

1.桓山洞顶西王母汉画像石

桓山司马桓魋墓室上面,玄帝庙门口,地面石板上有麟、龙、龟、凤画像,骡马轿车(石刻),西王母,东王公汉画像石,栩栩如生。

这些石刻画像,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是东晋伏滔《北征记》:“城北六里有山,临泗,有桓魋石椁(guǒ),皆青石,隐起龟龙麟凤之像”。这里所说“龟龙麟凤”,正是徐州汉画像石上经常表现的内容,这是汉画像石的先祖。在历史记载的“桓魋石椁”墓上,发现了一块内容为西王母升仙的汉画像石,或许就是伏滔当年所见到的石刻。

徐州汉画像石,是一部“图像的史记”,“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漫步在画像石之间,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

在桓山洞顶,玄帝庙门前《西王母玉山图》汉画像石:如图

图14西王母 玉山图   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图15西王母图(拓片)

(二)桓山龙华寺

1.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桓山、龙华寺

泗水又南径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枕泗水、西上尽石,凿而为冢(zhǒng),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

(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2.明代嘉靖《徐州志》记载:桓山东临泗水,旧名圣女山,有洞山寺

图16明代嘉靖《徐州志》

   3.古诗词记载:桓山东临泗水,并绕桓山而过

北宋苏轼、北宋 陈师道、明·阎尔梅,在古诗词已说明了,桓山东临泗水,并绕桓山半圈而过。泗水经桓山和大山之间流过。

北宋 陈师道《桓山》诗

平江如抱贯秦洪,

双岭驰来欲并雄。

北宋苏轼《桓山》诗

茫茫清泗绕孤岑,

归路相将得暂临。

北宋苏轼《桓山》诗

舣舟桓山下,

长啸理轻策。

《至桓山与仲弟沽饮》 明·阎尔梅               
山下有渔翁,山中有酒帘。

共君何处醉,移棹入霜蒹

4.同治《徐州府志》记载:

又东为青山:山东有村名青山头。

又东北三里为桓山:山临引线河,与青山南北相对。在城北十七里,《旧志》作二十七里,二字羡文。《水经注》:泗水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山抗泗水,上面尽石,凿而为冢,谓之石椁者是也。《魏地形志》彭城有桓魋冢。《一统志》云:桓山亦名魋山,下有桓魋墓,故名。《旧志》:山东临泗水,旧名圣女山,今俗名洞山。伏滔云:椁皆青石,隐起龟、龙、麟、鱼之壮。

案:石椁由山顶凿下数十尺,西向有埏道,门高数尺,宽如之。中广二丈,深三、四丈。两旁有耳房,上皆版石,四壁凿痕阔二指。入夏,上版滴水不绝。记所谓不成者。

以此山西北数十武,復有南北二山,南山顶上有土堆。北山之西数武,又有土山,皆人力所为。

【注】数武shù wǔ:“不远处,没有多远”之意。(武:量词,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泛指脚步)如:行不数武。  復fù:再、又。

龙华寺:《水经注》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案:寺当在城北,今失考。

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泗(水)之经行,以洪名者,城东北十八里,有秦梁洪,城东南二里有百步洪,又南里许为新洪,又东五十里有吕梁洪。”

泗水:“又十里为秦梁洪末直渡,俗名末應渡。”

注释:是秦梁洪的上游。:横过水面。“佛祖教化我,应渡千万世人。”“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桓山脚下秦梁洪末直渡,有桓山龙华寺佛祖、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故取名末應渡。

普度众生: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三十二应渡世人:三十二应,是佛教中常用于形容观世音菩萨的专门用语,即三十二应身,指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根据其种类和根性所示现之三十二种形相。三十二应是菩萨救世的三十二种形态。所以三十二应渡世人:就是菩萨普度众生的意思了。

   渡舟人

吾为渡舟人,应当渡天与地。立在忘川上,只渡有缘之人。

5.桓山龙华寺遗址确定

桓山到汴泗交汇处,有十里距离。泗水西岸有山,是九里山,离泗水有八里多,晋朝没有寺庙,排除;泗水西岸四里是青山,没有寺庙古迹,排除。桓山到汴泗交汇处,之间有秦梁洪。桓山沿泗水向南,是秦梁洪(泗水捞鼎)。从桓山到秦梁洪,这段十分狭小的范围内,泗水西岸不远处龙华寺,只有桓山洞山小学校嘉福寺遗址,当之无疑。龙华寺就在桓山西麓上。

图17桓山龙华寺遗址(洞山小学校)

6.黄河泛滥,泗水改道,古彭城淹没

明代万历三十一年前,黄河未泛滥,没有微山湖。明代万历三十一年( 1603),黄河于曹县、单县决口,微山湖开始形成。1661年微山湖形成。黄河泛滥而淤淹了留城。

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7月16日子时,奎山堤决,徐州城彻底掩埋。

古彭城南门,地下古城墙遗址。(泛亚大厦东边)见图:

图18古彭城南门,地下古城墙

图19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7.桓山龙华寺故址实物

(1)观音菩萨石像及莲花座

桓魋石室,洞门朝西。桓山洞内,至今保留着“观音菩萨石像及莲花座”,洞口还有明代“永寿寺”碑文

图20桓魋石室(观音菩萨石像及莲花座)

图21  明代游桓山记碑

图22 碑背面左侧有线刻大篆“敕赐永寿寺记”

图23 “庙地契约”碑

(2)龙华寺:大殿抱柱底座

图24  大殿抱柱底座

图25  大殿抱柱底座

龙华寺大殿,龙抱柱石墩:下方上园,园直径 50 cm,全国少有。

大石墩:园直径50 cm方直径80cm

小石墩:园直径40 cm方直径60cm

(3)龙华寺:《重修桓山嘉福寺记》碑

图26  《重修桓山嘉福寺记》碑

图27  明朝钦差漕运总兵官杨茂手书“石室”

法显到徐州首建龙华寺,最早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法显在彭城的故事,由唐代道世法师《法苑珠林》记载。

法显第二站到徐州,在彭城桓山首建龙华寺。关于彭城龙华寺遗址的确定,于盛庭教授和韩文元老师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彭城龙华寺遗址,就在今徐州北洞山桓山西麓洞山小学校。

关于徐州龙华寺考证,科学考查论证文章,祥见2016年11月18日彭城周末--徐州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法显建的徐州龙华寺到底在哪?》,2017年1月《淮海文汇》杂志《法显建徐州龙华寺考略》网上查看。2016年11月29日徐州电视台《文化徐州》栏目录制《徐州龙华寺故址考略(上、下)》;2017年6月29日上海电视台录制《带路走天涯(5)千年帝都徐州(上)》报道了“徐州北洞山龙华寺”,网上收看。

8.桓山龙华寺,符合印度建筑风格

(1)东晋法显在桓山建的龙华寺,寺庙后面有石窟,洞中有佛像。

(2)三门殿--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桓魋洞口,这个顺序修建,保持在同一中轴线上。

(3)佛像扣手形为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坐盘手型

从释迦牟尼创建佛教起,到他逝世后一百年左右,称为(原始佛教)。

(4)桓山的洞山寺,山门朝西开,心向佛祖。

桓山的洞山寺,山门朝西开。他作为第一个从西天取来佛家经籍的高僧,经历过十四年的跋涉颠沛辛劳,对佛家发源之地怎能忘怀?所以他兴建寺院第一个开创了寺门朝西的先例,实际上寄托着他虔诚信仰佛祖、立志弘扬佛法的宗教热情。

(5)桓山寺有龙华会

桓山龙华寺,每年三月初五“龙华会”又称庙会。二月初九庙会,为骡马大会,又称牲口市,(牲口寺);每逢这些日子,外省外县、本县本土的香客都纷至沓来,香火鼎盛。“诚心诚意入庙殿,手举清香许心愿,祈求安详赐人间”。

桓山三月初五“龙华会”,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

(6)桓山寺弥勒佛像

桓山龙华寺弥勒佛像,是按照法显天竺取经带回的弥勒佛画像,塑造而成。

弥勒佛画像、释迦摩尼佛像、佛像、菩萨像都是按法显龙华图塑造而成。

(7)明代桓山寺有“十王殿”。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人崔溥《漂海录》记载,“是日晴。晓发船,过九里山,至洞山,山有十王殿”。

【注释】过九里山:因明朝,还没有八里屯、孟家沟。故,以九里山作地标。并不是翻过九里山。只是沿泗水北上,到达今孟家沟位置,与九里山东西相望。

9.桓山龙华寺随朝代变迁而更名及出土物证

徐州北洞山龙华寺是中国第一座龙华寺。北洞山龙华寺的前身是女娲寺。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徐州北洞山龙华寺,又更名为:圣女寺,永寿寺,嘉福寺,洞山寺,桓山寺,见碑文。

徐州历经战乱,水灾频繁,又遭四次灭佛运动,桓山龙华寺毁而重建,更名为嘉福寺,永寿寺,桓山寺,洞山寺。

徐州历经战争,黄河水灾频繁,又遭四次灭佛运动,寺焚修,因之殿宇就倾,且匿匪遗害。龙华寺梵宇之兴替,明代天顺成化年间修建,钦赐寺额“嘉福寺”,嘉靖年间更名“永寿寺”。讵(jù)意而后水患频经,兵焚迭(dié)至,僧徒星散,殿宇灰飞。清道光年间,重装佛像。光绪十三年重修桓山嘉福寺。

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2年),金国军队逼近都城。高宗赵构南逃,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李国渡决开黄河,以阻金兵,河水夺泗入淮,龙华寺山门外被淹,以后黄河又多次泛滥,但具有异国风情的徐州桓山龙华寺依然存在。从北洞山村,村下村,井下井,及地下3米多深挖出的生活用品等,得以证实黄河泛滥造成的灾难。

明成化年间,提督徐州仓粮太监韦通,尝于桓山寺凿井,得陆机造独轮铜车一具,其色绿如瓜皮。“独轮铜车,一色绿如瓜皮。”则证明此车落入河水中一千多年,因黄河决口,使黄河与泗水合一,而没入泥土中。

龙华寺在历史上遭遇四次“灭佛”的毁坏,其间,文字记载和龙华寺的碑刻也毁于一旦,现在除了《水经注》有桓山龙华寺记载外,没有找到其他文字记载和龙华寺的碑刻记载,但桓山龙华寺的故事都代代相传。

北宋苏轼《游桓山记》曰“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桓山洞内石柱碑文上有:金朝“大定戊子”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戊子年)。

明天顺成化年间,重建龙华寺,更名嘉福寺,记载在明嘉靖《徐州志》中,并留下大量文献史料和碑刻。

四.法显在彭城(徐州)---- 唐道世《法苑珠林》

法显由青岛陆路南下建康(南京),道过彭城,受青兖刺史刘道怜之请,住了一冬一夏,在这里夏坐(时间是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第十五次夏坐),并持龙华图在彭城北郊泗水西岸桓山首建龙华寺。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详细记载。而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则记载了法显天竺取经归来,到彭城寻访吴苍鹰的故事。

(1) 唐道世《法苑珠林》记载:法显“往彭城追访得吴苍鹰”

东晋沙门法显在徐州,记载于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唐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显“往彭城追访得吴苍鹰”的故事,如下:

唐总章元年(668),道世《法苑珠林》第八十九

受斋篇第八十九(此有二部)

感应缘(略引四验)

东晋沙门法显,宋沙门僧伽达多,宋居士郭铨,高齐沙门宝公。

东晋徐州吴寺太子思惟像者①。昔晋沙门法显,励节西天,历游圣迹。往投一寺,大小逢迎。显时遇疾,主人上座亲事经理。敕沙弥为客僧觅本乡斋食。倏忽往还,脚有疮血。云:往彭城吴苍鹰家求食,为犬所啮。显怪,其旋转之间,而游数万里外,方寤寺僧并非常人也。后随船还国,故往彭城追访,得吴苍鹰。具状问之,答有是事,便指余血涂门之处。显曰:此罗汉圣人血也。当时见为觅食耳,如何遂损也?鹰闻惭悚②,即舍宅为寺,自往扬都③求诸经像。正济江中,船遂倾侧。忽有双骨各长一丈,随波腾漾,掩入船中,即得安流升岸。以事奏闻,乃龙齿也。鹰求像未获,溯江西上,暂息林间。遇见婆罗门僧持此像行曰:欲往徐州与吴苍鹰供养。鹰曰:必如来言,弟子是也。便付像,将还至京。诏令摸取十躯,皆足下施铭。而人莫辩新旧,任鹰採取。像又降梦,示其本相。恰取还得本像,东还徐州,每放异光。元魏孝文④请入北台⑤。至高齐后主⑥遣使者常彪之迎还邺下⑦。齐灭周废,为僧藏之。大隋开教,还重光显。今在相州大慈寺⑧(右此一验见晋史杂录)。

【注释】①吴寺太子思惟像者:太子思惟像者,即半跏思惟太子像,佛像雕刻中的一种倚坐像。②惭悚[cán sǒng]羞惭惶恐。惭(慚) cán 羞愧,惭愧。

扬都(南京):扬都:即南京。东晋首都为建康(南京)称扬都,主要城市吴郡、扬州。南北朝时称建康为扬都。东晋首都建邺,即今之南京。

元魏孝文:指元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高祖。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太子思惟像,被孝文帝请入北台(实指五台山,山西五台山称北台);后来又被后主齐高帝迎于邺下(邺下即邺城,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到唐代时,又被请至相州大慈寺(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供养。

北台:佛教术语,指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代州,地处北地,故称北台。

高齐後主:高齐即北齐。因为北齐皇室姓高,为区别萧齐,故称高齐。“北齐”同时还有后齐、高齐的称呼。北齐后主:北齐后主一般指高纬。北齐后主高纬是武成帝高湛之子。

高纬,别称:高仁纲,齐后主。字号:仁纲。后齐:后齐即北齐。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又称后齐(公元550年-577年)。北齐、后齐。简称:齐。

邺下: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安阳地区。邺下:邺”,史书或称“邺下”“邺城”“邺都”等。北魏在邺城设“相州”。

今:指唐朝。大慈寺:指相州大慈寺。在今河南省安阳市。

图28思惟菩萨像

图29  思惟菩萨像  北齐(公元550--577年)

五.法显在彭城(徐州)----《佛国记》

(一) 东晋 法显著《佛国记》记载:刘沇青州请法显一冬、一夏

东晋法显大师著《佛国记》,成书于东晋义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记载“刘沇青州(徐州刺史刘道怜)请法显一冬、一夏。”如下:

《佛国记》(东晋)法显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已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到长广郡界牢山南岸,便得好水、菜。但经涉险难,忧惧积曰,忽得至此岸,见藜藿菜依然,知是汉地。

得两猎人,即将归,令法显译语问之。法显先安慰之,徐问:“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佛弟子。”又问:“汝入山何所求?”其便诡言:“明当七月十五曰①,欲取桃腊佛。” 又问:“此是何国?”答言:“此青州长广郡界,统属晋(刘)家。”闻已,商人欢喜,即乞其财物,遣人往长广。

太守李嶷敬信佛法,闻有沙门持经像乘船泛海而至,即将人从至海边,迎接经像,归至郡治。商人于是还向扬州。刘沇青州②请法显一冬、一夏。夏坐讫,法显远离诸师久,欲趣长安。但所营事重,遂便南下向都,就禅师出经律。

注释①法显青岛登陆时间:义熙八年(412)七月十四日(阴历),阳历9月5日(闰六月)。②刘沇青州: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兖、青二州刺史。参见章巽《法显传校注》149页。

法显西行第十四年,海上归来时,于船上安居,即义熙八年(412)之坐夏。

法显西行第十五年,法显在彭城(徐州)夏坐,即义熙九年(413)之坐夏。

(二)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兖、青二州刺史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六卷

[1]晋纪三十八 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411)

[2]春,正月,己未,刘裕还建康。

[3]是岁,并州刺史刘道怜为北徐州刺史,移镇彭城。

[4]八年(壬子、412)

[5]闰月,庚子,南郡烈武公刘道规卒。

[6]庚辰,诏大赦,以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为都督荆·雍·梁·秦·宁·益六州军事、荆州刺史;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

(三) 法显青岛登陆,第二站到徐州

谈到法显文化,就是《佛国记》。东晋法显著《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历游天竺记传》。

法显回到汉土,回国后的行程路线是:

青岛崂山登陆 --- 徐州(彭城桓山首建龙华寺)--- 向都(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道场寺,翻译经籍,撰写《佛国记》--- 荆州(江陵,又名荆州城)卒于新寺(辛寺)

注释东晋首都建康(南京)道场寺,又名斗场寺,以所在地斗场里(村)得名。道场寺,地处南京中华门外,为道场寺遗址。(现已不存)

江陵辛寺,就是法显圆寂的荆州辛寺。就是今天王禅寺。

江陵,又名荆州城。江陵是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地名。

法显第二站到徐州,法显撰《佛国记》有记载。

《佛国记》“刘沇青州请法显一冬、一夏”。

《佛国记》,《水经注》,《资治通鉴》三本书参照,就知道刘道怜请法显在彭城一冬一夏。

《水经注》中记录了法显归国后在彭城的行踪。校注《法显传》,《水经注》的有关部分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资治通鉴》记载“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兖、青二州刺史”

唐代道世《法苑珠林》记载了东晋沙门法显在徐州。

梁朝释僧祐《出三藏记集》第十五卷记载“荆州辛寺”如下:

《出三藏记集》  第十五卷

“後到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二。众咸恸惜。其所闻见风俗,别有传记。”

    梁慧皎撰《梁高僧传》卷三《法显传》

“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其游履诸国。别有大传焉。”

附录:章巽《法显传校注》---- 摘要

《法显传校注》章巽P.149

南下向都

刘沇青州①请法显一冬一夏②。

注:刘兖青州:《资治通鉴》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九月,“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法显传》中“刘兖青州”即刘道怜。

刘沇青州:即刘兖青州、刘兗青州。兖、兗、沇

②请法显一冬一夏:汤用彤认为,谓此一冬一夏,法显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汤氏言:“《水经注》泗水篇云:(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据此,法显在崂山上陆后,必系由陆路南下,道过彭城,并在此逗留颇久,因而有故事之遗传。又按《宋书》五十一刘道怜传,谓道怜于义熙七年加北徐州刺史,移镇彭城。合以《通鉴》所载,则道怜七年在彭城,至八年九月十三日奉命为兖、青州刺史,至早在此月后,移镇京口。而法显则疑于八年七月中在长广郡。郡守李嶷(nì)或李安民之祖父(安民幼在山东,且信佛法)。自刘裕收复青、徐州后,北方倚道怜为重镇,李嶷或原为刘家部将,彼既见法显,因资助其南往彭城见道怜。其时道怜尚未南去,因留供养(或即住于龙华寺)。及道怜去后,刘怀慎以辅国将军监北徐州诸军事,镇彭城(宋书卷四十五)。此地仍属刘裕势力范围(故传文谓统属刘家,亦是实录),自有人资给。而彭城西通开、洛,(刘裕义熙十三年即自彭城西进伐秦),法显在彭城安居之暇,徘徊岐路,故欲西去长安,亦与事势相合。但因彭城以南,均属晋土,自此发迹下都,其事顺便,故于九年遂南下,约在秋冬之际到达也。按:道怜在义熙十一年,始解兖(兗)、青刺史。而依作者(指足立喜六)意,《法显传》作于十年,书中称道怜为“刘兗青州”,固亦无不可也。(见《评考证法显传》)汤氏之说是也。

夏坐:自发跡长安之年(公元399年)计算,此为法显西行以来第十五年即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之夏坐。

向都:金本(记引)作“回都”。此所云“都”,即东晋之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第二篇   秦始皇泗水捞鼎

秦梁洪因泗水洪流急险而有名;因秦始皇泗水捞鼎而出名;因《史记》记载而千古流芳。

秦始皇捞鼎的故事记载于:汉·司马迁《史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汉画像石、

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

泗水流经桓山与大山之间,形成洪流“秦梁洪”。参见“明代以前 古泗水环绕桓山图”

嘉靖《徐州志》记载:秦梁洪:秦梁洪,末直渡,有“广济桥”在东北岸。

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人崔溥《漂海录》记载,沿泗水北上,经徐州北洞山,秦梁洪铺:

“是日晴。晓发船,过九里山,至洞山,山有十王殿。又过秦梁洪铺、茶城店、梁山寺,至镜山市镇。”因明朝,还没有八里屯。故,以九里山作地标。

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泗(水)之经行,以洪名者,城东北十八里,有秦梁洪,城东南二里有百步洪,又南里许为新洪,又东五十里有吕梁洪。”

泗水:“又十里为秦梁洪末直渡,俗名末應渡。”

清道光11年《铜山县志》(1831年):卷二  山川

秦梁洪:秦梁洪,城东北二十里,有末直渡,东北岸有桥。

1958年开始治理京杭大运河,河道取直,古泗水秦梁洪“下渡口”末直渡旧地仍在,在秦梁洪铁路大桥北头,铁路西。

1958年开挖新运河,运河取直,荆山桥拆掉,新运河从秦梁洪村中穿过。1959年疏浚京杭运河时,在秦梁洪村地下六、七米处,发现明代村庄遗址,出土了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所立五圣神祠碑,碑文中有徐州城东北秦梁洪的记载。

“刱建五圣神祠”碑文:“大明国直隶徐州城东北秦梁洪,乌须沟以南王五村,乃古迹地名。运河之东敬立五圣神祠庙宇一方,以求因我处无居神之所”。

《刱建五圣神祠》碑,徐州博物馆收藏。

五圣祠:庙名五圣祠,是因为庙内供奉的是:龙王、花神、土地、山神和药王五位神灵,所以称为五圣祠。

秦梁洪嘉靖三十三年《刱建五圣神祠》碑      《河防一览图》明万历十九年(1591)立石拓本

《河防一览图》记载 秦梁洪

(明·万历)《河防一览图》潘季驯编绘,据明万历十九年(1591)立石拓本

《河防一览图》有三种版本

一为书本形式,二为墨拓本,三为彩色摹绘本,其内容与绘画几乎完全相同。

  书本形式的《河防一览图》于明万历十八年十二月绘成,次年刻印。

  墨拓本,图说题款为“万历十九年”。其地图比书本图扩大了一倍,纵横43厘米×2010厘米,均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彩色摹绘本,为后人摹绘,年代不详。纵横45厘米×2008厘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河防一览图》明万历十八年刻本

万历《河防一览图》徐州秦梁洪  (复制品)

《河防一览》是明代河工专家潘季驯(1521—1595)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河工专著之一。成书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此图绢本设色

四库全书  万历《河防一览图》

说明:

(1)《河防一览图》,图中“秦梁洪”三字。版本不同,标法不同。有标“秦梁山”,“秦筑山”。画出的这两座山,为人造山,在明代万历年间,还存在。说明是秦始皇泗水捞鼎,捞出来石头,堆积成山,堆石为梁。所以,称秦梁洪。

“秦築山,秦梁山,秦梁洪”代表着秦始皇泗水捞鼎的故事。在徐州北郊秦梁洪村西。

梁:“积石为梁”築:石头堆积   洪:大,洪水。洪大。大水:山洪

莫直,指莫直渡、末直渡。秦梁山,在秦梁洪处。梁山,在境山处,距离垞城很近。

庙山,在茅村大山村,与洞山(桓山)相邻,属于九里山之余脉。

大庙镇有个庙山村,属徐州贾汪区。

庙山,即今大山。其中有关帝庙的石山,今开山取石,已基本削平了。

大山村,有两座山,最高大的山,在周围河套里,它最大,故称大山。因其山上有宝塔,故又称塔山。

洞山,即桓山。桓山龙华寺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 。

   (2)《徐州志》州境图,桓山东临泗水; 汴泗交汇,在彭城东北角。

(3)万历十九年《河防一览图》,洞山(桓山),桓山脚下东南500米秦梁洪,漕黄交汇处,在垞城。《河防一览图》徐州段,黄河改道,汴泗交汇北移了。

垞城:明以后作茶城。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北二十余里。元、明以前城东临泗水。《元和郡县志》:“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盖南北朝时戍守要地。后为运道所经。明嘉靖、隆庆间,黄河北徙,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后运道东移,茶城仍为要冲。

秦梁洪(秦始皇泗水捞鼎,不得)

图32  秦梁洪碑(秦始皇泗水捞鼎)

图33  秦梁洪碑(背面)

图34  秦始皇泗水捞鼎处(下渡口西)

图35  泗水捞鼎徐州贾汪区出土

图36 泗水捞鼎图拓片

图37 泗水捞鼎汉画像石徐州博物馆藏

图38  泗水捞鼎图拓片

1.秦始皇泗水捞鼎

《史记》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既已,齐人徐市(fú)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

(xiān)人。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2.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

《史记正义》唐代 张守节

“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之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

   人物生平

张守节

唐代开元年间有一位学者名叫张守节,曾经给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作注,起名《史记正义》。他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唐魏王李泰、萧德言等人所撰写的一部地理著作《括地志》。张守节本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根据其著作《史记正义序》一文中有“守节涉学三十余年”的话语。此序写于唐玄宗开元24年(736),由此上溯,恰好是武则天当政的强盛时期,那么,“改曰日本”一事,他应是亲自闻听过的。开元时官诸王侍读,守右清道率府长史。

3. 北宋陈师道“平江如抱贯秦洪”

宋代诗人陈师道在咏《桓山》诗中,就提到秦梁洪(简称秦洪),“平江如抱贯秦洪”。

桓山北宋徐州诗人陈师道

平江如抱贯秦洪,双岭驰来欲并雄。

是物皆为万世计,阖棺犹有一朝穷。

林峦特起终为污,美恶千年竟不空。

尚有风流羊叔子,稍经湔洗与清风。

注释

秦洪:徐州北部秦梁洪,《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传说大禹治水时制造的象征国家政权和统一的九鼎之一沦没入彭城附近的泗水故道内(今大山村南,桓山东,下渡口河塘西),秦始皇东巡路过彭城,令人泗水捞鼎而未得。

桓山:徐州北部古泗水西,茅村乡洞山村的一座历史名山,传说为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之石室墓。

羊叔子:羊祜,西晋时期人物。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羊流人。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秦梁[qín liáng]:地名。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

《初学记》卷五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秦梁,地名也。或云秦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此水,率百官以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覩所累石,无造作之处。”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卷八记载:“菏水又东,迳秦梁,夹岸积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东巡所造,因以名焉。”

秦梁洪为泗水激流河段,是秦始皇泗水捞鼎处。在彭城北郊,桓山东南500米处河段。

而秦梁,地名也。在山东省,菏水与泗水交汇处。

第三篇  汴水和泗水交汇

汴水和泗水交汇之处,在徐州城东北角。唐代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汴泗交流郡城角”。汴水和泗水交汇之处,称汴泗交汇。在今二坝窝铜牛处。如图:

图39 徐州汴泗交汇碑

图40  徐州汴泗交汇处二坝窝铜牛

【注】徐州汴泗交汇碑(现在坝子街),应立在徐州汴泗交汇处,即二坝窝铜牛处。

2 咏泗水汴水诗词

泗河流至徐州市区东北二坝窝(铜牛处)与汴河相汇。历代都有文人诗赋。唐代散文家韩愈“汴泗交流郡城角”的诗句,形象地叙述了汴泗两河在古城徐州城角下合流的情景。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一诗,是韩愈的名篇。张仆射是镇守徐州大将张建封的别称,也是诗人,“右仆射”是他的官职,韩愈在其幕府做事。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中唐  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雨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唐代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赞美汴水泗水的诗句,脍炙人口。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解释

汴水、泗水:皆水名,汴水源于河南,泗水源于山东,至彭城(今徐州市)合流,后入淮水,至扬州南瓜洲入长江。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邗江县南,大运河入长江处,唐代是南北交通要冲。吴山:泛指江南群山。悠悠:深长的意思。

谢谢收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