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止痛药物——真的容易上瘾吗?

多少人在忍受癌痛的痛苦?

疼痛是癌症的主要症状,癌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本身,其次为肿瘤治疗引起的,其发生率高达70%。选择理想的止痛药并合理使用,90%以上疼痛患者可以达到无痛,然而,实际上在我国,仅三成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调查表明,近一半患者的癌痛控制不佳是由使用止痛药不足导致的,而患者担心止痛药的成瘾性,主动抗拒使用止痛药是最主要的原因【1】。事实上,止痛药的成瘾性真的那么大吗?有必要因此忍受癌痛吗?许多患者甚至医生对此有误解。

◆◆◆

01

什么是止痛药?

止痛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属于消炎镇痛药,凭医生处方可以在药房购买。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轻度癌痛可以用消炎镇痛药即可【2】,这类止痛药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不适,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诱发胃溃疡、胃出血或穿孔及肝肾功能损伤。另一类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吗啡等阿片类药为代表,是由国家严格监管的药品,就是许多患者害怕会上瘾的止痛药。

吗啡是癌症重度疼痛的一线用药。早在1804年,德国药师赛尔杜纳(Friedrich Wilhelm Adam Sertǜrner) 就从罂粟中提纯出吗啡,一开始,它用于止痛、镇静及催眠,很多疾病(除了癌症还有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外伤等)都有疼痛,吗啡因其强大的止痛作用在当时被称为“神药”,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吗啡有可怕的心理依赖作用, 即成瘾性, 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 各国都制定了严格措施, 限制吗啡在临床上的使用。

赛尔杜纳

但是当时的科学家、医生们看到了吗啡用于癌症止痛的巨大潜力,他们研究药物控释技术、摸索安全有效用药方案等,经过数百年的努力,认为现有的为数有限的药物能够也应该用来解除大多数癌痛患者的疼痛,终于在1986 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疼痛治疗委员会”建立了后来广泛流传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即:对轻度疼痛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痛药;对中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对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2】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

02

止痛药真的会上瘾吗?

事实上,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虽然具有成瘾性,但在医生专业指导的剂量下使用,规范化使用该类药物致成瘾的现象很少见(占0.033%),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止痛药的作用是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而不是产生欣快,这是和吸毒的最大区别。并且使用过程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按阶梯给药,一旦肿瘤得到治疗,疼痛缓解,轻度止痛药替换强止痛药,最后疼痛消失,止痛药停止。相比未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规范使用止痛药的患者不但身体的疼痛明显减轻,而且可以有效患者心理焦虑、恐惧等问题,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3】

早在1984年,WHO就将吗啡消耗量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癌痛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并对80个国家的吗啡消耗量统计,发现26个发达国家的医用吗啡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90.26% ;而54个发展中国家消耗量仅占9.74%。近些年,我国医用吗啡年人均消耗量已明显提升(0.216mg),但是仍远低于发达国家(22.28mg)【4】

包括吗啡在内的阿片类药物是柄双刃剑,我们中国是唯一一个因为鸦片被迫在本土进行两次战争的国家,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沉痛的记忆。中国大约在30年前开始推广三阶梯止痛原则,吗啡被广泛用于癌痛治疗之初,不仅患者本人有种种担心,拒绝服药,不愿意主动上报疼痛,害怕成为“瘾君子”,很多明明需要它的患者却视之为洪水魔兽,甚至许多医生对这些强止痛药不了解、不支持,默认患者“能忍就忍”,卫生管理机构、公安缉毒人员也害怕医院成为“毒品来源”【4】。然而30多年过去了,曾经担心的流弊并没有成为现实,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已经成为重度癌痛患者的金标准。我们相信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力,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止痛原则,不断提高现有的止痛水平和医患认知水平,肯定会让广大癌痛患者获得更满意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琳, 彭幼清, 俞海萍. 癌痛病人对使用止痛药治疗态度的研究进展. 2014年.

【2】刘端祺. 三阶梯_止痛原则临床实践20年. 2007年.

【3】代晓娇. 肿瘤科病房开展癌痛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评析. 2019年.

【4】岳林, 谢淑敏, 刘家浩, 吴美静, 张雷. 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调查. 2017年.

编辑:王倩云

审核:王晶晶

来源:癌痛攻关小组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