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不等于「讨好」别人

一段对话

她:老师,最近认识了一个人,感觉还不错,要怎么聊天呀?

我:多积极回应对方,给点存在感。

她:积极回应?那不就是成了癞皮狗吗,这样会不会不好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积极回应,积极关注这些行为,被标上了讨好,跪舔等行为了。

微信上多回几句话,就成了跪舔。多主动去关心对方,就成了讨好。

这里侧面反映出了,大家对于积极回应和讨好之间,出现了理解偏差。怎么去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呢?

举个例子:

你喜欢的人,很激动地跟你说,他喜欢的游戏战队昨晚夺冠了。你对这个游戏一窍不通,完全读不懂他激动的点在哪里?面对这种情况:

讨好回应就是:哈哈哈,我也看了这个。

你为了强行和对方搭上话,即使遇到了自己不了解,不喜欢的话题,也依然去接下来。

你的本意是不想聊这个话题的,但是为了避免对方觉得和你无话可说,你委屈了自己去聊这个话题。

而积极回应就是:哇,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球队?

你不喜欢这个,那么就将话题重心转移到他本人身上。借这个让对方兴奋的话题点,来了解对方背后的动机。

对方谈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会侃侃而谈,而你也借此有了了解对方的机会,两全其美。

讨好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回应了对方的话题点,但是因为你不感兴趣,也不懂。实际上无法和对方产生有效共鸣,最终这场聊天会沦为表演。

而积极回应的方式,则更加洒脱,你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将话题重点转移到对方本人身上,我依然在关注这场对话,并没有敷衍。

给对方一种“你在积极关注我”的感觉,这就是被理解,被需要的感觉。

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点,就是你的回应方式,是否在委屈自己。

比如,聊自己不想聊的话题,说自己不认可的话题,做自己不肯定的事情。当你在委屈自己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实际上是放在了自己身上。

你更加关注自己做得好不好看,能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有没有影响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

讽刺的是,正是你对自我的过度关注,才会让你出现这种委屈自己的行为,因为自我形象在对方眼里的完美程度是排在第一的。

而积极回应则是不委屈自己,也正是因为不委屈自己,所以你的注意力会从自己,转移到对方的身上,更多去关注对方的情绪,感受,行为。能够让对方产生一种,被看见,被在意的感受。

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做到积极回应,而不是讨好呢?

我的建议是:1. 不委屈自己   2. 关注对方本身。

这个就是积极回应。

举个例子,来增加理解。

比如你喜欢的人,本来每天晚上都会跟你聊天的。然后突然有一晚,跟你说:“我病了 ,好不舒服。”

最典型的讨好回应,就是,多喝水,快吃药,我带你去看医生之类的。

你看,你想要的是带他去看医生,让他都喝水,吃药啥的吗?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是,和他聊天。

关注对方本身,这个条件满足了,你很关心了,比他自己还要关心他了。

但是不委屈自己这个条件,你没有满足,因为你没有响应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积极回应就是:你怎么病啦,那你岂不是不能跟我聊天了。看你很难受的样子,今晚就放过你啦。这次你很真实的响应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也做到了关注对方本身。

病了,要多喝水,吃药,看医生。这些常识任何人都懂的,你说这些,就等于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对话会不知道多喝水,吃药吗?

但你要是表达:“那你岂不是不能跟我聊天了”这里就能传递出,你是想和他聊天的信息,即使他病了,你依然第一时间惦记着和他聊天,其次才是想着担心他的身体之类。

这种玩笑式关心,反而会让对方在无压力状态下感受到你的关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