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医案、配方
肾病综合征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
见。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范畴,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所致。
肾病综合征发病初期,大多属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消除水肿、蛋白尿,改善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蛋白,降低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说明和解少阳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临床应用】
饶氏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与对照组相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方法:对照组除限盐、休息、防治感染等一般治疗外,激素首选强的松1mg/k,早晨顿服,8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10%,减至小剂量改为隔日晨顿服1mg/kg,持续一段时间后,减至维持量(隔日晨顿服10~20mg)维持1~2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另用环磷酰胺8~12mg/kg加人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连用2天,每2周1次,累积总量小于或等于150mg/kg,改为每3个月冲击1次,继用2年。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另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药用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30g,黄芪30g,当归15g,丹参30g,三七粉6g.(冲服),虫草3g(冲服),甘草6g。水肿加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湿热蕴结加黄柏15g、苍术10g、薏苡仁30g;肾气虚加菟丝子15g、益智仁15g、杜仲15g、桑寄生30g;肾阳虚加制附子(先煎30分钟)10g、肉桂(后下)10g;肾阴虚加黄柏15g、知母15g、枸杞15g每日1剂,加水煎3次,取汁300m,每次服100ml,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用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3.3%,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缓解率62.5%,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有消除水肿、蛋白尿,改善高脂血症,提高血浆蛋白作用。
【病案举例】
1.洪某,男,9岁。患儿因头面四肢浮肿、尿少月余,近来周身浮肿,双下肢按之凹陷,心悸,尿少,舌淡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浮数。查尿蛋白( ),尿蛋白定量120mg/24h,血浆蛋白定量200mg,胆固醇6.7 mmol西医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环磷酰胺、激素、利尿剂及中药五苓散治疗后,未见好转后经仔细辨证,方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名柴苓汤)柴胡6g,黄芩6g,党参10g,法半夏10g,茯苓12g,猪苓12g,白术10g,陈皮10g,桂枝3g,生姜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1剂,5剂后,尿量明显增加,浮肿消退,守前方又服5剂后,改用健脾补肾之剂调理,复查尿常规已正常。
按:小柴胡汤不是治疗水肿的主要方剂,而常被人忽略。但《伤寒论》少阳篇的提纲记载:“或心悸、小便不利小柴胡汤主之。”三焦亦属少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以三焦的通调与津液的输布是密切相关的。《伤寒论》中应用小柴胡汤时曾记载“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可见小柴胡汤有通上焦、下津液而宣肺利尿的作用。本例选用五苓散乏效,后经加用小柴胡汤,尿量明显增加,浮肿消退,可见小柴胡汤亦有疏利三焦、利尿消肿的作用。
2. 患者,男,60岁,1996年6月6日初诊。尿频且艰涩淋沥,伴耳鸣,乏力,下肢浮肿,腹水,某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除腹水好转,余症不减。诊见患者面色少华,神疲,腹平,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弦。尿蛋白( ),血清蛋白A22g/L,血清蛋白G26g/LB超示:有腹水,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久服激素及温阳利水之剂,以致伤阴,形成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治当健脾补肾,气血双补。方用大补元煎加减10剂未见好转,故从肝胆入手,以小柴胡汤调肝胆,合大补元煎健脾益肾。处方:柴胡30g,黄芩6g,党参30g,熟地黄24g,山药0g,山茱萸20g,杜仲12g,当归12g,枸杞子12g,炙甘草12g5剂后诸症明显好转,原方加陈皮12g,砂仁10g,酸枣仁12g,5剂服药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尿蛋白( ),血清蛋白A32g/L,血清蛋白G24g/L,原方去黄芩,柴胡改为9g,陈皮改为9g,加金樱子18g、芡实20g、白果3g,随症加减继服月余,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