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诊断学
思考一:什么是文化诊断学?
广义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诊断学在医学上是运用医学知识对疾病进行分析诊断的一门学科。把文化和诊断学统一在一起,在字面上讲,就是要创建一门分析和诊断文化现象的学科。
其实,文化是个大杂烩,其中有先进的和落后的,美好的和丑恶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空前快捷,也空前的自由和混乱,各种伪文化、非文化,反文化、不健康文化、亚健康文化都披上文化的外衣。很多人迷失在知识的海洋,分不清文化的真、假、善、恶、美、丑……以至于当一个人接受了腐朽观念就可能出现腐败的行为,当一个人接受了邪恶观念就可能产生邪恶的行动。
文化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思想文化的混乱是社会动荡的先兆——文化的混乱必定会带来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不安,反过来又会诱导人们内心的迷惘。好的文化可以引导正确的行为,坏的文化可能会产生误导。即使是好的文化其中也可能存在不好的因素,并可以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做出健康和亚健康的分析诊断。即使伪文化和反文化其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有价值的因素,并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批判取长补短。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文化越来越需要诊断。
在全球化时代,在文化多元化社会,文化诊断学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化解和缓解文化冲突。
以创造力为核心、以合理性为导向、以真理结构为理论基础、以多元化统一为原则、以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驾驭能力为根本,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文化创造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倡导并力行的文化诊断学。由于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要想对文化做出科学诊断必须提高思考力水平,因此,建立思考力体系、完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对象化能力,这是文化诊断学的基本前提。
从另一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供给,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对什么样的文化产生共鸣,从而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需求。当人们具有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形成对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产生对文化的健康需求,这种健康需求必然的促使文化的健康发展。但当人们缺乏对文化的分析诊断能力,就会迷失在文化知识的海洋,文化创造就会以低俗和媚俗的方式来满足人们迷乱的需求,文化发展也就失去了健康环境和健康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诊断学也是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能力的一门学科。
思考二:为什么要创建文化诊断学?
诊断文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建立文化诊断学。例如,企业文化需要诊断,否则不合理的企业文化将窒息企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诊断,否则复兴中国文化可能会演变成复古中国文化;科学文化需要诊断,否则科学的发展有可能脱离或偏离人类价值体系。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知识具有量大、快速、杂乱的特征,并且泥石俱下、鱼龙混杂。《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这样说:“文化的发展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环境,但是,假如类似色情、暴力、邪恶等文化现象象毒草一样在文化的花园中不受限制地疯狂蔓延,那么,百花的开放会不会受到杂草的侵害?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要培育出好的花圃、种出好的庄稼,必须甄别和剔除一些杂草,否则庄稼地里就会杂草丛生而成为荒蛮。在这个意义上说,一种无序的文化繁荣和混乱的思想活跃,带给人们的不是知识和智慧,而是精神的疲惫和理性的迷茫。当前,由真理困惑和价值迷失导致的思想迷惘和文化混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为此,我们开创并力行一门新型学科——文化诊断学。我们认为,在文化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文化的评价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经验和权威者的声音,而应该建立这样的一门科学,使之具有学科的性质,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自觉运用……”
在全球化时代,对于文化诊断来说,不能用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作为评判另一个国家的价值标准;不能以本民族文化为标尺评判别的民族文化;也不能用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做标尺衡量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更不能以一个政党和一种主义为标尺评判别的政党和别的主义,否则就会导致作用与反作用,诱发文化冲突和矛盾纠纷。
然而,如果没有科学的文化评价体系,人们就会用政治需要去评价,一旦涉及到政治利益,文化将成为政党和政客们豢养的小妾,或因为政治得势恃宠而骄,或因为政治失势流浪荒郊。
人是文化的产物,当文化失去了自己的骨气和风貌,当文化本身沦为政党和政治家的“小妾”,那么,文化如何塑造人格的的独立?如何教化素质的提高?所以,社会发展到今天,完全有必要建立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评价的科学体系,使之形成一门学科。
爱,能够创造一种文化;恨,也能创造一种文化,政治宣判不是评价文化的合理手段,它只能制造愤怒和仇恨,使更多无辜者成为文化冲突的牺牲品。必须超越狭隘的政治利益,站在时代的统一性要求上分析和评价文化。必须洞悉真理结构,站在真理的结构完整性和关系完善性要求上分析和评价文化。必须理解价值的多元化,站在多元化统一的原则要求上分析和评价文化。必须以合理性为导向,在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性关系中分析和评价文化……要想使这些理论、方法和原则更加科学和规范,更能体现文化发展规律的需要,我们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学科,即:文化诊断学。
从另一个方面讲,提升人们欣赏文化、诊断文化、借鉴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也需要建立文化诊断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对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健康需求。然而,要培养和提高一个人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必先提高他的思考力水平,要提高他的思考力水平,必先促使他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按照这个发展逻辑,必然地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系统的方法论体系——文化诊断学。
思考三:如何进行文化诊断?
曾经有一位教授这样问:“学术上连文化的定义都很难统一,怎么可以对文化做出诊断呢?”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通过不同的方式问过我。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做出解释。因为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根源,只要抓住了它的根本和根源就可以对事物的本质做出分析和判断,文化也是这样。因此我回答说:“不是不能对文化做诊断,关键是如何给文化做诊断”。
拿文化来说,尽管它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五花八门的内容,但是,任何可以称作文化的现象,它在源头和根本上都与人的活动分不开,脱离了人的活动和人的对象化过程,任何现象都不具有文化的本质。而人的一切创造活动都不能脱离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理所当然的成为文化的根源和根本。
由于思考力水平制约着行动力水平进而决定了创造力水平,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进而决定了实践方式,因此,只要对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和思维方式做出诊断,就能够从根源和根本上对他的创造力水平做出诊断。文化诊断学通过思维体系完整性、思维方式完善性、思维的对象化能力分析诊断人的思考力水平、行动力水平、创造力水平,进而对文化载体做出分析诊断,最终达到对文化的分析和诊断。《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当一种创造活动和创造过程在创造力体系上不完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时,作为文化诊断学,可以根据其程度的不同,做出健康或亚健康的诊断结论,并且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当一种创造活动和创造过程目标不合理、方法不可行、组织不协调,作为文化诊断学可以根据其程度差别做出健康或亚健康的诊断结论,并且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其实,文化从本质上可以分文化知识、文化创造(文化实践)和文化借鉴三种基本样式,文化诊断学也分为:对文化知识的诊断;对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的诊断;对文化借鉴的诊断。其中,文化创造最为关键。只要抓住了文化的创造力本质,掌握了思维方式和思考力的对象化规律,就能够对文化创造作出科学诊断。既然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那么抓住了创造力的结构和创造力的对象化过程,就能够抓住文化的核心和关键,至于文化的知识体系及其表现样式,则具有日映影随、水到渠成的特征。
思考四:文化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很容易混淆论证和认证的关系。事实上,论证是分析对象在真理相对性条件下的合理性,认证则不然,只要符合标准就能够通过认证。认证以标准为主体,对象为客体,对象必须符合标准的需要才能通过认证;论证则以对象为主体,“标准”为分析工具,对象符合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即为论证。一字之差,意义相差很大。文化诊断学对文化的分析诊断属于论证的范畴,不属于认证范畴,只有首先在思想上清楚了这一点,然后才能具体理解诊断文化的所谓诊断标准。
在此,我先介绍文化诊断学的四个关键性的内容,这四个关键能够帮助人们把握从事文化诊断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向,至于文化的“诊断标准”,实质上属于论证方法,它涉及到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我们将通过“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在线学习”这个思想交流平台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具体可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
理解了论证和认证的本质,对于文化诊断学来说,必须把握文化诊断学的四大关键内容,这四大关键是:
(一)创造力是文化诊断的核心 在人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力是最本质的东西,无论是文化创造还是文化欣赏都需要体现相应的创造能力,因此,文化是由创造力决定的。不管文化现象如何复杂,抓住了创造力这个核心就抓住了文化的本质,如果放弃了文化的创造力本质,人们就可能会迷失在知识的浩瀚海洋,被许多文化表象和文化创造的虚拟世界所迷惑。《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指出了创造力的五个基本结构和四大基本关系,只要把握好创造力在结构上的完整性程度和关系上的完善性程度,就能够抓住文化创造的灵魂,进而对文化做出诊断。
(二)合理性是文化诊断的基本导向 所谓合理性,它是文化诊断学价值思维方法论的重要概念和分析方法。《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176页指出:“在内容上:合理性=合社会性+合必然性+合主体性;在形式上:合理性=真+善+美;理解其中各自的内涵及其统一性关系,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具有重要意义”。要对文化做出诊断,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否则,对不同的文化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失去文化融合能力,而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取决于他(她)对合理性的把握能力和把握程度。
在文化诊断上,一种文化是否合理,首先要分析这种文化的合社会性程度。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一种文化具有反社会性,那么这种文化不具有合理性;其次要分析这种文化的必然性程度,如果一种文化观念和创造活动违背了客观必然性,与世界的规律和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那么这种文化不具有合理性;然后要分析这种文化观念和创造活动与创造主体的价值需求是否统一,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创造活动与自己的价值需求自相矛盾,那么这种文化也不具有合理性。因此,一种文化表现在合社会性、合必然性、合主体性关系上的统一性程度,决定了该文化的合理性指数,据此,可以对文化作出健康、亚健康或不健康(病态)的诊断结论。
文化合理性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可以从静态学和动态学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分析诊断,详细分析诊断方法《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相关章节中有具体论述,只要掌握了这套系统的分析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其统一性程度和合理性指数对文化的价值本质做出诊断,并在诊断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多元化统一是文化诊断的基本原则 不要把文化诊断学理解为“文化屠宰学”或者“文化打击学”。医生给病人诊断病因或治疗病症,并不是对病人采取打击性和消灭性的手段。文化诊断学并不是对文化搞一刀切,也不是文化独断主义,更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通过提升思考力水平,在价值思维方法论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统一的文化格局。由于不同的创造主体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在思维方式和价值需要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形成的文化差异只要不违背合理性法则,那么这种文化就不同程度的具有文化的合理性——可以根据该文化自身的合理性指数进行科学分析。只要该文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这就是文化诊断学所说的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因此,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和差别性,是文化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思想能引导人,错误的观念也能反省人,关键是如何界定和判断它的正确与错误。如果一种文化的合理性指数低于30%,那么,就可以根据其合理性指数的大小对该文化作出“伪文化” “反文化” 或不健康文化的诊断判断。事实上,不健康的文化也属于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面教材,对于它们,应该用文化诊断学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界定,以便使它们能够通过另外的一种方式促使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错误的文化如果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法,无形中就创新了一种更加错误的文化。对文化的健康程度作出科学判断,并提供合理的处理方法,以形成多元化统一的文化发展格局,这是文化诊断的价值所在。这里所说的统一,指的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文化整体,其整体的和谐程度、有序化程度、可沟通性程度、互补性程度、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作用,是评价多元化统一的关键。关于这一点,《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在关于“真理结构”的章节中已经做过方法论上的阐述。
(四)提升思考力水平是从事文化诊断的基本前提 要想对文化做出科学诊断,必须具备相应的思考力水平,因此提高思考力水平是诊断文化的基本前提。《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其中,时空扫描可以帮助人们拓展思维深度;价值思维方法论可以帮助提升思想高度;制衡理论可以帮助延伸思维广度;文化诊断学“十字口诀”能够增加思维速度;智慧曲线三维模型可以使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得到改善;思考力三要素理论及其运用方法可以提高思维的对象化能力。
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和理解力水平,然后才可能在文化诊断学的要求上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诊断能力,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分析能力、领悟能力、诚性品德才能满足诊断文化的需要,这是从事文化诊断的基本前提。
思考五:什么是文化诊学的四个技术层面?
在进行文化诊断的时候,一般要从四个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这四个技术层面分别是:现象层面诊断、对象化层面诊断、审美层面诊断、运用层面诊断。为了让读者对文化诊断学的分析和诊断技术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以下我对文化诊断学的四个技术层面做概要性的阐述,至于具体的运用方法和诊断案例,我们将通过在线学习展开更生动的讨论。
(一)现象层面诊断 不是所有的现象都成为文化,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某些现象看似文化,而实质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因此,在某些看似文化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文化、反文化、非文化、伪文化、被文化等现象。进行现象层面的文化诊断,就是针对某种现象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这种现象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只有首先分析出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其次才能够对文化现象作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的诊断,然后,在健康文化的基础上做审美层面的诊断。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呢?这需要从创造力的意义上进行分析。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只要分析该现象在创造力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就可以对这种现象做出正确的文化判断:
文化——当一种现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为某种创造力特征,那么这种现象就属于文化现象。非文化——当一种现象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具有创造力的特征,那么这种现象就是非文化现象。伪文化——具有某种文化的形式,不具有文化的创造力本质,进而误导创造活动的角色错位,即伪文化现象。我在企业文化诊断案例中提到的“影子文化”就属于伪文化现象。被文化——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借鉴活动中,由于主客体关系错位,导致创造活动的主客体颠倒,即为被文化现象。反文化——创造活动(创造力的对象化过程)违背了合理性法则,表现为反人性、反社会、反真理的特征,即为反文化现象。
(二)对象化层面诊断 创造力只有在对象化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转化为文化,否则文化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根据创造力对象化特征表现出来的协调性程度和完善性程度,可以对文化现象做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的诊断。例如:
创造活动的结果(文化)取决于创造力的构成关系——通过对创造力的结构分析,可以诊断出创造活动中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创造活动的结果同时也取决于创造活动的运作方式——通过对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和组织(执行)有效性的分析论证,可以分析出一种活动过程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进而诊断出该活动过程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健康、亚健康、病态特征……
(三)审美层面诊断 如果说对象化层面的诊断主要是从内容上分析文化的创造力特征,那么,审美层面的诊断则是从表现形式上对文化进行美学分析,其目的在于促使文化创造及其表现形式向艺术升华。作为学科,美学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关于审美层面的分析诊断应该交由美学这门学科去完成,文化诊断学只是从哲学的高度上加以必要的引导。
(四)运用层面诊断 思想上的困惑、痛苦、浮躁不安等诸多烦恼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某些“文化病毒”产生了作用。“文化病毒”是深入灵魂深处的,它左右着一个人的欲求和心态,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作为运用层面的文化诊断,研究“文化病毒”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是文化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反文化和伪文化是导致“文化病毒”现象的主要来源。但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当一个人处于被文化状态,或者说一个人的文化角色错位的时候——即使是健康文化,对某个人或者在某种环境下,也会转化为一种“文化病毒”,导致思想上的困惑和痛苦。比如,有这样一个相貌平平,能力平庸,没有任何优势的底层青年,由于长期观看反映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恋爱方式的电视剧和文化作品,他的欲望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他常常不自觉的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进而因为不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产生文化冲突和思想痛苦,这种因为角色错位导致的思想痛苦,存在“文化病毒”的作用。还有,由于对某种观念的过度痴迷而造成的思想痛苦和萎靡不振,也是因为“文化病毒”导致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执着和痴迷都是文化病毒产生的,只有当这种执着和痴迷造成了极度的思想痛苦,才能鉴定为“文化病毒”。文化运用层面的诊断主要是针对思想痛苦进行时空扫描,进而找到“文化病毒”的表现形态和解决方法。
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痛苦、思想上的痛苦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正是为了解除这些痛苦,依次出现了医学、心理学、文化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