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尼奥,那一刻你会吞下红色药丸吗?——《令人神往的静坐开悟》│ 书海遨游 No.18049

书海遨游No.18049

如果你是尼奥,那一刻你会吞下红色药丸吗?

——《令人神往的静坐开悟》

推荐程度:***

(正念、静坐、禅修、内观等等入门必读)

原书阅读:624分钟

本文字数:4,776

本文阅读:15分钟

也许你要看过《骇客帝国》才能理解这篇标题背后的含义,而其中蕴含的道理也许可以参考下看看这本书。我觉得台版的书名《令人神往的静坐开悟》比原版英文书名“Why Buddhism is True”更加直接明了些。要不是看在赖特记者的面子上,用这么一个英文名谁又会去看。

如果简单的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就是作者对于一次内观禅七的深刻体验感想,结合了一些个案的研究和心理学的一些试验,谈了下自己对于以静坐为基础的修行之路感悟。虽然作者不是心理学家出身,更没有皈依佛门,但他从一个普通人接地气的视角去觉察,或者就可以看成他吃过红色药丸以后的经验分享。

其实现在正念、静坐、禅修、内观这些概念都很火,也的确是令很多人神往。如果是非常可靠安全的修行环境也建议大家可以去体验几天,就像作者的一些体会。也许一年能有一次是一种再好不过的经历。

这些也会帮助我们澄清一些误会,很多误会都是来自于没有切身体验的前提下道听途说,就比如“活在当下”,很多朋友都在努力的去练习,而很喜欢作者的一个分享,“活在当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只是关注手段,就有些像买珠还椟。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活在当下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觉察,也许可以更好奇你是如何无法活在当下的,当下你在发生什么。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这类的思考,如果真的要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我想也许要抄半本书写个几万字了。也许这也是说明这本书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点。于是想不按书中的行文逻辑,更多的是抛砖引玉的讨论几个贯穿全书的概念,来归纳一部分读后的感想:

一、关于“静坐”

正念静坐(Mindfulness Meditation)也许这是吸引我看的一个初衷,也是由于自己在静坐上会碰到很多瓶颈和困惑。正如作者所提及的内观中四个不断重现的主题,我都会经常遇见:

1、这些思绪都跟过去和未来有关,而非现在。

2、这些思绪都跟自己有关。

3、这些思绪大多跟其他人有关。

4、这些思绪都和模组有关。

很喜欢作者的比喻,“内观着重于正念(适合心理学家);藏传佛教通常是把心念导向视觉心像(适合艺术家);至于禅宗,有时则是以默想公案这些机锋来静坐(适合诗人)。”能够帮助我们更简单直接的看到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

而对我促动最大的一句反而是看似最普通的一句话,“静坐不应该有所谓的成功与否。”

也许过去的状态都是太想要达成什么状态,或者说太想“静坐成功”了。想起以前在放松上的感悟,最放松的是不要去做“放松”这件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你可以在不追求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成功。”这也是在最近日常学习、练习成长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我会简单的归纳成“不用力的成长”。

对于一直目的性很强的人来说,也许“努力”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借口,因为努力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绝对准确的,任何的过度用力都会带来负面的反馈。学习“不用力”也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就像作者说的,“静坐所能帮助你克服的问题,通常也是让你最难进入静坐的关卡。”

总结一下也就是“静坐提供一条母体解放的道路。”而我们具体在做的就是“一方面可以削弱知觉和思绪之间的连结,另一方面也能减弱感受和情感共鸣之间的联系。”

二、关于“空”

“空”是说起佛法时最常被提及的单词,所以作者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最重要的是“空”之教义:“并非一切都是空,空的是万物的本质。感知空,就是去感知原始的感官资料,而不去做我们天性倾向去做的事。”

空就是万物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在说,“没有本质,只有能被看到的性质而已。”或者可以看成“所有事物都没有固有、独立的存在”。想到现在很多人喜欢把佛法和量子理论挂钩起来,其实从“空”的角度来看其的确是相通的,而且和所有的物论都会有一定的链接,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只是找到了解释本质的不同方式而已。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做一些“空”的说教,那还不如去看佛家的经、律、论。作者更多的是举了不少例子来阐述,“不把本质强烈地归因于事物,会是自由的源泉。”或者我们可以看到,“有时,不看本质反而会把你拉近事物的丰富性之中。”

很喜欢作者引用的一段话,“'无聊也可以很有趣。’这是真的,不过,要看到这个真相,首先得花一些时间来吸收另一个真相:'无聊可能真的很无聊!’并在面对这个真相时坚持下去。”也许这就是“空”和探索“空”的必经之路。

基于这个思路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鲁米的那句诗,“你的任务不是去寻求爱,而是要去寻找并发现障碍,那个你建造在自己身体里,把爱隔绝于外的障碍。”因为爱本身也是“空”的。

另一个角度,和“空”相关的内容中,虽然作者没提及,但其实作者也在避免进入“断灭空”的状态,因此以“空”为契机更多的是在讨论下一个主题,“感受”。因为这才是实现“空”的关键要素。

三、关于“感受”

承接“空”的说法,“感受会为事物注入本质”,以此我会把“感受”看成是“空”载体。这也是现在心理治疗的各大流派越来越多强调感受的重要性,或者我会喜欢强调能够停在感受之中,更好的是能停在感觉之中。

就像作者说的,“感受是大脑标记思绪重要性的方式之一”。“思考始终来自于感受,也终结于感受。”“从功能上说,感受就是判断。”

但这里也必须要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感受,也就是要辨识出两种假感受,“一种是不自然的、’环境错配’式的感受,另一种则是出于自然、'错误肯定’式的感受。”

其实经常自我觉察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的能感知到,“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同时“所有感受的共同点就在它原初的'设计’,都是用来说服你遵从自己感受的指引。感受让你觉得这当然就是正确而真实的,并积极劝阻你客观地查看。”虽然知道不真实,但我们还是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停在感受之中则好像在反复帮助自己去觉察这些原初的“设计”。

感受对于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感受在为我们做判断。”甚至我们自立为傲的理性“推理的方向是由感受决定的,而推理只会借由影响我们的感受来影响行为。”

作者阐述了面对感受我们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与你的感受保持某种临界距离,可以让你更能控制自己,在任何特定时刻都保持是你。”进而能够做到“接受,甚至拥抱不愉快的感受,能让你与之保持必要的距离,因而缩减了这种不悦感。”

或者回到具体能够做到的行为就是,“减少花在回应这些因、促动我产生感受的时间,而是花更多时间来进行观察。”作者也借用了一个RAIN技巧来表述这个观点:

1、认出 / Recognize

2、接受 / Accept

3、调查 / Investigate

4、 不予认同、不执着 / Non-identification, Non-attachment

很喜欢作者的一句话,“要感知这个世界,就一定要在概念上把世界切割成一片一片。”也许结合RAIN的技巧就好像抽丝剥茧一样去认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四、关于“天择”

其实说到原初的“设计”,作者用了一个蛮特别的词,“天择”。也许是翻译的关系,不知道原文是用什么词。这个概念似乎很熟悉,但名字却那么陌生。我会更多的理解成生物学上的“进化”概念,又夹杂着心理学中的“集体潜意识”的内容。

诚如作者所说的,“大脑是透过天择设计而出的机器,以非常反射性的方式回应冲击它的感官咨询。”“天择设计了可以控制我们的幻想,并把它内建到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如奴隶般坚守它拟定的计划。它的计划就是让基因进入下一代。这是天择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知道我们大脑运作的标准。”

也许又可以看成是本性,或者是动物的本能,作者把这一切归结到基因中。

这里会有个我觉得蛮重要的思考,就是“个性”,或者此处我会看成是个体的特殊性。按照作者说的,“我的特殊性非常靠近天择价值体系的核心。”我们之所以那么痴迷自己的世界,甚至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都是这个“天择”带来的。

“天择对人类心智的设计,并不是要人们做出准确评量,而是做出评量后,能引出对评量者基因有利的互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因,或者说自私的基因。

而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跳脱出“天择”这个怪圈的方式,我会觉得这很像是佛法中的无分别心,也许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感受到更接近真实的世界:

1、我们的确需要拒绝自我特殊性的核心演化价值。

2、但我们不想拒绝天择在某种意义上的价值:创造并维持有知觉的生命是好的。

五、关于“预设模式网络”

我很好奇”天择“的原文是什么,还有一个蛮特别的概念更吸引我,“预设模式网络”,我查了一下才知道是神经科学中的Default Mode Network。也许是因为和我的认知有关,我会觉得“预设模式网络”很像NLP中“后设程式”的理念。作者也提及“'后设认知革命’,将牵涉到与心智运作保持某种距离、更加意识到心智的运作方式。”

也以此让我对于“后设模式”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很喜欢作者的一句话,也会把这当成是一种比喻,“我们在’故事’的’故事’中建立’故事’,而’故事’的问题则始于故事的’基础’。”

“我们不应视这种看不见的秩序为理所当然。”“预设模式网络”就是这种看不见的秩序,我会看成是天择之后在个体身上留下的烙印。

而作者阐述预设模式网络最大的目的则在于,“在深度静坐时能平息预设模式网络。”

如果真的能够“平息”预设模式网络的话,那就像是解脱、开悟乃至涅槃了。也许这样也就可以认清我们可以怎么做。

“解脱是改变意识与通常被认定为意识内容间的关系:你的感受、思想等等。”而“开悟是要排除你的妄想”。再加上引用了菩提比丘的话,“涅槃是完美的幸福、完全的清安、完整的内在自由,以及全然觉醒和理解的状态。”结合在一起就将静坐和修行挂上钩,也指明了一条通向“彼岸”的通道。

当能清晰的看到这些原本看不见的预设模式网络一切都会因此而变。借用那位能一直保持开悟状态的韦伯先生有些拗口的话,“如果你什么都不是、如果你消失了,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切。然而除非你什么都不是,否则你无法成为一切。”就能说明这一切。

六、关于“心智”

最后再衍生一个概念,“心智”。我会把之前讨论的“天择”和“预设模式网络”看成是“心智”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无法觉察的那部分。而“感受”以及其他可以感知到的则是“心智”的另一部分。

关键是“心智是'模组化’的”,这和我现在的学习方向是高度吻合的。“你的心智需要专注在某些事物上,才能摆脱习惯性的游荡。”其实可以看成是能够模组间自由的切换就能打破既有的模组。

这里可以衍生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就是,“要改变日常行为,其中一个方式就是改变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的是,“你的意识心智是个生存丛林,而你并不是丛林之王。这听来或许矛盾,不过好消息是,了解到自己无法就地称王,会是你掌握真正权力的第一步。”

七、中肯之言

同时这本书也在反复强调着一点,“这个世界却充满了可以积聚超脱和自我控制,却又非常可怕的人们。”这也是要将这些概念澄清,让更多的朋友能够做正见的静坐或者修行。

这也是作者力图保持中肯的态度,并不是说静坐乃至开悟就是决然好的事情。虽然全书似乎在劝导“忙忙碌碌”的人们能够回归到最本真的当下,同时也会说,“如果想要借由'智性’来掌握无我的教义,你的脑子一定会爆炸。”任何一个极端都会带来一种执念。

当然不得不说作者接地气的地方,也很直接的表明了自己对于佛法的态度,非常坦诚。“我不想在前往涅槃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完全丧失了战斗精神。如果全然开悟意味着要放弃任何价值判断,也放弃推动变革,那么我宁可不要开悟。”

总结一下,也许这本书更多的是引发思考,也是在帮助所有迷茫中的人们能够找到一些启发。“如果持续实践佛教之道,人们可用更自由、更快乐、更愉悦的方式回应世界上的事物。”

很喜欢一句话,“幸福(消除或至少减轻痛苦、不满足、苦)往往与看到形而上真相以及回应随之而来的道理真理是相符的。”如果能一直保持开悟状态,我会联想到郭麒麟的那个段子“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那种开悟的幸福你想象不到。

也许以此可以尝试下那种令人神往的静坐。

2019-9-14

罗伯特 · 赖特 / Robert Wright

附录:佛教的一些真相

1、人类经常无法看清这个世界,这会导致他们受苦,也使他人受苦。

2、人类对达到目标的长久满足感之期望,常常比实际得到的还要多。

3、当生命如常在运行,“苦”(dukkha)就是生命残酷重现的部分。

4、“苦”的来源就在“四圣谛”之中:“渴爱”可以在演化的背景下获得理解。

5、带来苦的两个基本感受,就是“渴爱”的两面:对事物的执着和厌恶。

6、我们对“自我”的直观概念,充其量只是误导。

7、佛陀在第二次无我论述中,表达了“自我”并不存在的观点。没有所谓CEO自我,没有所谓“行为的行动者”“思想的思想者”这样的自我。

8、我所说的无我经验“外部”版本(围绕着自我边界感的消融,以及错觉起始点的消融),并没有像无我经验“内部”版本那样,获得经验上和理论上的证实。

9、抛开我们对自我的一般理解,以及其他替代选项在形上学的有效性,这里还有关于道德有效性的问题。

10、根据佛教的“空”之教义,我们认为物体和生命都具有“本质”的直觉,不过是种幻觉。

11、本质和本质主义是更广泛命题的一个例证,也就是:没有看清世界,不仅会导致我们受苦,也会导致他人遭受不必要的苦,

12、许多佛教教导,包括这里列出的几种,都可以归结为“对条件的意识”。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