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一直改不掉“讨好型人格”,原因在于这3个“坏习惯”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突然觉得很扎心,顿时泪流满面:

“经常忽视自己的人,也不会被别人重视。

因为你不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当回事,又怎么指望别人能够尊重你,重视你呢?”

很多人都有“忽视自己”的习惯,可能是讨好型人格使然,也可能是童年阴影所致。

不管怎么说,“忽视自己”这件事本身,对本人来说是一种劣势,也会带来很多痛苦。

表面上看你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可能你身边会有很多朋友,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朋友只是因为你好说话、面子薄、经常牺牲自己来满足别人的要求,而待在你身边的呢?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由忽视自己、牺牲自己所换来的,那么这种人际关系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有毒的。

讨好型人格之所以难以“去根”,是因为这三个根深蒂固的习惯。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建议你尽快改善。

一、喜欢主动道歉,不管这件事是不是自己的错

如果你跟别人因为某件事产生了矛盾,你会怎么做呢?

那些习惯性忽视自己的人,通常会选择一个方式,那就是:主动道歉。

他在内心里不愿意跟别人发生冲突,发生冲突之后,总是想尽快从冲突的状态里逃离,或者解决冲突。

但如果对方是个强势而不讲道理的人,那么弱势的这一方就会选择主动道歉。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理。

虽然你道歉了,可是事情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解决。

矛盾仍然存在,只是由于你的“举白旗”,让对方放了你一马而已。

而且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很好欺负,很好拿捏,下次还会因为同样的事情去为难你,甚至更加的变本加厉。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对这件事分清楚权责原因,如果不是自己的错,那就不要去主动道歉。

即使因为你没有道歉而伤害了你们的关系,那你也要明白:

人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你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自己的错,就不能乱承认。

二、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怕被别人讨厌

比如,一个小孩子,在非常严苛的家庭环境里长大。

为了讨父母的喜欢,他会尽量压制自己的真实需求,换取父母“这孩子真听话”的夸奖。

但“听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

其实,听话的本质,是“讨好型人格”的外在表现。

小时候非常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

在公司,同事们邀请你聚餐,喝下午茶,明明自己工资不高,很缺钱,但还是为了不扫兴,硬着头皮每天都花二三十,然后晚上回家吃泡面,啃馒头。

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提出各种要求,自己明明不情愿,但为了维持这段关系,还是违心地答应。

从小在家庭里,需求得不到回应的孩子,长大了往往就会变成委曲求全的人。

因为他们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不敢有自己的需求”。

具体的改善方法是:

只要自己的需求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并且没有妨碍到别人的利益,那你大可以放心地说出来。

一个人必须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喊出自己的需求,才会让别人意识到你的“存在”,否则就会像透明人一样被无情地践踏。

三、多数时候选择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

以前小编也是个原则和底线都很模糊的人,很容易就被别人打破原则。

比如说,周末休息,我打算在家好好歇一天。

可是朋友同事邀请我出去玩,虽然我不愿意去,但为了维护好同事的关系,还是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勉强参加聚会,表面上强装欢笑,其实一点也不开心。

我以为我经常做出让步,就会让别人喜欢我,其实不是这样的。

经常让步的人,别人只会觉得他是个没有原则的人,就会不断地来试探他的底线,看看他还能让步到什么程度。

如果不会拒绝,别人会无数次地让你做这做那,而且没人领你的情。

如果你哪天鼓起勇气拒绝,对方反而会不高兴,因为你一直都在让步,在对方看来,你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你的委屈是不值一提的。

如果你有以上几个特征说明你是个经常委屈自己的人。

但这个社会,如果你经常委屈自己,换来的可能是别人对你的欺负变本加厉。

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结语

不管你以前经历过什么,童年经历过什么,你都要知道,你现在是成年人,可以为自己争取利益,也可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你有资格,也有必要,去重视自己、肯定自己、爱护自己、满足自己。

你不再是当年那个弱小无助的小朋友,你有权利要求自己被公平地对待。

你不再需要像孩子那样拼命获取父母的肯定,因为你的自信应该来源于自爱,而非他人施舍的评价。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做一个坦诚的人,一个懂得维护自己利益的人,这样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好,你也会吸引来真正欣赏你、爱你的人。

讨论

讨好型人格的三个常见习惯,你有中的吗?中了几条?

欢迎评论区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