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故乡的雪吗?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期

@文/古道常

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最爱踏着时节赶来的瑞雪。一时间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引得游子眼馋,忆起儿时的雪。

儿时的雪

细细回想儿时的雪,最让人惊讶的是,记忆竟大多来自听觉。

深秋的天色变得乌青,南飞的 鸿雁 叫声渐绝。晨起的寒意日重,黄土地上四野萧然。满山的庄稼被收拾得光圪丹丹,露出了黄土本来的颜色。院里的枣树黄叶落尽,河边的杨柳枝沉如铁。带叶的仅有一些稀疏的松柏,也添上了近乎土壤的褐色,孤傲地挺立着。

人们赶在初雪前操持着收尾的农活,将谷物填进粮仓、白菜码满地窖。成群的麻雀呼啦啦地围着窑院转,啄食秋收后残存在土壤里的粮食。

晚来天欲雪的日子多了起来,但雪总是在将下与未下之间徘徊。似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不喜被人看到那令人一见倾心的笑靥,专门挑深夜时分悄然降临,在翌日清晨给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

入睡前,人们都会有个地道的 陕北 之问:“你说明早下下下不下?”

“谁晓得了,往年么,早下下兰。”

这几个“下”,都要读“哈”,语意的差别全在音调的转换里。

直到那天醒来,炕头持续透出柴火的温热,人们竟奇迹般地被安静唤醒。一切都安静到极致。没有叽叽喳喳的鸟鸣,没有穿过电线的西风,没有远近院落的狗吠和天地间暧昧不明的杂音,仿佛蒙蒙亮的窗棂外,世界消失了一样。

可竖起耳朵仔细听,鸡窝里有轻微的叽叽咕咕,马棚下有匀长的鼻息,偶尔有一丝轻微的脆生生的“咔嚓”声,来自被雪压断的细小枝丫。

父亲母亲早已起身,叠好了被子,给灶上添了柴。父亲戴上帽子、拎起扫帚推开门,掀起厚厚的门帘,风顺着门缝送了一些雪花进来,落在门后的石板上瞬间化作晶莹的水珠。

母亲把我的被子裹得严严的,几乎到了喘不过气的程度。我只能侧着头,听那满院子流动的“刷刷”声。大而绵长的刷声,那是在扫院里大面积的积雪;小而密集的刷声,那是在雪中扫开一条行人的小路。这声音一会儿出了大门外,一会儿到了前硷,一会儿又上了脑畔(方言,指 窑洞 顶上)。母亲打开鸡窝的石门,十几只鸡喧闹着一涌而出,几头绵羊看到人,争相把头伸出了圈门外,充满期待地号叫着,彻底打破了雪后的寂静。

其实天色依然算早,但睡意已然全无了。起身扯开炕前的窗帘,窗玻璃已凝结出了日日不同的形状,成为我最初的画板。哈一口气,看延伸的冰晶从上而下地融化,或者伸出指头按在 上头 ,一股沁人的冷便触电般传来,画些星星、画些羊,画些房子和月亮。眼睛贴过去,透过指尖融化的点画,望向马棚和围墙,像一夜之间长高了一样。对面山疙瘩上的梯田、枯草和松柏,都披上了白生生的银甲,庄严而安详。

穿好棉袄,披上外套,掀起门帘,欣赏父亲在雪地用扫帚画出的杰作。院子已经露出了干净的地皮,一条条蜿蜒的小路上延伸到前硷后硷,脑畔沟底,挑水上来也不成问题。待雪堆瓷实了一些,用铁锨铲到筐里,倒下后畔,早上的活计才算完结。

吃罢午饭,收好家什。黄土地上习惯了劳作的人们,因为雪的缘故,只好彻底闲了下来,谋算着可以去哪里串门子。

如果从后沟向前沟走去,在静静的雪地,只要支起耳朵,就能将全村的大事小情听个仔细。女人们拿上针线、顶针、锥子,和事先按照家人鞋样剪好的袼褙,沿着各家各户扫通的羊肠小道,汇集到一处窑洞里来。在拉家常的欢声笑语里,时常夹杂着几句“这针应该对空空”“谁袋袋里有二号针?”......

男人们则多半扎在一起喝酒。顺着硷上走出去,听哪家窑里人声鼎沸,撩帘进去,炕上铺一块垫子,花生米、猪头肉、蒜酱拌鸡蛋总有个三样五样,只要进去了,不管是“西凤”还是“太白”,也总要喝个一盅两盅。正在喝着的那几个,猜拳酒令样样行,输了可能还要扯着嗓子吼两句信天游。喝得眼睛迷离舌头大的,已靠在被子卷上自顾说着话了。

雪带来的是希望

庄稼人一年四季都扑在黄土地上,入冬后也要劈柴担水、修墙补院,从没闲下来的时候。只有一场雪,才能让他们手头停下来,心里闲下来。更何况这雪带来的是希望,是来年丰收的预兆,更是闲得自在,闲得欢喜了。 曹雪芹 说金陵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珍珠和金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奢望的,盼只盼来年,能有风调雨顺的好收成。

黄昏时分,天又渐阴。婆姨们赶忙打住话头,收了针线,喊上各家的“娃娃老子的”沿着来路纷纷回家。沟沟洼洼里的炊烟此起彼伏地升了起来。仿佛要呼应这升腾的热气,一场 大雪 又扑簌簌地落了下来,一时间风烟俱净,世界再次消失,唯有雪幕茫茫,回归了极致的安静。儿时常在硷畔上.望回家的父亲,看远处一个白茫茫中的小点,变得清晰可见。雪地走路可不容易,踢起一片碎琼乱玉,走着走着,头上也白花花一片了。

也许这就是古人说的“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了罢。黄土地上的庄稼人,一年四季总是数着节令过活,一年又一年;也都在这样的秋收冬藏里不知不觉地老去,一代又一代。小雪节令一过,真正寒冷的冬天便马不停蹄地奔袭而来。从 冬至 开始,听大人们每天数“九”以度日,从“头九二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拉门叫狗”,一直念叨到“七九八九,阳河看柳;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才算挨过了最冷的数九严寒,迎来了九九艳阳天。

北方人常常揶揄南方人看到雪的激动,也很难得放下矜持承认对雪的感情。这又是何苦呢?在忙乱的日子里,站在前硷畔,看夕阳掠过西边的山脉,给粉妆玉砌的一草一木、一梁一峁打上金黄的、孤独的余晖。

看得呆了,寂然不动,心里空空的。

后来去到城中读书,城周围的大烟囱昼夜不停。一场雪下来,混着雾霾的灰色,落在地上的雪,则混杂了无数的脚印、车辙、煤渍和污泥。车水马龙依然喧嚣,再没有那雪后的静谧。唯有故乡的雪,能给人无限的 安宁 。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申西

(0)

相关推荐

  • 一个韩国人眼中的马关

    金美妍从遥远的首尔给我发来信息,问我说:"马关,它好吗?" 我说:"美妍,它很好,甚至比你们来时候更好!" 美妍就说:"好怀念那一方蓝天下,苍凉的黄土 ...

  • 张玉波|那一夜,父亲的体温

    无情的时光流逝,却带不走我对那一夜的记忆. 那一夜,父亲的温情,似亘古不绝的长江水从容地流在我心底,似日日东升的太阳温暖着我的胸怀,我的生命.         二十年前,我朦胧记得那是寂寥乡村中一个黑 ...

  • (周四组)周建好 | 风在急速地追赶那个吟诗的人

    山顶的黄昏 一群群鸟收起了叫声 收起了翅膀 知道再怎样的努力 都驮不起越来越重的灰色 还是躲进老巢 让一棵棵的树去举着黄昏 当许多人关门时 才发现黄昏 已从山顶爬下来 紧咬着自己的脚跟 故乡的冬天 土 ...

  • 砍树

    砍树 昨夜我梦见了砍树.在雪地里. 以往年关时节,故乡一直下雪.下雪后的天极冷.大家跑到别人的家里,围着火炉谈天.那时没有电视,更不能上网.每个人的家长里短,全靠口头表达.那时村庄太穷,也仅有年冬腊月 ...

  • 落雪狗欢喜|原乡

    (故乡迎来了今冬第二场大雪.雪地上的狗爪印清晰可见) 我小时候,江南故乡的时令,几乎完全契合了二十四节气,该小雪时便会稀稀拉拉地跌落些雪籽或飘些小雪花:而到大雪时,前后几天,准会漫天飞雪飘扬.那时大雪 ...

  • 故乡的雪(文|陶绪宏)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春雪润故园 || 作者 杨进荣

    春雪润故园 作者    |    杨进荣 故园在陇上,在陇上深沟大涧的一个山弯弯. 故园留给我最深的童年记忆是翻不完的山,走不完的沟,沪墍箍的窑洞,辘轳拉成的水窖,寺儿弯是一个神圣的传说,河弯是西海固 ...

  • 散文||暖 阳

    暖  阳 刘向阳||陕西 站在故乡的黄土地当中,看山的倒影水的流向,眼前运方的五峰山的身影,寒山岱岱草木枯黄树叶凋落,疏疏落落地飘落在大地之上,枯瘦的山峰在冬日里清晰可见,山峰的起伏低落弯曲把山的姿态 ...

  • 你们还记得上海的哪几场雪?

    克勒门 一个在上海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上海,下大雪了! 上海,终于还是又下起了大雪.整个城市似乎都被这雪搅的热闹了起来. 朋友圈里都乱了,借用一个段子:"嘴馋的要炖鹅,炫富的 ...

  • 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记得吗?(雪禅子)

    生命的温度在于相互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就不会冷冰,人心一旦被彼此的呵护所包裹就像襁褓里的婴儿总会感到温馨感到安全感到踏实.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曾经的历史也遭遇过人生痛苦的经历也曾经被他人所帮扶过.只是,当我 ...

  • 还记得刘雪华钟镇涛的《烟锁重楼》吗?主题曲响起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刘雪华钟镇涛的《烟锁重楼》吗?主题曲响起满满的回忆

  • 悦读丨 故乡的小巷,你还记得吗?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故乡的小巷 文/鱼儿慢慢游 ...

  • 谁还记得乡愁的滋味?每天消失的近百个村庄,是3亿人回不去的故乡

    2月14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云南翁丁老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火,寨子里的105户房屋,最后只有三四户幸存. 据了解,为了安全和发展旅游,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合作,对翁 ...

  • 拉萨|2015年的第一场雪,您还记得么?

    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被告知大雪纷飞. 瞬间从床上跳起来拉开窗帘,放眼望去,所及之处皆白茫茫. 拉萨城,雪,纷纷飘落,太阳的光芒无从透过那厚厚且苍茫的云天,世界婆娑朦胧,似极了一幅动感的3D水墨大片 ...

  • 学国画-故乡的家,故乡的栅栏,你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吗?

    学国画-故乡的家,故乡的栅栏,你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吗?

  • 睹物思故乡,奶奶家的粮仓在哪儿你还记得吗?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作者:江小米 爱生活,从了解一口缸开始. 几十年前,缸是北方农村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缸是用陶土烧制的,黑褐色,里外挂釉,为了保证缸里的食物 ...

  • 李文全随拍:谁还记得,汤圆粉是石磨的雪

    李文全随拍:谁还记得,汤圆粉是石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