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研究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的意义
21世纪是美学蓬勃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研究人才美学恰恰是以人才学与美学的融合渗透为前提,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对于人才开发和审美实践都具有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了理论创新与推动社会实践进步的双重价值。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认识不到人才的美,也认识不到审美对于促进人才开发的重要性。笔者愚见,认识不到人才的审美价值,认识不到审美的重要性,并不等于研究人才的美和研究审美不重要,关键是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对研究人才美和审美促进人才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1
1
1
一、研究审美促进人才开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学和美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研究人才美学,研究审美促进人才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研究人才美学,探索审美促进人才开发,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学和美学研究者的具体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离不开人才开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历史证明,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促进人才开发,为此,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以人才为美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崇尚金钱和权力。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客观上恰恰创造了我们社会和文明国家的制度美和社会的整体美。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反映了我们希望创造的政治制度的美、人文环境的美、人际关系的美、人的本质的得到自由发展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美。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社会平等;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一方面需要大力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方面需要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对社会进行科学的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文明化。这些都需要各类人才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大力提倡创造政治制度的美、人文环境的美、人际关系的美,需要创造性的实现人的本质,使人的本质能够得到自由发展,全方位实现人生价值的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这一道德规范,客观上规定了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客观上也为我们了解人才、发现人才、促进人才开发和任用人才提出了必然的要求。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可以设想,我们社会如果实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目标,这不但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是美好的,实现了社会美或现实美,而且也为人才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土壤。我们研究人才美学,恰恰需要从研究现实美出发,研究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的问题。
因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才学和美学的双重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既体现了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体现了我们建设国家的发展目标。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24个字所蕴含的理想丰富和蕴含了社会美;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设如此美好的国家,宽广是必然激发起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发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我们的理想愿景而不懈的奋斗,这对于促进人才开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2
1
二、研究审美促进人才开发是人才强国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通过研究人才美学,深入探索利用审美的方式,促进人才开发,全面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促进人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倡导人才美对人才强国的意义
社会对人才美的价值确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取向,不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人才美的鉴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因此,我们倡导人才美,充分确认人才美的社会价值,对于人才开发,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近十几年来,随着整容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过分追求外在美的价值取向,客观上直接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人才内在美的追求。媒体报道,有不少女孩为了追求骨感美,服用减肥药而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甚至最终导致了死亡;有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了就业,不惜花费巨资整容。以上这些审美的错位,看似只是某些人的个别行为,但客观上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审美观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和研究生之所以重视整容,客观上与用人单位不尊重人才,有以貌取人的现象不无关系。笔者了解有这么一个案例:全国某重点大学在招生博士生面试时,因为某个女生身材不到1.5米,不予录取。后来,该女生被另外一个重点大学录取。
第二,社会上普遍过分重视外在美,客观上也反映了我们很多干部在人才招聘等方面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扭曲。
特别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权力崇拜和腐化堕落等大众审美文化的某些误区,从学理上探讨人才的美,这在实践上有助于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引导人们追求人才的美,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人崇其才,人成其才,这从根本上符合以人才资源为时代动力的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
因此,在全国出现审美扭曲的现状下,我们高度关注人才美,大力倡导人才美,并且把人才美视为最高的社会美和文化美,这是对社会扭曲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行美学和人才学的双重矫正,这对于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审美对于我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们对审美实践的体会和考察,审美对人的影响是整体性的,也是全方位的,审美对于我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可以贯穿于人的一生,每个人从胎教、婴幼儿教育、儿童少年青年甚至中老年,都需要通过审美促进人才开发;审美可以作为一切组织进行人才开发的很重要手段。
各类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需要审美。当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而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其中情商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常常遭到忽视甚至压制。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开发右脑已经成为20世纪后半期取得不断进展的重要课题,从而证明了审美具有“开发右脑”的特殊功能。美国国会曾批准20世纪90年代是“脑的十年”,日本政府认为21世纪是“脑的世纪”。20世纪后半叶是脑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时期,特别是对左右脑功能研究的深化,使得具有“开发右脑”功能的美育在开发人的潜能、特别是智力方面作用愈来愈重要,从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美在新的时期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曾繁仁认为,美育同脑科学的结合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美育的落脚点就在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于通过提高人的审美素质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活动可以调节人的大脑机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曾繁仁:《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初探》,载《文史哲》2001年第4期)
各类组织和企业文化都需要建构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则是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人文性、最能诱发和激励员工创造潜能的文化形态。建设和发展审美文化的基本方式,就是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尽可能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让每个员工在自由自觉和潜移默化中放飞想象力,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全方位的促进潜能的开发。
审美实践表明,审美对于促进人才开发最重要的作用是释放或者说激活人的自由心灵,通过审美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增强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以,笔者研究人才美学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人才美学的学科建设,而更是为了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是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美学与审美的维度。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缺失了审美,比如,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文学作品,从不来没有看过电影电视,从来没有聆听过音乐,从来没有欣赏过绘画,从来没有欣赏过名山大川、蓝天白云和各种花卉之美,也从来没有见过社会中各种美好的事物和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那么,我们的人生无疑是黑暗的,无疑是畸形的,无疑是扭曲的。我们又何谈成才呢?何谈人才开发与人才战略呢?
1
3
1
三、有利于深化人才开发研究
研究人才美学不仅是对美学研究的深化,也体现了对人才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中国人才学问世已经35年了,人才学界的开创者披荆斩棘,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促进了人才学学科的发展,目前人才学已经从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上升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说明人才学已经得到了学科的认可。20世纪以来,各种人才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异彩纷呈,既独树一帜,又深化和丰富了人才学学科的研究。因此,加强对各类人才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对人才学研究的拓展,也是加强人才学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人才美学作为人才学和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开发与审美的互动关系入手,深化了对人才开发的研究。众所周知,我们在以往的人才学研究中,往往缺乏从审美的角度研究人才开发,因此,笔者研究人才美学,通过研究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维度,从审美的角度全面研究人才开发问题,这是对以往人才学研究成果的继承借鉴,也是对人才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有利于深化对人才学的研究。
1
4
1
四、有利于拓展美学研究
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黑格尔在《美学》中主要研究艺术美,虽然也研究了自然美,但没有研究社会美。美学进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学热的兴起,各种部门美学和交叉学科的美学层出不穷,但依然缺乏对人才的审美研究。
在传统美学研究中,美学家一般都承认最高的自然美是人体美,而缺乏对最高的社会美的研究。在过去的学术界,人才学和美学界之间缺乏交流与对话。一般来说,人才学家不研究美学,而美学家也不研究人才学。笔者在以拙著《人才与审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才美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人才的美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尝试开辟新的美学研究领域,紧紧抓住人才美是最高的社会美和最高的文化美这一核心命题,对人才的美进行新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填补了美学研究的空白,深化和拓展了美学研究,促进了人才学家与美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
1
5
1
五、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
随着人才战略的实施,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正在深入人心,我国人才学随之也正在成为一门显学。美学在我国已经热了30多年,如今依然火热。从人才学交叉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随着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深入发展,近些年人才学者们加强了对人才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研究了人才评价学、人才法学、人才统计学、人才战略学、人才生态学、人才地理学、人才市场学、人才教育学等,尚缺乏对人才美学的研究。既然美学与教育学之间可以建立一门交叉学科的美育学或审美教育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美学与人才学之间建立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人才美学呢?而国内外学术界目前尚没有对人才学和美学进行整合研究,因而二者的研究往往彼此孤立,缺乏内在联系,这就为建立人才美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西方的生命美学虽然包括身体美学、实践美学和生存美学三个维度,但是,西方的生命美学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其中,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所谓的身体美学,实际上拘泥于人的身体形态,而忽视了研究人的本质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近现代的哲学家中,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虽然为生命美学作了学术铺垫,但是,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生命美学所具有虚无和超人的意向性却难以摆脱人类真正的困境,因而终究难以走向真正的自由境界。因此,当人们试图采撷西方的生命美学之花时,结果却通常是梦中之花,只能使人在虚无缥缈的虚幻中坠入迷惘困惑的渊薮,沉溺于虚假的自我陶醉。
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超越了关于美在物还是在心的泥沼,是中国美学走向现代之路的肇始者。但实践美学设定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类本质,客观上不自觉地以审美活动的现实性取代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从而造成了实用理性挤压审美愉悦、现实性挤压自由的超越性的不正常状况。从哲学层面上讲,实践美学没有从实践哲学中分离出来,即容易把实践美学和实践哲学在本体论上相混淆。
生命美学正是看到了实践美学超越性的缺席,于是将实践本体论转向生命本体论,尝试让美学充分追求个体化的审美体验,因而将生命美学集中在了审美的非功利和超越性层面。然而,生命美学固然高扬自由的大旗,但审美的超越性在现实审美中也要受到自身心意诸力和客观情境的影响,因为人类对现实的超越性永远处于现实与理想的徘徊之间。
生存美学则拘泥于人类审美的生存,忽视了人类在审美生存中对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吁求,从而遮蔽了审美生存的社会超越性。随着美学的泛化,一方面审美文化研究存在着肤浅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另一方面,形式主义美学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把追求外在美视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因而忽略了对人才美的追求,缺乏美学研究的严整性。因此,随着人才资源开发和审美文化的深入发展,构建人才美学业已成为美学研究的必然趋向。
人生美学虽然研究人生的审美问题,注重研究人性的优化,研究人生美化的重要性及其一般特点和规律,但并没有把人性优化、道德修炼与完善等与人才开发联系起来,也不研究人才与审美的互动关系。
人才美学是在借鉴先贤时哲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力求通过对人才与审美的互动研究,在促进人才开发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审美促进人才开发,又通过人才开发来促进社会美的创造。在学科属性上,人才美学作为人才学与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属于人才学,又属于美学,兼具人才学与美学两个学科的属性,又不同于这两个学科,而是蕴含了人才学与美学之间属性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了人才学与美学之间的“间性”。
当然,人才美学是否能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尚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研究人才的美以及审美对于人才开发的关系,将会成为人才学研究与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甚至有可能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因为人人都渴望成才,人人都喜欢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说明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可以把人才与审美紧密联系起来,这既是人类的本质所在,客观上也为人才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的依据。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