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需要与能力的相互生成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应该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研究人才开发,也必须研究人才开发的动力。反思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的社会发展进步,既不是外星人所为,也不是人类之外的某种自然动力所推动,而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只有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才是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

     一、人的需要的规定性

我们必须看到,在促进历史发展进步的许多必然或偶然的因素中,唯有人类自身的需要,才是真正不断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尽管这一动力是个变量,不是个常数;而历史正是在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需要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在不断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的过程中,加速了人类自己前进的步伐。

对此,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的创造或发明能力一定首先见于急需的事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72页注释②。);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表述为“'需要’本身就是各种迫切的发明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72页。)。因此,我们探讨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能仅仅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去寻找,关键在于,社会的发展不能从社会的发展自身去加以说明和厘定,而只能从人类自身的动因中去寻找,否则就会犯“我证我”的循环论证,因为社会毕竟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如果撇开了人类自身的动因,就不可能真正发现社会发展的动因。

同样,人才开发的动因也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对人才开发的制约和影响,而仍然应该从人类自身中去寻找开发的动因。从人才开发的视野来看,人类的需要程度,抑或需要的内容等,一方面是人类自身能力的彰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又能以特有的主体力量,反过来激励和促进人类能力的拓展。

 二、人的需要是生命拓变的动力

人生的拓展需要各种动力,其中,有物质上的需要,也有精神上的需要,无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不是个人纯粹主观的任意抉择,而是有着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因为从深层次上来说,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也是个人生命拓变的强大动力。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基本的需要,也有比较高级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安全的需要是指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也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能够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因此,自我实现意味着积极追求理想,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看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个人需要的层次,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就总体而言,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然而,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往往表现出来不同内容和不同程度的需要。由于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个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所以,从人才开发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及时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迫切需要。农民进城打工,主要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利用进城去寻找自己发展事业的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绝大部分已经基本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尚未满足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国家把大学生视为未来的栋梁加以培养,就是看到了大学生作为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青年知识分子,有着较高层次的需要,有着远大的理想。因此,大学生在自己成才的道路上,就应该把自己的高级需要当作人才开发的重要动力,紧紧围绕着自己的高级需要,努力拼搏,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高峰体验”,从而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为五个层次,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实际上,每一个层次又会通过特定的需要凸显出来,而且也并不是说只有满足了低层次,才会产生高层次,因为这五个层次之间有时可能会出现交叉和互相渗透的现象,对此不可一概而论。就大学生来说,即使具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后,那么为了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就必须明确自己当下究竟应该做什么。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读大学的时间更是有限,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书面文化为主,就应该特别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在博览群书中学到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和理论,同时辅之以社会实践,以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

不唯宁是,作为立志成才的大学生来说,在对待自己的需要时,还可以向英雄人物学习,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能够把生死置之度外,那么在今天和平的年代里,即使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相对差一些,身在陋巷,仍然可以心怀天下,执著地追求理想和信念,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三、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共生效应

一般来说,人类由于匮乏、缺乏,所以才有需要。需要是主体匮乏的主观表现;匮乏是需要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需要的多少、层次的高低不仅是匮乏的表现,而且也是能力大小的表现。一个愚昧无知的穷人客观上既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又需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但其主观上尚未意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因而只以追求生存需要为满足;相反,即使一个有教养的人仍然会有多方面的需要,尤其是高级的需要。大致说来,一个人的需要与能力是成正比的,即能力愈大,需要愈高、愈丰富;反之,需要愈多、愈高,就愈能促进潜能的开发,人的需要能够成为开发潜能的重要主观动力。

人的需要作为能力的主观表现,总是指向一定的客观对象。需要的满足过程是人的潜能外化及能力发展的过程,而且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因而,在需要向满足需要的转化中,需要既是主体满足需要的逻辑起点,又是主体为满足需要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动力,还是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外化的主观力量。也就是说,没有需要,就不会有为满足需要所进行的奋斗,因而,也就无法在实践中开发自己的潜能。因此,一个失去了理想信念的人,就不可能有人才开发的需要;只有重新树立了理想信念,才会产生人才开发的需要。当然,需要不能靠非法活动或沽名钓誉得以满足,而必须依赖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同时,满足正当的需要。

主体在确定了自己的需要以后,就要在实践中通过开发自己的潜能,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大力促进个人的潜能开发与满足需要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通过二者的积极互动,既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又开发了个人的潜能;潜能得到开发以后,又成为萌发产生新的需要的原因或动力,原有的需要也会随之提高。这样,主体从确定需要开始,然后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需要,也开发了潜能;潜能开发以后再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成为主体从事实践和开发潜能的动力。

如此以来,在螺旋式的循环往复中,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构建了能力与需要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的互动链条。这个链条依次递进,体现出能力与需要的正比关系,即需要的层次愈高,其开发潜能的能力也愈强;能力愈强,其需要的层次也愈高。相反,需要的层次愈低,潜能的开发愈受到束缚;能力愈低,其需要的层次也愈低。当然,这里所说的需要不是虚幻的需要,而是建立在现实的立足点上,与个人在对主客观诸要素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目标设计和谐一致。

从人才开发过程来看,一般是先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满足基本需要,然后再求发展,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满足高级需要,挖掘个人潜能,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体现出需要与能力相互转化和相互生成的辩证关系。在科学史上,社会的需要是最好的发明师;同样,在人才开发的宏伟大业中,人们的需要也将成为潜能开发最重要的主观动力。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0)

相关推荐

  • 濯港十里益海小学蔡友刚:灵动作业设计 释放语文潜能

    灵动作业设计 释放语文潜能 濯港镇十里益海小学 蔡友刚 作为教学设计基本环节的作业设计,也是落实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重要载体.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纯注重学生的写,且多又滥,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自主 ...

  • 薛永武:移情能力与人才开发

    情商理论中的移情能力,有学者也翻译成共情能力,就是要求在做人处事过程中,能够换位思考和善解人意.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但要知己,还要知彼:知己是正确的自我认知,知彼则需要移情能力.移情能力能够使人换位 ...

  • 薛永武:从演讲比赛看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锻炼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第五部分  青年早期的教育 青年早期是指15.16岁到22岁这一阶段,主要是读高中和读大学的时期.青年早期的孩子,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在知识结构和能 ...

  • 薛永武:怎样把孩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薛夫子寄语 能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广采博取中对知识融会贯通:在提炼概括中对知识进行理性深化:在反复实践中对知识检验考察. 如何把孩 ...

  • 薛永武:人才开发需要创新能力和把握创新过程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创新能力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包括创造能力,蕴含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观察与思索.智慧和才能.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也是在创新动机的催发下,从 ...

  • 薛永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三个关节点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对于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知识本身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只有 ...

  • 薛永武: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优化组合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欢迎观临薛说人才- 既然一个人的能力结构是否优化组合,对于人才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才开发,就应该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 ...

  • 薛永武:兴趣转化为能力的秘密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开发的长期实践中,人们已经发现了兴趣在学习和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大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里值得深思的是:应该如 ...

  • 薛永武:自然事物的适应能力与人才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人类的生命虽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构成了人类特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物,作为孕育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内在的生命更 ...

  • 薛永武:自然事物的冬眠能力与人才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许多物种不仅具有竞争能力,而且还具有冬眠和迁移的能力.动物的冬眠能力可以使动物很好的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动物具有迁移能力,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的迁移到符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动物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