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北京姑娘眼中的“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22岁的北京姑娘屈佳欣,头顶着“樱桃小丸子”的发型,可爱中透着几分机灵。可能和灵活使用三门语言有关,她的思维很敏捷,回答问题总能比别人快一拍。这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即将前往俄罗斯留学的“小丸子”经常是开玩笑说“自己是被俄语选中的”。

在入门学习俄语的那两年,屈佳欣总是在成就感与挫败感之间反复挣扎,“我能感觉到老师们很用力地教学,想让我体会到俄语的魅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很难融入。”直到后来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全身心地体验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风情后,屈佳欣才慢慢地享受到学习俄语的乐趣。

中国日报全球Z世代交流平台《少年会客厅》节目第一季迎来了第三期,这一期主题为“隔壁的朋友——中俄盲盒漂流记”,于俄语逐渐从相看两厌到热恋的屈佳欣也成为这一期的中方嘉宾,此外本期节目还邀请到中俄的十来位青少年,以盲盒这个当下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引子,自由交流,打破偏见。

在俄罗斯,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据统计,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占俄罗斯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屈佳欣在踏入这片土地后也自然“入乡随俗”,恰巧一次偶然的博物馆之旅,让她对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中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有一次,我正和博物馆里的一位俄罗斯老人聊天,他突然请我背一首中文诗词。当我在背诵《水调歌头》时,竟发现他的双眼在闪闪发光。我非常震惊,因为他并不懂任何中文。令我更惊讶的是,他紧接着便开始用俄语背诵了一首内涵相近的诗。在聆听时,我发现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彼此的语言,却丝毫不影响我们感受到对方对自己文化深沉的热爱与骄傲。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与俄罗斯的距离拉近了。”

在访俄期间,屈佳欣也很幸运地遇到了许多与之年龄相仿的俄罗斯人,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其中一个就是她寄宿家庭的孩子克里斯蒂娜。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在胜利公园中散步,克里斯蒂娜突然问我了解俄罗斯胜利日吗?当时我脑子里第一个涌现的就是著名的'不朽军团’游行,这个传统活动与庆祝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紧密相关。在那一天,退伍军人的后代会怀抱着先烈的遗照,列队走过广场。”屈佳欣介绍道,“我的曾祖父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尽管很遗憾,他没能坚持到参加2015年9月3日的抗战老兵游行,但我仍觉得他值得一个机会来见证他曾为之奋斗的这个未来。”

屈佳欣表示自己从小就学习了大量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在学校里也会学习中俄关系。然而,直到与克里斯蒂娜谈起彼此不同但又相似的历史时,才真正感受到中俄之间竟有着如此强有力的纽带。“我意识到,尽管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国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的渊源早已被历史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由于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在俄罗斯迅速发展起来了。克里斯蒂娜和她的姐姐都在学习中文,直至今日屈佳欣都和她们坚持每周聊一两次天。几位中俄小伙伴不断发现彼此对各种事物拥有不同的见解,但同时又惊奇地看到她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我一直相信,中俄两国的友谊不仅仅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经过多年对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的学习,我终于意识到了我们两国之间真正的纽带是什么。那是一种基于文化共鸣和共同的历史经验的相互理解。” 就这样,在怀着迷茫不定的心情学了几年俄语后,屈佳欣终于从历史中,从不同民族的深切共鸣里,一次次见证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与国际友谊的美好。

“每当我回想起和克里斯蒂娜及其家人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在胜利公园的那一天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正是在那一天,我和她作为两国年轻一代的代表产生了纽带。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中国和俄罗斯的友谊不只关乎现在和过去,更将长存于未来。”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互联网拍平了整个世界,缩短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但却未必能够拉近不同民族间的心理距离。反而,似乎是因为彼此离得越近,就越容易发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冲突,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也许,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主动去了解别国文化,并学会从别国文化的角度和思维去看待这个和而不同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