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史鉴:荀子神位为何会被移出孔庙?
第七篇第28章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盖: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艸,从盇(音he,覆之意)会意。其原义为用草编成的“苫(shan)”等覆盖物,如“苫盖”,即茅草覆盖物。
后泛指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篷。如“锅盖”,“车盖”等。延伸指动物背部的甲壳或指人体中有类似作用的骨骼或者附属物,如“指甲盖”等。
“盖”作为动词,指用物体从上面笼罩住,如“盖章”,也延伸指“掩饰”,如“欲盖弥彰”。再延伸指胜出,超出,如“英才盖世”等。“盖”也指建造,如“盖房子”。
“盖”还有大约,大概之意,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盖”也可以作为发语词(相当于现在很多人发言之前要先说“那个”),如吴承恩的《西游记》:“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作:起也。从人,从乍。会意字,会人突然起身之意,作字最初写成“乍”,隶变后写成“作”。
作的原意为起身,读成zuo,第四声,如《礼记-少仪》:“客作而辞”,意为客人起身辞别。
后延伸指起来,开始劳作,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而延伸为产生,兴起,振作。如《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由劳动,劳作延伸为制作,创作。如秦韬玉的《贫女》:“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又延伸为故意装出。如“忸怩作态”,“装腔作势”等。“作”读第一声时,指手工业制造或者加工的场所,如“作坊”。
读第二声时,指烧菜时用的调料,如“作料”。
作还表示建筑,如“木作”,也有建树,成就之意,如“大有作为”。
不认真做事,可以说“不作为”,自寻死路可以叫作死(这里“作”的声调可以第一声,可以第二声,可以第四声,不同地区不同声调),如《红楼梦》:“这畜生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
无是:“不是这样”的意思。
善者:好的、可以借鉴的地方,优点。
从之:学习,效法之。
识:最初的“识,”字由“音”和“戈”组成,即“戠”,后来加上“言”字。
“戠”字原意为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时,方阵的图形及其变化。凡从“戠”之字都有此意,如“织”、“帜”、“职”就是听从操练的人,只要参与操练的人们愿意“尽职”,就会知道团队操练时将会变出什么样的图形,所以“识”的原意就是“知道”。
后延伸为“区别”、“辨别”。如《诗-大雅》:“君子是识”。作为名词时,“识”指见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如“远见卓识”。
“识”读zhi(第四声)时,通“志”,意为记住,如“博闻强识”。本文的“识”就为此意。
“识”又指殷周时期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凸起来的叫“款”,凹进去的叫“识”,合称“款识”。
我们常说的“知识”,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知”,即认识、知道的事物,道理。二是“识”,即懂得分辨,知道对错,是“知”的升华。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成语叫“有识之士”,意为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但我们从来没见过“有知之士”。所以,“识”比“知”更重要。
知之次也:智商比较次,比较笨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我是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的。”
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大概有这么一种人,他不了解情况却乱说,乱写。我从不这样做,我喜欢多听,然后选择正确的去学习,多看,选择性的记住它,可能是我比较笨吧。”
这一章,孔子用自嘲的方式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对自己言行不负责的行为,孔子认为,不管是说话,写作都要有根有据,多听,多看,学会鉴别,然后充实自己。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不懂却敢装懂,内行不内行都敢评头品足,指手画脚的人大有人在。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这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人不确定事情的真实情况,却乱传播,人云亦云。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的专业范围,也敢瞎点评,轻则误导大众,重则捣乱社会秩序,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孔子杀少正卯事件
历史上很多史料都有记载关于孔子的一件“丑事”,那就是公报私仇,诛杀少正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少正卯,他能言善辩,被称为“闻人”,他和孔子都办私学,招收学生,但他的思想不同于孔子,更偏向“法家”。
孔子很多学生都被他吸引过去听讲,导致孔子很恼火,认为少正卯抢了他的生源,并鼓吹邪说,哗众取宠。
鲁定公14年,孔子任鲁国大司蔻,代理国相,上任7天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杀死,暴尸三日。
子贡等弟子提出其杀人动机时,孔子说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达而险(知识渊博,用心险恶),行辟而坚(行为不端,不知悔改),言伪而变(强词夺理,善于狡辩),记丑而博(刻意关注社会阴暗面),顺非而泽(不纠正错误言行还加以修饰维护)五条罪状,必须除掉。
在儒家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的漫长历史中,诛卯事件以“圣人除奸”的面目出现于后人的议论中,如大文豪苏东坡认为:用言论“疑众”就是该杀,杀少正卯式的人就是清除法网之外的“遗恶”。
苏东坡弟弟苏辙参奏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福建泉州南安市水头镇朴里人)时,也提到诛卯事件:“盖以尧之四凶(即不服尧帝管教的四个部落酋长:混沌、穷奇、梼杌、饕餮)鲁之少正卯,既非常人,不当复用常法制也。”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反封建”思潮的影响下,诛卯事件在议论中出现了由“圣人治奸”向“孔子污点”的方向转变。
那么,孔子真的这么心胸狭隘,这么残忍无道吗?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首先提出质疑,然后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理由如下:
1, 最早记载孔子诛卯的典籍是《荀子》,后来的《说苑》、《尹文子》都是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
荀子出去晚于孔子200多年,为什么这两百多年中,无论是《左传》、《国语》,还是《论语》、《孟子》等,都未提及此事呢?
而且《左传》、《国语》言语犀利,对孔子也是毫无避讳的,可见,历史上根本没有孔子诛卯事件。
2, 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板凳还没坐热,就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另一个大夫,根本做不到。
3, 孔子提倡“仁”、“义”,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别的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强烈反对,所以杀少正卯一事,不符合孔子的一贯做法。
4, 孔子对待公伯僚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孔子的心胸是非常宽广的,孔子有个学生叫公伯僚,曾和子路一起在季府做官。
公伯僚曾在季孙氏面前诽谤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就私下找到孔子,并说:“我有办法使季孙氏明白真相,并且把公伯僚杀掉,陈尸街头”。
孔子不同意,他说:“子路做官是为了行道,道可行,是天意,道不可行,也是天意。公伯僚虽然诽谤他,却又如何拗得过天命呢?”
明朝嘉靖年间,公伯僚的神位被移出孔庙。
5,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跟孔孟思想相悖,他虽然推崇儒家思想,但他的思想又有法家倾向,他教出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分别是李斯(秦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今河南上蔡县人),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今河南新郑市人),张苍(西汉丞相,科学家,今河南原阳县人),其中有两个是法家思想的代表。
6,荀子学说继承于仲弓(冉雍),他认为他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只服孔子和仲弓,孔子去世后,“孔分为八,墨离为三”,荀子专门写了一篇《非十二子》,把他们骂了个遍。
被认为是儒家正宗传人的子思、孟子,也被荀子骂:打着孔子的旗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
以上可见,荀子(或者其学生)故意捏造事实来抹黑孔子是有可能的。清嘉庆九年(公元1830年),荀子神位也被请出孔庙。
清者自清,尽管被抹黑,被诽谤,被造谣,总有一天,事情的真相会弄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