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位投资人的第一封信—国世通知行合一2020年 各位勇敢的投资人: 回顾2020年,最大的事件莫过...
各位勇敢的投资人:
回顾2020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边际上大幅增加了全球分工协作的成本,各行各业分工的范围和深度被改变,进而财富分配变化,既有新人笑,也有旧人哭。
历来的商业巨富无一不是在经济大势的变化中,得天时地利下对重注。作为投资者,自然也是如此,在财富变化之处提前下手,享受戴维斯双击。
作为我个人,2020年是收获丰厚的一年。我把2019年底前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集合成书—《投资像格力一样的企业:产销均衡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分析》,算是一个知识的里程碑,也算为经济解释推广做出一点贡献。
知识方面突飞猛进,产销均衡深化分工的经济逻辑几近一马平川,覆盖范围从食品饮料扩展到工业机械、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电气设备、建材、化工等一系列新领域。知识的进步,自然也带来了收益率的跨越式上升,从年初的肉制品,到年中的啤酒,再到下半年的几个“食品”、“工业机械”,集中持仓收益率惊人,当然今年是牛市,也有部分运气的成分,但我相信知识的进步是不可逆的。
最重要的是,感谢我老板的充分信任,为我发行了基金产品——国世通知行合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由我独立管理。基金在7月2日正式运营,虽然错过了肉制品和啤酒的“大肉”,但下半年做得还不错,年末净值1.740,开门红很顺利,基金规模已经上亿。
我也必须感谢各位投资人真金白银的信任,绝大多数朋友素未谋面,也未曾交流,互联网让陌生的我们聚在一起,各位的行为都很“勇敢”,我希望可以将最丰厚的收益回馈给你们。今后我想我们也不会有什么交流,但也请各位放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尽心竭力做好,基金的成长远比我自己的钱重要。
一、介绍基金投资模式
基金已经为2021年配置好仓位,对应了我过去半年的新知识,公司低估值高成长,市场告诉我这赛道有风,但在这里犹豫了几个月,我很幸运能够在低位建仓,我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收益。同时,我也会不断地寻找新公司、学习新知识,喜新厌旧是必须的,目前已经确定了化工、工业机械、建材的投资机会,不过还需要等待恰当的下注时机。
大家一定很好奇我的投资模式,我简要地介绍一下,过去半年基金每个月的平均换手率大约是63.3%,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么高,每个财报披露期间我都很忙碌,因为我需要在不同公司的财报披露前埋伏进去,打游击战,打完就撤,以时间换空间,变相增加仓位,追求收益最大化。
听完是不是挺吓人?这个策略需要对公司业绩有绝对的把握,当然也需要市场配合。知行合一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每个标的的操作也是如此,基于公司的估值、成长性以及背后的经济逻辑下注,以后还要加上K线,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努力提升知识。
从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挺不错,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失败了也没事,代价最多就是不涨,业绩大多都落在我的预期范围内。
以上这些将来一定会变,至于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毕竟我才入行3年多,还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我会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毕竟长期收益率由知识决定,一切的操作模式也有赖于我的知识,四二均衡。
二、分享一些投资理念
长期投资收益=本金×投资收益率×时间,这个公式分享给大家。
(一)本金
对于我而言,增加本金的最快方式是营销基金,这肯定比我自己挣的快。营销基金最重要的就是收益率,所以我才会说基金的成长远比我自己的钱重要得多,我是一位自私的理性人,基金长青在我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地排序第一,想必各位可以安心了。
基金的营销模式是零售直销,等钱找我。原因很简单,一是我的知识要求我必须集中持仓、不控制回撤,机构是接受不了的;二是基金这生意,知识门槛很高,沟通效率低,我时间精力有限,只能选择互联网+口口相传。所以各位潜在投资人只能自行做好调研工作,我没法帮助你们。
对于各位投资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任何工作也都有良性循环的空间,专注本职工作赚钱才是增加本金的最快方式。也许最不应该投入时间精力的就是资本市场,我有自信:绝大多数投资人是跑不赢我的费后收益率,何况还是在兼职状态下?为何不做一名自私的理性人?
(二)时间
如果能活得跟巴菲特一样久,雪坡赛道悠长,想必滚出来的雪球又大又圆。
对于我而言,时间的长度和质量同样重要。长度很简单,最好像钟南山先生一样,80多岁身体倍儿棒,这是我的梦想,希望能成真,所以今后要在锻炼身体上稳定地投入时间精力。质量也很简单,我的时间精力有限,而基金今后的研发投资工作都需要我独立完成,任何无理占用我时间的人,都是在损害所有投资人的利益,任何破坏基金长青的行为都是无法容忍的。
对于各位投资人而言,也要健康长寿,才好让我持久地为大家服务,皆大欢喜。
综上,基于本金和时间的权衡,各位“亲朋好友”不要向我咨询股票相关事宜,如果有自利诉求,可以考虑投资基金,我赢得本金,你赚取收益,皆大欢喜,共赢自然长远。单方面偷我钱,我会很不高兴,既在偷我本金,又影响我的时间精力,最终损害了所有投资人的利益,破坏基金长青,如此我不得不远离你们,我能感觉到“社会性死亡”也许是必由之路。
(三)投资收益率
前面两点需要各位帮忙,最后的这点只能靠我自己了,知识决定投资收益率,好久没写长文了,今年有些心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产销均衡知识—继续一般化
这方面内容是我研究企业的基本思路,并未改变,详细内容在我的书里,有兴趣可以自行翻阅。今年主要是将其一般化到了很多行业,学习了很多新生意和新知识,还有两大行业暂时无法解决,医药和互联网,我相信有机会的,人总是要进步的嘛。
2、K线知识—向市场学习
今年有幸学习到了冯柳的知识,他是证券市场的一位奇人,学历大专,非投资相关专业,但其投资业绩惊人的卓越,公开记录显示其2003年到2020年的年化收益率保守估计不低于50%,长期业绩不会骗人,他身上一定有对得夸张的知识。
从他的公开言论来看,他人品较佳、言语坦诚,可以很确定他在企业基本面研究上是远不如我的,但他在对证券市场信息的理解上远胜于我,也正是他超卓收益率的来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他的相关言论,网上公开信息很多。
没人想买未来会下跌的股票。K线是证券市场成本最低、供应量最大的信息,技术派是通过K线的量价信息来识别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而获取公司背后的基本面或其他内容,以判断是否值得买入。如此逻辑自然导致胜率不高,因此技术派通常的原则有分散、高频、止盈止损,这些都是为了弥补投资逻辑上的缺陷。
K线我就不具体展开了,我是新手,说多了贻笑大方,但我能确定通过K线向市场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我的投资知识,我已经开始实践应用了。技术派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市场是不会错的。不仅是证券市场如此,现实世界的市场也是,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学会聆听市场的声音,可以大幅降低信息费用,我举个生活上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这两天我给我爸买白酒。我这抠门性格只想买性价比很高的产品,我自己不喝酒,问人也是没用的,个人偏好的问题无法做到客观,通常以偏概全。市场是不会错的,今年股价涨幅最高的主流白酒企业是山西汾酒,年涨幅321%对应着最好的业绩增速,性价比边际提升最多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业绩最快增速呼应了这一点;企业一定重点推广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上量,广告资源也自然会向其倾斜,好东西是不会藏着掖着的。
综上,我选择了山西汾酒旗舰店映入眼帘的第一款产品——青花20汾酒,我相信市场的答案八九不离十,虽不完美,但效率极高。
3、突破知识的思维障碍—继续向市场学习
对于任何一门生意,我是个门外汉,没有任何经验,对细节一无所知,没想到这竟成了优势。经济逻辑能验证出来我就信,验证不出来我就放弃,没有固有经验的束缚,也不会陷入细节钻牛角尖。
前些天我在雪球发言说:根据比亚迪汉EV的传统燃油车外形,以及同款的汉DM(插电式混动版,有发动机),由此我判断汉EV必败。没想到话锋一出,直接爆了,场面震撼,阅读量400+万,500多条评论,95%以上都是骂我的,用球友的话说,上次捅了马蜂窝,还是2020年初预告格力业绩逆转、看空格力的时候。这里我展开说一下,希望大家警惕专业人士的思维障碍,这是投资大忌。
汽车外形是市场需求与供应链相互妥协的竞争结果,是供应链2万多个零部件在与需求妥协下的空间布局,是成本最低的选择,外形绝不仅仅是一个铁壳子。燃油家用轿车外形大同小异,是因为市场需要4个轮子、5人乘坐空间,还需要安装发动机等一系列动力设备和后备厢,这些需求加在一起,供应链只能妥协成目前的样子。
有专业人士说外形主要与空气阻力相关。如果空气阻力真的那么重要,汽车为什么不造成飞机、导弹那样?因为汽车要两个机翼没用,汽车需要装上4个轮子,也需要乘坐空间,所以也不能跟导弹一样。同样地,空气阻力如果真的重要,就不会有SUV,更不会有奔驰GLK和大G(方正的外形),显然在SUV里市场需求更关键。
二战时的自由轮是个有趣的例子。德国潜艇部队对英国实施海上封锁,大量船只被击沉,船只损耗很快,盟军需要船只运送物资,因此英国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可以快速流水线生产的自由轮,设计寿命只有5年,甚至有些自由轮都在漏水,质量很差,罗斯福总统评价自由轮像丑小鸭一样难看。
由于德国的海上封锁,船只质量不再重要,生产速度成为关键需求,进而与供应链开始讨价还价,需求带动钢板冷轧、焊接工艺兴起,第一艘全焊接船只诞生,发展到1944年,一艘船的平均制造时间是42天,1941年到1945年间共制造2,751艘,这就是需求与供应链的妥协结果,二战结束后需求消失,自由轮不再生产。
飞机的例子也一样,为什么滑翔机、直升机、活塞式发动机与喷气式发动机的飞机外形都不一样?显然这是市场需求与供应链的妥协结果。
早期的电动车,如特斯拉的Model X、比亚迪汉、蔚来ES6等外形上与传统燃油车基本一致,显然是前途难测,没人会去为它们单独开发新的供应链体系,只能向传统供应链妥协,所以尽量使用燃油车零配件。连发动机都没有,还要配个前发动机舱,画蛇添足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比亚迪甚至还要出个同款汉DM(插电式混动版,有发动机),显然是希望多卖几辆,分摊供应链成本。
燃油车与电动车由于动力源不同,使得动力总成等设备出现差异,导致机舱布局的改变,进而车的外形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看看Model 3的外形,前发动机舱没了,车头又扁又小,既然没有发动机,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以确定Model 3是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外形,进而也说明其养活了自己的电动车供应链体系。
球友们举了个例子,我认为很好地验证了上述逻辑。传统燃油车有进气删栏,里面是发动机冷却水换热器,既然电动车没有发动机,要它有什么用,特斯拉就去掉了。电动车大概有1万个零部件,而传统燃油车有2万多个,没用的设备要删减,热泵等独特的设备要加上,车辆为了驾驶操控,必须要考虑整体布局的配重均衡,如此之下,外形怎么可能与传统一样?如果不变,显然是在供应链体系的竞争中落败,这种车型如何能成功?
有人说汉EV的市场销量这么好,怎么可能失败?新车刚上市,产品质量存在信息费用,因外形炫酷导致消费者错判是常事。2017年,长城Wey vv7上市时也因为炫酷的外形,销量爆棚,半年达到顶峰月销1万+辆,可到了今天每月只有1,000+辆,落地20万的车,二手车商调侃1年亏6万,2年亏8万(累计),已经彻底失败了。
1月1日晚,Model Y长续航版定价33.99万元,两大汽车企业网站都爆了,蔚来那边退车潮,特斯拉这边订车潮,蔚来外观也与传统燃油车一样,Model Y跟Model 3外形相似,显然是为了尽量多的共用供应链,按上述逻辑,蔚来的ES6将很快溃败。
虽然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对电动车或燃油车的技术细节一无所知,但我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我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将来由市场给出答案。
汉EV事件不止一次发生,之前啤酒、肉制品里也遇到过很多“专业人士”(在任一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资深人员,含投资)质疑。我认为这是普遍的思维障碍,毕竟用经验解决问题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各行各业皆如此,但在理解边际变化时,因局限条件变化,反而是个拖累。
我想这点跟解数学题类似,如果用传统方法解一道难题,要几页的长篇大论,甚至解不出来;如果另辟蹊径,反而可以仅用几行解答。经验解题是卖油翁的“惟手熟尔”,我自认也不是天赋异禀,只是以“奇技淫巧”解题的卖油翁而已。
由于投资研发的及时性要求,我需要快速学习大量、不同行业的生意,如此我必须不断寻找一般化的观察视角,识别出生意背后关键的经济逻辑,以此提高研发效率,投资不需要了解细节,只需要判断边际变化,确定一家陌生可投资标的,大概需要2-4天,重仓的话,大概需要1-2周。
三、结语
以上就是想对大家说的,主要是感谢老板和各位投资人的信任,强调向市场学习的重要性。基金的运作还算顺利,但其实我也犯了不少错误,幸运的是这些错误犯得比较早,我会尽快成长起来为各位投资人保驾护航。
愿基金长青,坚守我唯一的投资原则: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