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趣
——《散文十二家》第5辑序
□ 王万顺
新一辑的《散文十二家》即将付梓,阿滢兄嘱我作序。本来我想发懒的,有些勉为其难,但一想到他那双熟悉的诚意满满的眼睛,那个由于急切而汗津津的头额,想到他那不辞辛劳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执着精神,就不好多作推辞了。其实,在与书打交道的这个圈子里,我早就认定存在着一种“阿滢精神”。我和他结识既久,用一个字形容他,就是“真”,再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半字形容他,就是“有趣”。这也是我阅读这一辑散文的核心感受:此中有真趣。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好的作品在哪里,出自谁手,怎么写出来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究竟有没有标准?为此我的思想相当分裂,连自己也说服不了。拜读那些所谓名家的篇章,与得到发表机会较少的作者的文字,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然而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光的新时代,我越来越倾向于赞同“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了。对于专事写作的职业作家,个人写出了大量作品,在芸芸众生中毕竟占少数;对于非职业作家,个人的作品相对稀少,总量却像汪洋大海。我不相信前者没有垃圾,后者缺少佳构。好作品的本质是“真”,写“假”也是为了表现“真”,但有时候假的就是假的,只能反映作家虚伪的真实状态。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职业作家往往精于术而失真,非职业作家诚于道而保真。鲁迅先生反对“作”文,对虚假的、不自然的文风嗤之以鼻。何况散文的主要特点就是真。在《散文十二家》中,我看到了“真”的文字。
该辑篇数最多的是“痛说家史”,带有自传性质。这是一种普遍的书写现象,容易引起读者窥探的阅读欲望。苦难也是易于文学表现的主题。作家们纷纷写到了家庭的艰辛,亲人的遭遇,个人的磨难,离情别绪,乡愁与遗恨。侯求学《静等爸爸回来的声音》,在物质贫乏的年月,等待的是全家生活的希望和意外的欣喜。《童年的心灵地图》《拣棉籽》《新粮》等,尽管时光流逝,亲人老去,斩不断的亲情仍然汩汩流淌。聿君《擦肩而过》《那个秋天不属于我》《一缕浮萍委春泥》,演示了青春期的浪漫情感,伴随着成长的阵痛,留下了缠绵悱恻的爱与哀愁。洪磊《伴我成长的帐页纸》《曾经的三层楼》《洗澡》《割茅草》《舅舅来信》《迟来的大学梦》《眷恋大理》《节俭一生的母亲》《父亲的固执》,翻出了记忆犹新的历史“旧账”,过去的生活场景,曾经朝夕相处的至亲之人,宛在目前。王书民《成长记》《老宅的樱桃树》《椿芽卤》《年前》,捡拾乡村旧事,如拉家常,散发着朴素而又浓烈的赤子情感。孙昌国《老兵》《割柴草》《老柳》《剃头》《看戏》《少年》《野菜记忆》等,都对艰难时世但不乏美好的过去有着深深的眷恋。这些真人真事,真情实景,郁结于心,发之以文字,便成了结实精干的散文篇什。由于性别身份和性格气质的差异,女作家的文笔又有些不同。林念兹《有娘才有家》《敲起你的渔鼓来》《三大爷》《把书搭成桥》,韦锦《心中有爱即为家》,谭永慧《我的故事》《回娘家》,不仅有着非常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而且隐藏着缜密的心事,那种无处呼告、无可释放的精神痛楚并不亚于肉体撕裂,那种不堪回首、不能重来的悲凉感也是男性作家难以体会的。王红梅《父亲的艺术人生》《父亲节的思念》《七夕忆父亲》《父亲节并不快乐》,用集束文字抒发对父亲重重叠叠的无尽的怀念,合着温暖的记忆,凄婉动人。
简单的怀旧其文学层次还是比较低的。大作家总能从普遍的情感和共通的人性中提炼出稀有的贵金属,并且让人十分自然地觉察出它的独特和分量。该辑中的怀旧之作,涉面广泛,复杂多样,有着坚实的大地依托和生活支撑。它们常常通过今昔对比来强化表露,随着时光荏苒,生活更新,展现出心态上的微妙历变,情感或浅淡或深浓,对人生的领悟却不断升华。《茶里酒香》氤氲着亲情与友情的香韵,随着年龄增长,人事变化,岁月这杯老酒也变得耐人寻味起来。情随事迁,感慨系之。《静心喝杯清茶》也可作如是观。还有很多篇什表达的是对父母的追念,无不充满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令人不禁潸然泪下。他们择取了生命中最值得记忆的部分,捧出了那颗饱经风霜的心灵,做了毫无掩饰的袒露。他们忠实记录,温婉倾诉,不事雕琢,不为轰动,完全是无功利的,因而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作为并不久远的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他们对这个社会、时代的体验,尽管显得微渺,却像浑金璞玉般弥足珍贵。一个人从孩童到长大成年,到耄耋之年,要经历多长的旅途,品尝多少心酸,经历多少世事?答案大概如鲍勃·迪伦所唱——“答案在风中飘荡”吧。
这是一群真诚的写作者,他们拥有博大的情怀,更不用说其中有很多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她们)深谙教育规律,以其职业敏感关照生活,关爱人生,言传身教,行为世范,传递着满满的暖暖的正能量。林念兹《一个石榴》,通过老师与学生的真情交流,孟锦《让我为你撑一把伞》《在乎的不是菜》,透过教学之余的生活细事,构建起了互相信赖、爱满天下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美好结果。胡美玲《小纸条大作用》、谭永慧《命由己作》,以及孟锦的很多文章,带有教育研究性质,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案例,分享了教育经验。她们以教书育人为傲,甘当人梯,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的热爱。她们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要向她们表示敬意,至少可以让人放心中国的教育事业。
关于人生感悟的作品也有很多。如侯求学《雨中的小鸟》,聿君《音乐的手指》,王书民《年前》,谭永慧《那树》,王红梅《晚清秋》《春风十里梅花路》,有的如诗如画,有的情思满怀,有的清新隽永,有的哲理蕴蓄。也有写草木虫鱼的,如林念兹的一些散文,还有《叩问杜郎口中学和山陕会馆》《雨中大明湖》等游记散文。胡美玲记录新疆、东北旅行的日记体随笔,不觉让人追随她的脚步,借其慧眼一观。这些朴实无华的短文卸下了诸如语言、文化、历史、既成观念的伪装,值得珍视。
草木是玩石头的行家,其《望猫得鼠记》《28亿岁的石头》《家有石敢当》《足石之悟》《伟人与石头》《岁月失语 唯石能言》,都颇具趣味性、故事性、人文性和悟性,内容丰足,饶有意趣,玩物而不丧志。聿君吟咏齐鲁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以《鲁地十八拍》的长曲,吞吐着炽热的情感,也可以看出他对地方文史的熟稔程度。作家都是读书人,这方面的文章总是令人爱不释手。如《书房的境界》《关于读书的思考》,读来有所教益,有着古代文人雅士的风度。书房原来是有境界的,读书是一种美好生活,让我们的灵魂并不孤寂。《叠翠九曲盘醉拥书香浓》,画出的也是一种书香花语的心境。我的老友袁滨大兄,是个如痴如狂的藏书家,也是一个勤奋的作家,他的读书越来越专业了,以至于做起了评论家。他对赵德发、刘玉栋等作家的解读,对赵波、曾弗等艺术家的鉴赏,把握精准,分析透彻,不乏真知灼见。因为我也接触过他们的作品,只是未加深究,对于这些文论的观点我是首肯心折的。无疑,他们中的很多是优秀的写作者,尽管囿于某个范围,流行于某个圈子,在国内小有知名,但不能轻视,他们的加入提升了该辑的精神境界。
这些都是涨满了生命活力的至真至情至性的文字。阿滢兄让我写个小序,虽然应承下来,但不免如辑中作者所批评的,属于“追赶式地读、完成任务似地读”,也就很难“走进作者的心田”。但我是抱着同情作者、理解作者的心态来读的,从这匆匆的阅读中,我看到了作者看到的世界,仿佛经历了他们的世事,时光飞渡,人生观澜,智慧物语,所幸有以教我。倒不失为一桩美差。不揣浅陋,写下这些浮泛之语,权作代序。
(王万顺,文学博士,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先生题写“琅嬛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