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语”并非吃饭不准讲话,学校“食无声”餐规有点用力过猛
【家教智慧 第800期】
据4月16日澎湃新闻报道,浙江三门县某小学,最近就推出了一个奇葩“餐规”——食无声,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伸一根手指表示“1”,伸两根手指表示“2”,伸三根表示“3”,分别代表加饭、加菜、加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负责照看学生就餐,看到学生打出手势,会用“OK”的手势回应。如果有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学校还美其名曰“无声食堂”。
此事报道后,很多人为其叫好,并拿出中国人常说的“食不语”作为理论依据。而其不知,“食不语”本义并非如此。
“食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这在字面上并无二义。但是,这句话的本义是什么?还要放到其本来的语言环境中,不能仅靠“断章”来取义。“食不语”原文出自《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唐人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注疏说:“齐,严敬貌。”北宋邢昺在《论语正义》中注疏说:“此一节论齐祭饮食居处之事也。”
结合上下文意思和后人的注疏我们不难看出,整段话说的是“齐祭”,也即是齐国祭祀过程中的礼仪,“食不语,寝不言”是针对主持祭祀仪式的人,在祭祀期间提出的生活起居提出的要求,要他们以规范的言行来表达对祭祀的诚心与敬畏,并非是对普通人的就餐礼仪要求,更无关饮食健康。
所以,吃饭就是吃饭,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固然不好,但并不是说吃不饭时绝对不可以说话。只要说话,就是没有规矩,不讲礼仪。
《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意思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可见礼——礼仪之于人和社会是多么地重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素称“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间,礼就被视为“国之大柄”——也就是立国之纲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礼仪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像排队、不大声喧哗等,彰显着一个人的礼仪素养。
学校餐厅,作为一个特殊的集体场合,当然更要讲礼仪,守规矩。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用餐礼仪教育非常应该,但教育要遵照实际,要按照小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对低年级小孩子来说,就餐时直接让其“禁声”,小学生可以做到,但心里并不服气,因为这种做法脱立了生活实际,与现实生活声景不符,因而这种用力过猛的教育,并不会让孩子形成“食无声”的习惯,更不会内化成孩子的礼仪素养,只会“当场有效”,换一个场景,孩子会说得更欢,声音更大……
更何况,学校的做法是禁声之意不在礼,而在于为了让孩子加快就餐速度,为了更快地为后面就餐的同学“让位”,因而,“无声餐厅”便更不具有真实的教育意义了!
、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