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智力就是知识的误区,劳动才是转动孩子智力的金钥匙

【家教智慧 第762期】

当下,越来越来的家长意识到早教的作用,想着如何开启孩子的智力,但是,许多的家长却把智力开发等同于识字、算数、学外语,过早地把孩子领进了“文化知识”的狭窄胡同,障住了孩子的视野,封闭了孩子心灵,不仅没有提高智商,反而使孩子失去了生成情商的机会,身体和心理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不得不说,近年来孩子体质下降、近视增多,多动症、抑郁症病例急增、中小学生轻生、弑亲案例频现,与此都不无关联。

人的智力、智慧、抑或是智商都源自于人的大脑。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遗传天生的成份,但更重要的还是后天开发培养的结果。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如同我们世界的行政区划一下,是分划成许多不同区域的。像我们家里的东西分类存放一样,人的视觉、听觉、语言、运动、艺术、想象等功能及信息贮存也是分类存放于不同区域的。这些区域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联系方式就像我们手机通过无线电波一样,大脑通过发射一种生物电波——脑电波进行沟通。

不同人的大脑从生理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智商高低,聪慧与否,不仅取决于大脑存放东西的多寡,更取决于大脑各区域的活性程度、相互间关联程度、通畅与否、联络速度的快慢等等

因此,遗传天生的大脑皮层就像我们的地球,所谓智慧高,就像人到的地方多,见识广,智商高就是走的速度快,到达止目的地时间短,所谓智力高,就像上有了四通八达的小路、大路、公路、高速公路、高铁公路……因此,所谓人的智力开发,不仅是要在大脑皮层上“放东西”,更是要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四通八达又顺畅的交通网。

因此,对于大脑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想让孩子聪明,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大脑各区域之间的沟通、连接和均衡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对“文字、算数”这一区域的开发是不行的,我们都知道“用进废衰”的道理,让孩子过早、过度识字,算数,不仅会使大脑管理“文字、算数”的区域“畸形”发展,挤占其他区域,更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受到局限,无法再继续拓展,这时,孩子就会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当下许多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考双百,但后来学习却渐次呈下降趋势,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让孩子识字没有错,但应该认识到,识字不是开发智力最好的手段,更非是唯一的手段,要想让孩子智力得到全面开发,就要让孩子学会劳动,劳动才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佳手段和通往智慧的高速公路。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劳动,即便是最简单的剥鸡蛋、洗衣服、扫地、养花弄草,都不像文字、识数一样,只转动大脑的单一区域。劳动是一种集脑、眼、耳、身体四肢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做事之前,先要思考如何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得到什么结果?这集合了想象,逻辑,计算等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智力开发;劳动的过程是大脑控制五官和四肢协调的运动,这中间,有图形、有空间、有色彩、有声音,最为关键的是要进行有目的地“运动”,这会驱动大脑各个区域的高速旋转,促进他们之间的相经沟联,相互协调,从而畅通各区域之间的联系通道。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果想培养出思维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让孩子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这可有效刺激脑髓中运动中枢,促使全脑智能的提高。

此外,劳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合作性、成果性都会提升孩子做事的目的性,策划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及对事情结果的预断能力……所有这些,用到学习上,就会增强对学习意义的理解,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对学习成果如作业质量等有一个自我的高标准要求,考试时能判断对错——就是对对分数的预估较为精准等。

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所决定的。社会性即是指人与人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而学习的“个性”较强,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因此,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专注于学习,孩子就会疏于和他人交往,其社会性就减弱,换句话说,就是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弱,情感就会不丰富,情商就难以得到培养和发展。而劳动无论从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都是一个集体活动,这自然会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促进他们情商的养成和提升,促进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让孩子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乐于、善于与人交往,这即是情商,更是智商。

还有,让孩子参加劳动,比如放学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大脑来讲,本质上是一种休息。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生活情绪紧张。回到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调节人的消极情绪,使人的紧张、压力得到缓解,精神得到放松,再学习时,不仅会提高效率,更会打开思路。

因此,要开发孩子的智力,不能仅盯住识字、算数、学外语,更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各项劳动——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事实证明,孩子做家务劳动,学习会更好!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